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久(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

还有多久(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
作者: 李铁峰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还有多久(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
ISBN: 9787302318064

作者简介

  李铁峰,长期在大陆、香港两地担任包括央企上市公司总经理等职务,亲身经历并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自嘲为资本市场“革命军中马前卒”。2010年开始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MBA导师,主要授课方向为“投资心理”、“商业伦理”。先后参与编写多部经济学书籍。擅长以感性而又犀利的文字表达,将自己对经济、投资、人生、文学等方面的理解做出可读性强的表达:善于用实务性分析给予受众直接帮助。

内容简介

贪婪是投机者的本性,这倒也无可厚非。但是。 把个人的发财梦堂而皇之地披上 爱国的庄严外衣,未免就太无耻了。 这些无耻的人,就是当年英国南海公司的董事们 。他们的无耻行径诱发了隐藏在 冷静外表下的英国人的投机狂热,制造了金融投机历 史上最著名的泡沫——南海泡沫。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海泡沫只是受法国 密西西比事件影响而发生的,是 一群道貌岸然的无赖试图将法国密西西比公司在英国 照猫画虎的结果,其目的完全是 个人私利,贿赂、欺诈、渎职、丑闻成为事件的主题 。南海泡沫因密西西泡沫的极端 发展而形成,也因密西西比泡沫的破裂而崩溃,前后 持续时间也就8个月左右。但是, 南海泡沫的杀伤力却一点也不小,而且它的名气也远 远大于密西西比泡沫,我们这里 不停地重复的“泡沫经济”一词就来源于此。甚至对 上市公司进行“民间审计”也源 于对南海公司造假案的清查。 如果说,在密西西比泡沫中,我们还看到约翰· 劳作为一个力图以自己的理论来 救市的失败经济学家悲剧的话,在南海泡沫中,我们 看到的只是形形色色的人类丑行。 从这个角度说,南海泡沫被称为“史上第一泡沫”倒 ,不为过,这大概也就是它如此著 名的原因吧!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个金融史上最著名的丑闻 。 按照惯例,我们先观察一下泡沫发生的背景。17 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情况 同当时的法国没什么不同:政府连年战争债台高筑, 但是民间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当时。金融投资渠道匮乏,除了传统的商业形式以外 。普通国民手里的财富并没有出路, 很大一部分流向连年递增的政府国债(可以预期的是 ,一旦有投机发财的机会,这些 资金一定会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般发疯地冲进去)。 政府为了解决债务危机而殚精竭虑, 不惜与一些不良商人合作,进行各种殖民地贸易。包 括贩卖黑奴的罪恶勾当。 1711年,一个叫南海公司的新公司成立了,公司 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牛津 伯爵”罗伯特·哈里。伯爵是个精明的商人。更是官 场长袖善舞的人物。商业和政治 的结合往往会产生腐败,更不幸的是,这位“牛津伯 爵”又是位为金钱可以不择手段 的卑鄙小人。这就是英国人民的不幸了。伯爵认为自 己经商的优势就是自己的政治资 本,所以必然要在政府那里寻求资源。他明白,最大 的利润就隐藏在那些被政府垄断 的贸易中,而要想得到这些权利,必须要对英王有所 “贡献”来交换,于是他做出一 个自以为精妙而又划算的安排:邀请持有政府国债达 900万英镑的个人成为南海公司 的股东。也就是把国债持有人变成了私人公司股东。 应该说,这一创新在时间上还先 于约翰·劳(那时候他还在欧洲各地的赌场游荡), 所以“私人股权换国家债权”的 专利应该属于英国的哈里伯爵。那时候。英国政府的 战争负债是1000万英镑,如果 900万成为南海公司的股权,这么一来大部分的债务 就转移至南海公司手里,国家的 债务管理变得简单起来,而最大的债权人变成了英王 的“自己人”哈里伯爵,家里人 议事,一切都好商量了。伯爵从此绑架了英国政府, 让政府后来同自己一起,一步步 陷入丑闻的泥潭。 作为这种为国家债务分忧解难的爱国义举的回报 ,伯爵得到了他希望的一切商业 机会:南海公司获得了代表英国与南美洲以及南太平 洋诸岛进行贸易的权利,同时, 公司经营的烟草、酒、醋等商品可以永久性退税。另 外,英国政府还授权并帮助南海 公司进行从非洲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些无疑都是对哈 里伯爵爱国义举的回报。 不幸的是,南海公司的如意算盘并不顺利——看 来伯爵作为商人的长远眼光和宏观 判断能力还有些问题。因为强大的西班牙海军的阻挠 ,公司的海外贸易并不顺利。西 班牙长期以来认为南美洲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卧榻 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对其势 力范围内的贸易控制得很严,英国人很难插手。而公 司寄予厚望的非洲奴隶贸易也没 有给公司带来预想的利润,其原因也是西班牙海军在 海上的不断骚扰。哈里伯爵搞定 了英王。却没法收买西班牙国王。 南海公司遭到计划之外的挫折,为了解脱困境, 伯爵绞尽脑汁。 1719年,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公司在法国掀起一 股投机浪潮,股价一日千里,扶 摇直上。隔海相望的伯爵看到约翰·劳的发财童话, 立即看到了自己美梦成真的机会: 如果南海公司能够变成英国的密西西比公司,那么股 价一定也可以涨上天!还有什么 比股票投机赚钱更简单快捷的呢?利益当前的时候, 伯爵从来是当机立断的。他立即 决定照猫画虎,将南海公司改造成英国版的密西西比 公司。1620年1月,南海公司向 英国政府抛出自己的方案:以750万英镑的代价换取 全部国债的管理权,而公司向公 众公开发行股票。 不过,希望通过管理国债来牟利的想法并不只是 南海公司一家,持有巨额国债的 英格兰银行就是南海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哈里伯爵 使出自己在政坛中最擅长的而且 屡试不爽的贿赂伎俩,英格兰银行的计划在议会讨论 中最终被扫地出门。南海公司为 此支付的行贿款项高达120万英镑(当然最终都是可 怜的股民来埋单),他们买通了大 部分主要的议员,甚至直接向皇室行贿。 英国下院通过南海公司的方案前后,消息像火苗 一样迅速四处传播,南海股票应 声飞涨。到了上院通过该方案的时候,股票已经从 100英镑涨到400英镑左右。计划 还没推进,股价就涨了4倍!不过,南海公司直到4月 14日才发出新股,原因是议会 里的一些明智人士反对他们的投机计划,其中最有名 的反对者就是后来成为英国第一 任首相的罗伯特·沃波尔。最终,还是贿赂扫平道路 。给当权者以金钱诱惑,历来是 南海公司将竞争者踢出局和让反对者禁口的杀手锏。 这时,已经是1720年的4月,约翰·劳和他的密 西西比公司在法国身陷麻烦,这 位哈里伯爵的法国“老师”正在焦头烂额地拼命发行 纸币以应付致命危机。南海公司 的董事们决定加紧推进自己的发财计划,他们迅速进 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新股发售,时 间分别是4月14日、4月29日以及6月17日,招股价格 分别是300英镑、400英 镑和1000英镑。也就是说,在半年内,股价从年初的 100英镑起步,疯狂地涨了10 倍!暴发的南海公司董事们一夜之间富可敌国。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南海事件其实就是 一群骗子所导演的官商勾结的丑 剧,那些策划者们可能是历史上最为卑鄙恶劣的“庄 家”。让我们拨开纷繁复杂的历史 迷雾,剔除那些扰人耳目的所谓金融创新技巧,给今 天的读者们总结一下那些骗子当 年的“坐庄手法”。 P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