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叙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德] 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1938年出生于德国拉文斯堡,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1971年出版《机械工程行业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提出“多方利益相关者”理念,并于同年成立了世界经济论坛。 施瓦布教授拥有弗里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除担任论坛领导职务外,他于1972年出任日内瓦大学教授。施瓦布先生曾荣获17项荣誉博士。他的作品《第四次工业革命》(2016年出版)被译为30种语言,引起了广泛关注。 收起 作者: (法)蒂埃里·马勒雷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196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是“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马勒雷的职业经历包括建立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网络团队,并担任议程团队总监。
内容简介
1.3 _ 叙事的力量 作为最有效的思想通道,叙事拥有独特的力量,能 帮我们 确定当前正在发生什么、未来即将发生什么和 需要采取什么行 动,因此我们将其确定为本书主题。 如果采用最简单的定义,叙事是关于特定对象的故事, 而在本书中,它更多是指一种“呈现或理解能够反映和 宣传特定观点、特殊价值理念的情形或方式”5。在撰 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采访的一些“叙事者” 进一步 做出解释,比如约翰·哈格尔(John Hagel)对故事和 叙事进行了区分:“故事是有开头、有主体、有结尾的 独立整体,而叙事则是针对一些情景进行开放式呈现。 比如未来将会出现某种重大的威胁或机遇,但尚未形成 解决方案,不确定如何面对这样的机遇或风险。最终的 解决方案将取决于你—聆听者,你的选择和行动将决定 叙事如何呈现。”6 叙事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 天生善于讲故事。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 1938 年出 版的长篇小说《恶心》(Nausea)中指出:“人总是在 不断讲述故事。人总是 生活在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中, 并通过故事来看待周围发生的一 切。对于人来说,活 着好像就是为了讲述故事。”叙事经济学 之父罗伯特 ·席勒(Robert Shiller)进而将叙事和决策联系起来 :“人的大脑始终对叙事高度敏感,不管是否真实,总 是希 望用叙事寻找行动的理由。”7 关于叙事的大量 研究明确指出, 我们根据叙事进行思考、行动和交流 ,关于世界运行方式的每 一种解释、理解或模式都是 从一个故事开始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场景,帮助我们 理解所观察到的事实,然后据此开展行 动。从这个意 义来说,叙事的范畴要远超我们讲述、撰写或阐述的故 事,它最终是为了揭示某种真相或者我们视为真相的某 些理念,以此得出能够塑造“现实”的观点,并在此过 程中形 成我们的文化和社会。通过叙事,我们解释如 何看待事物、这 些事物如何存在、我们如何决策以及 如何为决策寻找依据、我 们如何理解自身在世界中的 位置、我们如何尝试劝说别人认同 我们的信念和价值 理念。8 总结起来就是:叙事塑造我们的观点, 观点 构成我们看到的现实,最终影响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叙 事 就是关于我们如何探寻生命意义的方式。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叙事,阐明了即将到 来的变化以及人类的对策。《大叙事:构建韧性、公平 和可持续的社会》围绕一个核心故事展开,融入多位世 界一流思想家的观点,致力于塑造长期视角,共同打造 一套叙事体系,助力建设更有韧性、更加包容和更可持 续的人类未来。本书的主体内容(并非全部)来自对 50 位世界一流思想家和意见领袖进行的访谈,他们来 自世界各地,涵盖广泛的学术领域,拥有不同的专业背 景。当然,全球有成千上万的杰出学者、研究人员、科 学家、教授、预言家和富有影响力的作家,因此最终选 择 50 位显得有些局限。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所选择的 这 50 位思想家是非常恰当的,因为他们都是在各自领 1、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第四次工业革命》《后疫情时代:大重构》《利益相关者》作者 2、 宏观框架高度提炼疫情之后的变局趋势,提供集体行动的方向与建议。在后疫情时代,了解集体怎么办是更好地把握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 3、 关注全球复苏与增长这个核心议题,深入解读变局逻辑。涉及焦点、难点、热点话题,包括:韧性社会、经济增长、气候治理、地缘冲突、新技术、新商业、新社会、新契约等 4、 综合了全球各个领域思想家的创新观点,提供了新的叙事框架和行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