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精)/经典宝库](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20/13/20200820130433144.jpg)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5.20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精)/经典宝库
ISBN: 9787510873867
刘邦西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到了第 二个月,项羽平定河北,也率领诸侯将领西入关中 ,于是发生了“鸿门宴”。这是高皇帝元年十一月 的事。 项羽安排鸿门(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宴 ,原本的目的在杀沛公刘邦。结果这次宴会的目的 没有达到,刘邦假装如厕,趁机逃回军中。他在逃 离宴会之时,命令张良入谢项羽说:“沛公不胜杯 酌,喝醉了,不能来辞行,派臣奉献白璧一双,再 拜谢于将军足下;玉斗一双,再拜谢于亚父(指范 增)足下。” 项羽接受了献礼。但亚父却把玉斗用力地抛弃 在地上,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怏怏恨道:“唉,竖 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的人,必然是沛公,我们 今后定会成为他的俘虏啊!” 司马光简单记载了鸿门宴的经过,也写下了范 增这一段话,就已经借用范增之口,点出了鸿门宴 的失败,将会影响局势,并说出了将来可能的发展 。 范增说的话,只是预测了以后楚、汉相争,楚 将败于汉的可能。也可以说,是项羽与刘邦两人之 间的斗争,刘邦的胜算较大,还没有指出这件事情 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鸿门宴到底代表了什么历史意义呢?扼要地说 ,这个宴会代表了汉朝四百年国祚的奠定,也代表 了平民革命的成功。刘邦集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次的平民革命集团;相反的,这次宴会的失败,是 代表了项羽这边集团的失败。项羽这个集团可以说 是代表了封建时代的贵族政治,与封建形态重建的 可能。如再把意义缩小,最起码鸿门宴是决定项羽 的个人英雄主义失败,刘邦的集体团队精神成功。 司马光对这个宴会没有评论,但他在《稽古录 》里,曾经对项羽加以评论,指出项羽失败的原因 说:“世称项王不王秦而归于楚,所以失掉了天下 。看他率领百万之众,西入函谷,谈天下之事,裂 山河以封诸侯为王,自谓可以逞其私心而人莫敢违 背,安行无礼,忍为不义,想用一夫之力,征服一 朝之心。才高的人被他怀疑,功大的人被他排斥。 推此道以行之,虽然得到一百个秦国之地,也将不 能够免于败亡的命运。” 司马光的说法就明白指出了项羽的私心,而且 是以一夫之力,想征服一朝之心的英雄主义色彩, 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至于普通人所说,项羽不拥 有关中而称王,这不是他失败的因素,即使他拥有 一百个秦国之地,他还是会灭亡的。 司马光在《稽古录西汉论》里,也提出高祖奋 布衣,提三尺宝剑,经历了八年而成就了帝业。这 么快速的成功,是什么原因呢?司马光认为,这是 高祖知人善任的缘故。所以他引用高祖皇帝说过的 一句话:“镇国家、抚百姓,不如萧何;运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