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高技术混凝土材料
作者简介
胡曙光,湖北武汉人,工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年,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各类部省级科研30多项。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先进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理论与制备技术,高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工程应用,环境与生态建筑材料制备原理与应用技术,特种水泥与混凝土制品研究开发,数字与信息技术在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研究应用。 参加各种国家重点工程混凝土材料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百余项,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材料应用于大跨度拱桥工程、钢-混凝土/沥青复合材料应用于桥面铺装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应用于深水大断面盾构隧道工程、水泥-沥青复合砂浆材料应用于高速铁路轨道板工程、高强轻集料混凝土材料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低温升抗裂混凝土材料应用于超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以及水泥与混凝土高效生态化利用固废技术、新型功能混凝土材料研发和技术探索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发明一等奖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0项,发表SCI、EI 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7部,培养研究生100余名。
内容简介
混凝土是当今使用广泛的建筑材料,目前全世界的混凝土年产量约40亿立方米,其中我国占到55%左右,混凝土材料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建筑工程对混凝土品质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混凝土材料正面临着在使用性能、工程技术应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因此,提升混凝土材料品质与性能,提高其利用效能,并使之成为环境友好型材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胡曙光教授所领导的武汉理工大学团队数十年坚持先进混凝土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其学术成果在我国乃至世界混凝土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他是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先进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学者之一,在高性能复合结构混凝土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和新型功能混凝土材料探索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引人关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