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至成熟饱满时(精)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精)
作者: (法)蒙田|译者:裴泽也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60
折扣购买: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精)
ISBN: 9787559604996

作者简介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他的家庭是波尔多的“名门望族”,祖上靠做酒和咸鱼生意发了财,父亲当过法官,并担任过市长。蒙田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学习过法律,但他厌弃官场生活。1571年,他退隐归家,过着“自由、平静、安闲”的乡绅生活,一边埋头苦读古希腊罗马作品,一边撰写心得笔记,这便成为他的随笔集。 《麦穗至成熟饱满时》是一部谈论哲学、心理、社会、政治的思想著作。蒙田以博学著称,在本书中,天文地理,世情百态,无所不谈,旁征博引,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思想深刻绵密,博采众长。 作为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知识经过分析的汇总,蒙田随笔是人类思想的永恒瑰宝,在法国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随笔式作品的先例,使散文作品进入文学领域,后世的帕斯卡、培根、尼采、本雅明等思想家皆*到它的影响。

内容简介

我是那种很少忧伤的人,尽管大家都对这种情感 推崇有加,我却丝毫不喜欢,*不赞赏。人们习惯给 理智、德行以及良知披上一层外衣,这是一种愚蠢以 至恶劣的修饰。意大利人*是恰如其分地把忧伤称为 邪恶,因为忧伤本来就是一种有害、荒谬、怯懦以及 卑微的情感。斯多葛派[斯多葛派,古希腊罗马哲学 学派,创立于公元前300年左右。晚期斯葛派强调唯 心主义,宣扬宿命论、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不允 许他们的哲人具有这种情感。 有个古老的传说:埃及国王普撒梅尼图斯被波斯 国王康比泽击败并俘虏后,看到女儿从自己面前走过 ,她穿着波斯用人的服饰去为波斯人汲水。周围所有 的朋友都伤心地流下了泪水,他自己却僵立在那里, 默默无语,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接下来,他又亲眼 目睹自己的儿子被敌人拖走、处死,仍然无动于衷; 可是,当他在战俘的队列中看到自己的一个仆人时, 却不禁捶胸顿足,流露出极大的悲恸。 无**偶,*近我们的一位亲王身上也发生了这 样的事情。他在特朗特得知,作为家族荣耀和支柱的 兄长遇害,不久后,他又获悉,作为家族第二希望的 二哥也去世了,他以惊人的毅力承*住了这两次突如 其来的沉痛打击。但就在几天后,一个仆人的死亡, 却令他再也无法承*,难以自持,陷入万分悲恸与极 度悔恨之中。有人据此得出论断:只有*后的那次死 亡才真正地震撼了他的心灵。其实不然,事实上,听 闻两个哥哥的死讯时,他已经悲痛欲*,之后发生的 哪怕一丝微小的刺激都足以摧毁他忍耐的堤坝。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道理去解析历史。有明确记载 ,当康比泽问普撒梅尼图斯为何对子女的痛苦无动于 衷却独独悲痛于朋友的不幸时,后者的回答是:“对 朋友的悲伤可以用泪水来倾诉,但对子女的悲伤则是 任何方式都难以表达的。” 古代有位画家的创作过程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描画伊菲革涅亚[伊菲革涅亚,古希腊剧作家笔 下的一个悲剧人物。]献祭仪式时,这位画家按照不 同人的视角,以人们对这位美丽少女无辜殉难一事的 关心程度来描绘他们不尽相同的悲痛。画家极尽艺术 技巧之能事,可等到描画少女的父亲时,他已是江郎 才尽了。他取巧地设计了这位父亲双手遮脸的动作, 暗示已经没有任何方式能够表达他内心的悲痛。 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何诗人们要创造出尼俄柏这 位不幸的母亲的形象,来表达**悲伤的那种委靡不 振、沉默不语的麻木状态:在失去七个儿子和七个女 儿后,她伤心过度,*终化作了一块石头。 她因痛苦而变成了一尊石像。 ——奥维德 不可否认,**的悲伤会让人的整个心灵战栗, 丧失所有自由行动的机能,如同乍听到一则噩耗时, 我们很可能被惊得瞠目结舌,呆若木*,好像灵魂离 开了躯壳,只有在痛哭流涕或倾诉悲苦之后,心灵才 ★《蒙田随笔》品质精装版,印金烫银工艺,工致手感,匠心呈现。影响每一代学人的思想巨著,后世的帕斯卡、培根、尼采、本雅明等思想家皆*到它的影响。 ★新课标初、高中语文课本收录,***重点**! ★以平等之眼正视,以纤微之目洞察,以睿智之脑思考,以谦卑之心怀疑——这种艺术只属于一个人,他就是蒙田。几个世纪过去,人们站在蒙田的作品之前,凝视它的深远和广袤,在其中探寻自我心灵的深处。 ★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一。四百年来***,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影响每一代学人的思想巨著。愈思考,愈谦逊,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