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识人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孔子从德行方面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 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 24次。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 以激励或告诫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 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 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现代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分辨君子和小人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小 的实验:你故意在地上放100元钱,还故意让别人发现,这时候君子会说: “钱,是谁的?”;而小人则一般会说:“钱是我的”。君子与人交往会光 明磊落、大大方方,与朋友也是来来往往一杯茶,更不会专门去做什么讨好 别人的事;而小人恰恰与之相反,他们通常很懂得领导的心思,而尽力去讨 好,拍马屁,有时还半夜拜访,送点小心意。当给君子和小人共同大小的某 种权利之后,我们更能够分得清楚到底谁是君子,谁又是小人了。 综合历史上有关小人的论述,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七类: 一、表面忠厚老实,实则心中卑鄙,纯粹为一己之私利,不琢磨事,老 琢磨人,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一类的小人; 二、投机钻营、拉帮结派、表里不一、沽名钓誉的小人; 三、贪图享受、唯利是图、无情无义、六亲不认的小人; 四、妒贤嫉能、陷害忠良、不学无术反而专思破坏、无恶不作的小人; 五、荒淫无道、心术不正、见财眼开、见利忘义的小人; 六、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寡廉鲜耻、狐假虎威、纯粹为一己之私不顾 天下人斥责的小人; 七、假装斯文、附庸风雅、自命清高、消极沉世、误人子弟的小人。 与人相处,谁都不愿意与小人打交道,可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谁也 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小人。在对付小人方面,古人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 镜鉴。唐朝名将郭子仪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高手。他与小人打交道的 秘诀,就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俗话说得好“新鞋不踩臭狗屎” ,就是躲为上策。 《庄子》里面提到人心的这种描写非常丰富深刻。庄子认为人心险于山 川,要了解人心的话,难如登天,因为人心变化莫测,这种变化莫测放在社 会人际关系来往的时候又构成它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 庄子认为“人者貌厚情深”,所以知人甚难。但并非不可知,于是《庄 子·杂篇·列御寇第三二》提出了“九征”法,分别从九个方面来考察人才 ,这对于今天仍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九征”法指出:“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 而观其能,猝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 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 得矣。”此说对后世“识人”法的创立影响甚大。那么何谓“九征”,我们 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就是说,能够成为你自己朋友的人,他应该具备以下i 文九个特点: “远使之而观其忠”:即疏远他,冷落他,让他呆在远处,远离领导, 远离决策层,观察他是不是忠心。君子慎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正 确行事,从不胡来,即是忠诚的表现。如放纵自己,将法律、规章和道德置 于脑后,即是一种不忠的行为。 “近使之而观其敬”:即让他呆在领导身边,整天与领导形影不离,甚 至在工作以外建立友谊,以此观察他是不是还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 不是就由“对事负责制”一变而为“对人负责制”,是不是就此觉得“对人 用心”比“对事用心”有更高的个人收益,是不是再进一步发展下去,就会 无所顾忌,失去敬心,得意忘形。所以,近使之可以考察他是否对人有尊敬 之心。 “烦使之而观其能”:即给他施加更多、更重、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有 时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借以观察他的能力。或在危急时刻,派他去处 理棘手难办之事,可以考察他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和应变能力。 “猝然问焉而观其知”:即突然向他提出问题,考察他的知识是否渊博 ,反应是否机智。“知”与“不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是难以考察的。 比如公元前179年,汉文帝考察右丞相周勃时,就突然问周勃:“全国一年 内判决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说不知道。文帝又问:“一年内全国钱谷收 入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紧张和惭愧之下,周勃汗流浃背。明朝 大哲学家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行才是知的完成” ,也是最终对人才加以判断的依据。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即在需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紧急情况下,与之相 约,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会合,是考察他是否恪守信用,是否值得依赖 。古代交通不发达,因此“急与之期”,再看他能不能按时到达,是检测个 人信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广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仓促的约定 ”,哪怕只是一件小事情,借以观察其人遵守承诺的情况。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