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名家全译本)/世界名著典藏

名人传(名家全译本)/世界名著典藏
作者: (法)罗曼·罗兰|译者:陈筱卿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00
折扣购买: 名人传(名家全译本)/世界名著典藏
ISBN: 9787511725363

作者简介

陈筱卿(1939-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翻译法国名家名著约1000万字,主要译有《忏悔录》《名人传》《地心游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等,并与李玉民合译了《基督山伯爵》。

内容简介

苦痛已经敲响了他的门;它缠住了他,不再离去 。在1796年到1800年之间,重听开始严重起来。耳朵 昼夜不停地嗡嗡直响;他的内脏也使他痛苦不堪。他 的听力越来越下降。有好几年工夫,他都没把这事告 诉任何人,甚至他最亲爱的朋友;他总躲着别人,免 得自己的残疾被人发现;他独自深藏着这个可怕的秘 密。但是,1801年时,他无法再隐瞒了;他绝望地告 诉了他朋友中的两位: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 “我亲爱的、我善良的、我真挚的阿曼达……我 多么希望你能经常待在我的身旁啊!你的贝多芬真的 太不幸了。你知道,我自身最高贵的部分,我的听力 ,大大地衰退了。我们常在一起的那阵子,我就已经 感觉到一些病兆了,可我一直瞒着;但这之后,就越 来越糟糕了……我能治好吗?我当然是抱有这一幻想 的,但希望渺茫;这样的一些疾病是最无法医治的。 我不得不悲惨地生活着,躲开我所喜爱和对我来说弥 足珍贵的所有一切,而这又是在一个如此悲惨、如此 自私的世界里!……我得隐藏在凄惨的听天由命之中 !无疑,我是想过要战胜所有这些灾祸的,但这又如 何可能呢?……” 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说:“……我在过着一种凄 惨的生活。两年来,我避开所有的交往,因为我不可 能与人交谈:我是个聋子。如果我干着其他什么职业 ,这尚有可能;但在我这一行里,这是一种可怕的情 况。我的仇敌们可不少,他们对此会说些什么!…… 在剧院里,我得坐得特别靠近乐队才行,否则听不见 演员说什么。如果我坐得稍微远一点的话,我就连乐 器和歌声的高音都听不见……当别人轻声说话时,我 几乎听不见,但要是别人大声喊叫时,我又难以忍受 ……我常常诅咒自己的一生……普鲁塔克引导我听天 由命。但如果可能的话,我却想同命运挑战;但是, 在我一生中的一些时刻,我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 听天由命!多么悲惨的隐忍啊!然而,这却是我所剩 下的唯一的路!” 这种悲剧式的愁苦在这一时期的一些作品中有所 表现,如作品第十三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年), 尤其是第十号作品的钢琴曲《第三奏呜曲》的广板 (1798年)。奇怪的是并非所有作品都带有这种愁苦, 还有许多作品,诸如欢快的《七重奏》(1800年)、清 澈的《第一交响乐》(1800年)等,都反映着一种年轻 人的无忧无虑。想必是一定得有一段时间才能让心灵 习惯于痛苦。心灵极其需要欢乐,所以当它没有欢乐 时,它就得自己制造欢乐。当“现在”太残酷的时候 ,它就在“过去”生活。过去的幸福时光不会一下子 消失;它们的光芒在不复存在之后仍将长久地照耀着 。在维也纳单寒羁旅的贝多芬,常隐忍于对故乡的回 忆之中;他当时的思想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七 重奏》中以变奏曲出现的行板的主题就是一支莱茵歌 谣。《第一交响曲》也是一个赞美莱茵河的作品,是 青少年笑迎梦幻的诗歌。它是快乐的,慵懒的;人们 在其中可以体味出取悦于人的那种欲念和希望。但是 ,在某些段落中,在《引子》里,在某些低音乐器的 明暗对比里,在荒诞的谐谑曲里,人们多么激动地发 现那青春的面庞上显露出未来天才的目光。那是波提 切利在《圣家庭》中所画的婴孩的眼睛,人们认为从 中已经可以看出不久将至的悲剧了。 除了这些肉体的痛苦而外,又增添了另一种苦痛 。韦格勒说他从未见过未带强烈热情的贝多芬。这些 爱情似乎一直是纯洁无邪的。激情和欢娱毫不搭界。 人们今天将二者混为一谈,那证明大多数人愚昧无知 ,不懂得激情极其难求。贝多芬在心灵中有着某种清 教徒的东西;粗俗的谈论和思想令他厌恶;在爱情的 神圣方面,他有着一丝不苟的看法。据说他不能原谅 莫扎特,因为后者糟蹋自己的才华去写《堂·璜》。 他的挚友辛德勒肯定地说:“他带着一种童贞走过了 一生,从未因有过任何脆弱而需要责备自己。”这样 的一种人生就是要受爱情的欺骗,是爱情的受害者。 他就是这样。他不断痴情地去恋爱,他不断地梦想着 幸福,但幸福一旦破灭,随即便是痛苦的煎熬。必须 在那种爱情和高傲的反抗的交替之中去寻找贝多芬最 丰富灵感的源泉,直到他性格之激昂隐忍于悲苦之中 的年岁为止。 1801年,他激情的对象好像是朱丽埃塔·居奇亚 迪,他把他那著名的名为《月光奏鸣曲》的佳作(第二 十七号之二,1802年)题献给了她。他在给韦格勒的 信中写道:“我现在以一种更温馨的方式在生活,并 且与人接触的也多了……这一变化是一位亲爱的姑娘 的魅力促成的;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我两年来所 拥有的初次幸福时光。”他为此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首先,这段爱情使他更加感受到自己的残疾之苦, 以及使他陷入不可能娶这个他所爱的女子的艰难之境 况。再者,朱丽埃塔风骚、稚气、自私;她使贝多芬 很痛苦,而且,1803年11月,她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 。这类激情摧残心灵;而像贝多芬那样,在心灵已经 被病魔弄得脆弱了的时候,这种情绪有可能把心灵给 毁灭了。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似乎要一蹶不振的时刻 。他经历了一场绝望的危机,他的一封信使我们了解 了这一点,那是他那时写给两个弟弟卡尔和约翰的遗 嘱,上面注明“待我死后方可拆阅并执行”。这是反 抗的和撕心裂肺的痛苦的呐喊。听见这种呐喊不能不 让人悲从中来。他几近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只是他那 不屈的道德情操阻止了他。他痊愈的最后希望破灭了 。“甚至曾一直支撑着我的那崇高的勇气也消失了。 噢,主啊,向我显示一天,仅仅一天的真正欢乐吧! 我已那么久没有听到那欢乐那深邃的声音了!什么时 候,啊!我的上帝,什么时候我再能见到它啊?…… 永远也见不到?一一不,这太残忍了!”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