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

深山
作者: 吕新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深山
ISBN: 9787521766769

作者简介

吕新,生于1963年,1986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多部,主要作品有《抚摸》《草青》《成为往事》《阮郎归》《白杨木的春天》《掩面》《下弦月》等,有《吕新作品系列》(20卷)出版。

内容简介

1 一年前被判处七年半徒刑的于老师说,啥叫人生,人生就是你怕碰到的不想碰到的一定会碰到,拐弯抹角,阴差阳错也要叫你碰到,你想着磨蹭一会儿,耽搁一会儿,也许就错过去了,殊不知就在那同时对方也在磨蹭也在耽搁,就像是专门为了等你,所以你始终还会碰上,拐上一千个弯也没用;你灵机一动,朝东走出一千米以后,决定临时折返,突然改道往南甚至往北,可是又一千米以后,远远地就看见你怕碰到的,你千方百计躲避的,那种时候,你不麻烦?你能高兴得起来?你不黑暗才有鬼呢。至于你想碰到的,你放心,一定不会碰到。 2 在这个表面看不见实际又正在嗖嗖地走远的早晨,山区里的人们也虫子一样纷纷醒来,舒曲着各自的肢体,有的把胳膊举过头顶,有的揉着还没有睁开的眼睛。黑暗幕布一样被扯开,露出亮堂堂的一面,天是亮的,地也是亮的,所有的人也都被照亮了。明亮的光线里,很多人看上去都显得很丑,很邋遢,那即是光明照耀的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如黑夜里看上去顺眼,所有的房屋也是。五灯还发现,人,不管他是谁,其实都很经不起太明亮的照耀、检点和仔细的打量,亮光一照,身上的各种毛病和缺陷就都原形毕露地显现出来了。 3 在这一大片干旱贫瘠的山区,父亲这个年纪的人,基本都是他这样的,一生早已定型,很难再有什么东西能够使他们发生改变。每年掉两个牙,看人看东西比上年的时候更模糊不清,在他们看来都是老天的安排。发现身上一个虱子也没有了,会大惊失色,跟着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认为大限到了。人们好像都知道,一个人要是快要死的时候,身上忽然就没有虱子了,原来的那些都哪去了,都跑了,一个虱子也不来了,新的当然不会再来,原有的那些旧的也都开始纷纷逃跑,逃离,那说明什么,说明全身已是废墟,即将朽坏,连虱子都躲着你,不再理睬你,不再光顾你,你不完还等啥。就有孝顺的儿女偷偷地从别处捉了虱子,放进老人的贴肉处,还要想办法保证它们一直活着,一直兴旺发达子孙满堂地活在老人身上,防止它们到处乱跑,最主要的不要从老人的身上跑到别处去,为的就是吉利祥和,更为了让他安心,让他相信自己还有用,还有很长的来日。 4 都睡了。 都睡了。 我闻见马棚的味了,还有蒿子的味,金盏花金黄的味,还有河水漫过的泥沙的味。 那年从平原上回来,一进咱们这山里,迎面一种气息,说不上是啥味,就是一种深山味。 · 鲁迅文学奖得主、先锋派作家吕新,暌违八年全新长篇小说。 · 满怀真诚与悲悯的精神还乡之作,以极尽酣畅又至为诗意的复调叙事,谱写苍凉大地上的生命交响。 · 小说是走出大山的人对故土的回望,是对真实的生活和岁月的揭示。通过几个少年的视角,书写深藏在晋北太行山壑里的生命群像;跟随一次次生死无常的命运脉动,思索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乡土沉痂。 · 哪里的深山都没有门,却无人真正离开,也无人应当归来。吕新将深山变成了一个隐喻,用文字重建了一个故乡。 · 一个时间背后的巨大声音装置,一种失序又无比精确的文体可能。以先散后聚的漏斗结构,呈现了作者延续先锋一脉的“形式创造”,是吕新式小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