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玩的就是规则(精)
ISBN: 9787508684116
伊恩·伯格斯特 佐治亚理工学院伊凡·艾伦大学媒体研究专业特聘教授,佐治亚理工学院交互式计算专业教授。他曾参与研发《劝诱游戏》,还是《大西洋》月刊的特约编辑。现居住在亚特兰大。
多年前,在亚特兰大的一家**商场,我跟着我 的妻子从一家店逛到另一家店。当天是**,商场里 人潮涌动,散发着热闹、欢快的假*气息,但我感觉 无聊乏味,只想赶快离开。 一路上,我牵着女儿四处走,她当时只有四岁左 右。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我拉着她在人流中穿梭, 对于她的小短腿来说,我们走得太快了,她要费好大 的劲儿才能够和我的步调保持一致。 我感觉到她一路连蹦带跳,也感觉到她试图拽住 我,让我走慢一些,好把我拽往另一个方向。察觉到 这一点后,我低头看向她,这才发现了她暗暗拽我的 缘由:她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鞋,调整自己的脚步 ,似乎想每一步都踩在地上的白色方形瓷砖上。当我 带着她往前走时,为了避开拥挤的人群,我往往会绕 着人群走,但她不想踩到瓷砖间的缝隙,所以她不停 地调整自己的步伐,结果就是我被她反复往后拽。 所有人都能看出我女儿在做什么,实际上,她在 用新方法玩一个叫作“脚踩缝内,妈妈背废”的游戏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不能踩到地砖间的缝隙,否则 妈妈的背会断。这个游戏源于19世纪晚期的一种迷信 说法,后来慢慢演变成孩子们在人行道上玩的游戏。 但在商场内,我女儿的玩法*有吸引力也*复杂:当 我的步速已经快得过头时,她没有放弃不走,也没有 吵闹,而是接*这个现实。由于我牵着她,她不需要 自己选择路径,也不需要躲避人流,她只需关注自己 的脚踩在哪里。不过,在这样做的同时,她也失去了 对走路方向的控制。 通常,上述游戏对玩家的行动不做要求。你可以 跟在一个小组后面行动,也可以在思考下一步行动时 静止不动,或是做出其他行动。但是对于我的女儿来 说,我迅捷而随意的步伐成了她的推进系统,她不必 自己找路,因此她享*了一次奇幻之旅。相比于她自 己走,她需要*快、*准确地做出决定。这让游戏变 得*加刺激,充满了挑战性,同时也*有趣,*令人 愉悦。 我的女儿自创了一个游戏。对这种事,大人们往 往会毫不在意地说,她正在“玩”,但当她充分利用 了当时普通的环境,将逛商场变成一场奇妙之旅时, 痛苦就变成了乐趣。 通常,我们会觉得这是只有孩子才会拥有的创造 力和应对之道。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生活的种种磨难 ,没有被残酷且乏味的成人世界的所谓礼节性规则所 束缚。这是他们独享的快乐,直到有**这种快乐被 *复一*的无聊生活打败。 *近,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重新审视了上述说法 。难道成年人真的无法拥有这种简单的快乐吗?他们 是不是无须如此就可以获得快乐?对成年人来说,每 一步都踩在瓷砖内,只能是走路时仪态尽失,并不能 延续童年的快乐。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孩子的行为模 式,而不必纠结于行为的细节。与大人相比,孩子不 ·生活很无聊,充斥着无尽的会议、堵车、出差和电子邮件,看不到乐趣?实则,我们应向乐趣道歉,是我们误解了它。在这本书中,具有远见卓识的游戏设计师兼哲学家伊恩·博格斯特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常焦虑的方法:改变周围无聊、平凡的世界,使之充满无限可能性、充满乐趣。 ·把约束化作游戏,玩是一种心态。 ·从哲学的角度解读游戏,用游戏的方法对待生活。 ·《游戏改变世界》作者简·麦戈尼格尔等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