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少年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直到第三天下午,小分队才走出了茫茫大雪原。这时,木拉提终于看到雪地前方有一处凹下去的山谷,山谷的缓坡上立着一根高大的旗杆,上面飘扬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周围的世界都是白色的,红旗的那抹鲜红真是太耀眼啦,以至于木拉提第一眼就看到了;红旗的四周是一大排房屋,被大雪覆盖着,乍一看,就像是一排由冰雪雕出来的雪房子。 “爸爸的哨所!”木拉提在心里轻轻地呼唤一声,激动不已,迈开步子朝哨所赶去。 等小分队队员全部踏进哨所大院,大家就忙开了。莱丽姐姐手脚利索,熟练地使唤牦牛,解开绑在牛背上的绳索。阿米尔表哥则跟在莱丽姐姐身边,她解开一根绳索,他就帮忙抽出一根。几名战士也已经赶上前来,帮着从牛背上卸下物资。木拉提一眼就从他们当中认出了都瓦大叔的儿子艾里哥哥!因为背景依然是雪地,艾里哥哥现在的样子,就跟木拉提第一次进阿米尔表哥的连队,在大厅里看到的那张照片上的差不多!木拉提心下激动,他想赶上前喊一声“艾里哥哥”,但因为第一次看到真人,没人给他介绍,他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木拉提的爸爸是最后一个从哨所里赶出来的。他手上还戴着一副胶布手套,手套上满是冰碴儿,看样子正在干活儿,这是抽空儿赶出来。木拉提终于见到了爸爸!虽然父子俩分开还不到一个月,但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木拉提来说,却是他短暂人生中的极大转折点:至少在感觉上,先前他总感觉爸爸特别严肃,又不太关心他——其实眼下爸爸依然是老样子,依然表情严肃,沉默寡言,但木拉提再见到爸爸时,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双目紧紧地盯着爸爸,嘴唇上下张合着,想表达点什么,比如响亮地喊一声“爸爸”,却又因激动过度喊不出。爸爸自然也是满脸惊喜,朝儿子走过来,在儿子的肩上重重击下一拳,用力量给儿子传递这样一句话:“小子,能上这儿来,你是最棒的!”虽然木拉提没有亲耳听到这句话,但他在心里已经感受到了。他坚信,爸爸在心里也已经这么跟他说了。 他开始望着爸爸傻笑,听到爸爸在这么问他:“小子,你还有力气吗?” 他肯定地点头。 爸爸就说道:“那就帮忙搬货吧!” 要是在往常,木拉提肯定会想:这真是一个狠心的爸爸呀,自己吃了那么多苦赶上来,却没得到爸爸的心疼,连一句暖心的问候也没有。但是现在嘛,木拉提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畏惧爸爸,或者说喜欢胡思乱想了。他利索地赶上前,接过艾里哥哥刚从牛背上卸下来的货物。接货物时,木拉提就被艾里哥哥的双手给惊住了:这是一双黑黑的大手,骨节粗大,十指弯曲,指甲向着指尖的内部深深地陷进去,有几片指甲在陷下的同时又向外侧翻卷,看起来就像是一根根长出瘤子的变异的树根! 木拉提从未见过这么难看的手,他突然想起来,之前都瓦大叔还说艾里哥哥是优秀的草原笛手,但这双手看起来就有缺陷,怎么持笛子呢?!转眼再看,他又发现身旁其他几位战士的手也是相同的状况。他惊得说不出话,小心地接过艾里哥哥手里的货物,生怕一不小心碰到那双手,会弄疼它们。就这么小心翼翼地搬货物,最终木拉提发现,艾里哥哥那双手虽然不好看,却非常灵活,解绳卸货时也十分有力。 作品通过讲述一名塔吉克族少年的成长之路,把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扶持下,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体现了民族大团结的现状;同时浓墨重彩地描写边防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的无畏坚守,歌颂了中国军人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尤其是塔吉克族战士阿米尔等人的英勇事迹,反映出塔吉克人热爱祖国、守卫边疆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