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人文大讲堂)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人文大讲堂)
作者: 林光华|责编:符爱霞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人文大讲堂)
ISBN: 9787300271446

作者简介

林光华,1979年生,江苏沭阳人。2007年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2006年暑期赴台湾学习,2009年赴德国游学。2010年9月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任教,研究道家哲学、魏晋玄学。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已出版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老子解读》(2011,与黄朴民合撰)、《庄子解读》(2014,与陈鼓应合撰)。在《哲学与文化》(台湾)、《中国哲学与文化》(香港)、《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诸子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简介

第一讲 逍遥游,怎么 游 老子是道家的开山,庄 子把老子的道具体化,真 正放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展 开,对中国人的人格和文 化精神的影响都非常大, 让道家精神在人的身上全 面绽放。具体可以概括为 三个方面: 第一,生动有趣的灵魂 。 网上有句流行语:“好看 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 灵魂万里挑一。”在看颜值 的时代,有趣的灵魂确实 越来越少了。庄子的逍遥 是自由自在、真实自然的 状态。老子说:“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自然,简单说就是不装。 人一不装,就生动了,就 有趣了。生动就是没有条 条框框,不死板,顺应自 然,该说说,该笑笑。有 趣就是展现出自己的真实 面貌、真实性情、真实喜 好。为什么《红楼梦》里 贾宝玉一出来就有戏,就 有事,就好玩?因为他不 装。第一次见林妹妹,林 妹妹说自己没有玉,他不 是显摆一番自己的富贵与 特别,而是伸手就把玉摘 下来摔在地上了,还来了 句“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这 背后就是真实的心情,平 等的姿态。卸下面具,看 一切都是平等的。曹雪芹 吸收了庄子的思想,贾宝 玉非常爱读《南华真经》 ,即《庄子》,应该也是 曹雪芹自己的写照。一个 小孩子和一个捡废品的老 爷爷都能聊到一起去,这 就是因为不装,不装就平 等了,可爱了。 大家肯定遇到过各种能 装的人,在高铁上、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