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资本论导读(典藏版)(精)
ISBN: 9787510470363
卡尔?考茨基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之一,也是马克思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同时,他也是马克思代表作《资本论》第四卷的编者。他的理论贡献对社会主义历史影响深远,并成为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商品生产的性质 (一)《资本论》的目的 马克斯在他所著的《资本论》里,所要研究的事情,是生产方法中今天最占优势的“资本家的生产方法”,不是横在生产进程根底上面的种种自然法。这种自然法,是属于物理学化学的问题,不是经济学所应该处理的问题。 马克斯也没有想去专门研究一切民族通有的生产方法。因为这种研究法的结果,不过只能够发现多数的人,为生产事,需要劳动器具,土地,生活品,那样当然明白的事情。马克斯所研究的,却是一个特定的时代(就是最近数世纪)和特定的国民(就是欧洲及欧系诸国,最近如像日本、印度)特有的“社会的生产”之发达方法。这种生产的特质,后头再来详细地叙述。概括地说,今天这样最通行的生产方法就是资本家的生产方法,比之其他生产方法,例如中世纪欧洲诸国所采用的生产方法,或是一切民族发达初期有过的“原始共产的生产方法”,趣向完全不同的。 (二)生产品与商品 我们观察今天的社会,便可以晓得其财富的大部分,是由商品构成的。商品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不问是直接生产者或是他的关系者,凡不以自己使用为目的,专为用来和其他生产品交换而产出的产品,都是商品。所以使产品成为商品的,不是自然的性质,是社会的性质。 比方说原始的农家之一少女,为自己使用纺成麻线,在这一场合,麻线就是使用物不是商品。 和上面所说相反的,比方有一个纺织家,拿和邻家的小麦交换为目的去纺成麻线,或者有一个制造主,以贩卖为目的,每天纺了若干斤的麻,在这个时候的麻线,就是商品。不用说,这时候的麻线,和前面所讲的麻线,都一样是使用的东西,但是他却带有一种特殊之社会的任务,就是他是可以“交换”的用品。 (三)商品研究的必要 可是在资本家的社会里,生产物多具备商品的形体。固然,就是在今天,也不能说一切的生产物,都是商品,但这只不过是资本家制度以前的生产方法残留的结果。除开这些残留的部分——极少数的——以外,可以说是一切生产物,都具备商品的形体。 我们若不把商品的性质弄明白,万万不能够理解今天的生产方法的。所以我们的研究,便非从研究商品着手不可。 但是要促进研究商品的理解,依我们所见,第一要把商品生产的特质,和其他生产对照说明。我们从这个说明,便很容易理解马克斯在商品研究上的立场。 (四)生产关系与社会 我们在人类的历史上,尽力地追溯往古,可以发现一桩事实来,就是人类从无论大小的社会里面,获得他的生活品。换一句话说,就是生产常带着一定社会的性质。马克斯曾经在1849年新莱因新闻上登载一篇《赁银劳动与资本》[ 《赁银劳动与资本》这一本书,已经用独立小册子发行。 ]的论文,阐明这个事实。他说:“人在生产上有关系的,不单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形式,彼此协力,互相交换他的活动而做成生产。人为生产物事,互相结一种关系,并且只是在这个社会的关系里面,人对自然关系的生产,方才能够做成。 “生产者相互间的社会关系,随生产机关的性质而变异。就是生产者互相交换他的活动及参与生产的共同行为的条件,随生产机关的性质而变异。比如近代枪炮那样的新武器发明之后,军队内部的组织,必然全变,一个一个的人组成军队,以军队而为活动,及各军队相互的关系,也是一定变异的。 “如此,在生产上各个人相互间社会关系,即社会的生产关系,这个东西一定随着生产机关的变化,即生产力的变化发达,一同变异。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便构成大家所叫作社会的关系,就是社会,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是站在进化的一种特定历史的阶级上的社会,就是指带有能够和其他分别的特殊性质的社会。” 以下试举一两个实例来说明他,现在先就经营低级生产,以狩猎为主要生活如亚美利加印度人那样的原始民族来说,独次地氏所著《现今在极西的印度人》书里面所述他们的狩猎法。 (五)亚美利加印度人的狩猎法 “年年到了秋天,他们举行一种大狩猎的计划。这个时候,真是成了狩猎队的支配世界。(狩猎队是种族内最优势的团体,组织成一种组合,支配着种族全体)他的命令差不多以绝对的权力,厉行在种族里面。 “到了种种都准备齐全,队里的选手,天还没亮就出发。倘若发现了许多的野牛群,就选择袭击的时候在最少胁迫他群的位置上的一群。这个时候,队里的男子组骑在马上,合成一团,隐藏在距敌群最近而又离开敌群视线的山谷中间。等到算计着牛群所在,已经是狩猎最好位置的时候,指挥者便把他的部下,分成几组,一一付托于临时队长,配置在预定的地点。各组都各自到了适当的场所,一切用意都齐备了,指挥者便命令一队的马队,包围敌群拦截他逃走的路,再举号突进。于是全队一齐拼命呐喊,一气追击敌群。 “在专用弓箭的时代,因为各人都认识自己的箭,所以哪一条兽是谁射杀的,很容易分辨出来。自己射杀的,都算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当中也有为养活族中的寡妇和没有扶养战士的家族,征出几分税来的习惯,倘若一匹野牛,中了几支箭,便分别命中的位置定所有权。又如几支箭都中在要害,便把胜利品拿来平分,或是拿来送给同种族内的寡妇。 “这一切问题,都是由队中的指挥者决定。倘若有不服指挥者决定,也可以诉诸全队的公决。可是到了枪炮普及后,那一头牛是谁射杀的,完全没有了分别,于是印度人方才生出共产的思想[ 严密地说,这个地方,应该要说是“重新具有共产的思想”。因为亚美利加印度人的生活法,本来就是共产的,所以狩猎所获的分配法最初也就全是共产的。 ],照他们所发明的比较分配法,分配全部的胜利品。” (六)不由交换的分配 总之,亚美利加的印度人,是社会的生产。就是几种劳动协力起来,去获得一个共同的结果。 分业及协业[ “在同一个生产进程里面,或是在虽然不同却也互相联络的生产进程里面,互相合同协力做工的‘多数者的劳动,叫作协业’。”(《资本论》三二三页)在后十页的注上马克斯又说:“兰格所著《民法论》上说狩猎是最初的协业,应该不是失当的话。” ]——组织的共同劳动——的萌芽,已经从这里体现出来了。狩猎者准据他的技能做种种的劳动,但是种种的劳动无论哪一样都是顺着共同的意旨去实行。各种劳动的协力,就是马克斯所著《赁银劳动与资本》上面所谓“种种的活动之交换”,在这个意思上面的狩猎所获,不须交换便能够分配了。 还有一层,就是生产机关的变化(以枪炮代弓箭的事情),怎样促起分配方法变化的那个关系,要请大家注意的。 (七)印度村落的共产制 现在再举一个例,比前节所讲更高等的社会的生产方法,如像以农业为基础的印度村落共产社会。古时印度所行的原始共产制,现在不过仅仅留了一点影子。但是照斯脱拉薄说,(他所著《地理书》第十五卷第一篇第六十六章)历山大帝的提督阿尔许之报告,曾说是当时的印度,还有“共耕而食”的地方。就是以土地为共同的财产,行共同耕作,把收获来的东西,分配给村落团体中的人。 据耶尔芬斯顿说,这种共产制度,在十九世纪的初期,印度还有一两个地方实行的。爪哇现还有这种村落共产制的存在。他们分出时期来,对于村落的团体员,行耕地的新规分配。受分配的人,对于耕地,不过是在一定的期间里面,有用益权,决不是能够私有的。再有一层,就是前印度地方的耕地,大概都化成私有了。可是森林、牧场、未耕地之类,尚常常有共有的财产。村落的团体成员,对于这共有的财产有用益权。 (八)村落共产社会的分业 这一种村落共产团体,还没有服从英国支配,尤其没有受英国所传来之征税组织的破坏影响。我们觉得他最有趣的,就是他们那社会里面所实行的分业性质。我们已经说过亚美利加印度人中间的一种分业,但是在印度的村落共产社会当中所发现的分业,是更比亚美利加印度人还要高等。 这种共产社会的首长,有一人的,有数人的(多数是五个人)。一个人的场合叫作“巴特卢”,数人的场合叫作“般提”。般提、巴特卢之外,还有许多官吏,财政的主任叫作“迦卢南”,或是叫作“麻屠阿”,指挥监督全团体与团体成员间,或自团体与他共产团体间,或自团体与国家间的财政关系。又有叫作“塔利卢”的,担任犯罪及侵害的调查,保护旅客,并且负担亲切介绍旅客到邻近共产团体里去的义务。还有“托提”,职掌保护田野,测量土地,注意临近团体越境侵田(尤其以稻作的场合,常有这样的事)的事实。此外有司灌溉的,防水流的停滞,使其开闭适度,放水给他们的水田(稻作的时候尤其重要)。又有司礼拜的婆罗门僧。有教儿童读书的学校教习。关于播种、收获、打稻,以及种种的重要劳动,有占星家替他们卜日子的吉凶。有木匠,有铁匠,有车工、陶工、洗衣人、牧人、医生、舞女,有时并且有歌人。 这种种的人,都不能不为自己的全团体劳动,但是劳动之后,都得照田地及收获物进行分配,我们在这种很发达的分业上,也能够见着和前所讲一样各种劳动的协力和生产物的分配。 (九)家长支配的农民家族 现在我再举一个人人都晓得的例子,就是受家长支配的农民家族,行自足经济。这就是由上节所讲印度农业共产社会所行的那样生产方法发达来的。我们今天更可明白知道的文明种族,在发达初期,都行同一样的生产方法。 那样的农民家族里面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一样作“社会的协业”。随年龄、男女、季节的差异,协力做各种不同的劳动,耕耘、收获、牧畜、榨乳、采伐、纺织、裁缝、编物、雕刻、修造等各种劳动,都互相协力,互相联络。也和上面所举的例一样,他的生产物,不是由一个一个的劳动者去交换,是应他们的境遇来分配的。 (十)商品发现的经过 假定说,这种农业的共产团体,因为生产机关发达的缘故,进到可以用较从前仅少的劳力经营农业的地步[ 这里所说的,决不单是想象。商品生产初期的发达,大概总是由这样经过而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用说,实际的情况,一定比上面所讲的还要复杂。但是我们所说明的,并不是在考察商品生产的历史。我们的目的,只是在研究商品生产的特征。这商品生产的特征,由与旁的生产方法比较对照,更容易认议。 ],他的结果,便生出“劳动力的游离”来。这游离的劳动力,(倘若技术上的要件,已经发达到了那个地步)总是用在发掘团体内所有的燧石层,或者用在以掘出的燧石制造武器和劳动器具。但是因为劳动的生产力大的结果,总是会制造出比自己团体里所用还要更多的“武器”和“劳动器具”来。 又假如说,有一个旁的游牧种族,逐水草而来,和这个共产团体接触。在这个游牧种族,他们的劳动生产力,也是已经增进,他们所有的家畜比自己团体需要还多。这个时候,一方有多余的武器和劳动器具,一方有多余的家畜。自然这两个种族,就会交换他们各自多余的生产物。由这个交换,然后双方多余的家畜及劳动器具武器,方才变成商品。 (十一)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 究竟商品交换这件事,不外是生产力发达,超过原始团体那样狭小的需要以上的一个自然结果。因为劳动技术发达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原始共产制,倒成了他前进的障碍。于是生产方法,虽然要求扩张社会的劳动,因为各个共产团体彼此孤立隔绝的缘故,社会的劳动扩张,到底不能够照着共产的秩序之劳动扩张法来行。只不过由各共产团体彼此交换他们的剩余劳动来行。 但是商品生产,怎样反映于共产团体内的生产呢?再有,他的反映的结果,怎样成为彼此独立的个人劳动者的生产,这些劳动者,又怎样能够私有生产机关及由自己劳动的生产物呢?我们现在不必研究这些,我现在只想说一句话,就是——商品生产,也是一种社会的生产。除开了社会的联络,想不出商品生产的存在。商品生产,简直是社会的生产扩张到从来所有共产的生产(在氏族、村落的共产体,及家长制的家族)圈外的结果。不过是他那社会的性质,没有公然体现到表面上来罢了。 (十二)共产的生产与商品生产的差异 现在假如说有一个农夫、一个陶工,他们两个人都曾经是共产团体成员,后来各自都成了商品生产者。 他们两人在共同团体里面,曾经是同样为团体做工。一个为团体供给农产品,一个供给水瓶,一方面甲受水瓶的分配,另一方面乙受农产品的分配。 但是在商品生产的下面,双方都好像是完全独立,各人为各人做私的劳动。其实他们也恐怕是和在共产时代一样,不仅是为自己做工,也为他人做工。他们彼此交换生产物,陶工和农夫,恐怕都和从前一样受同分量的农作物或水瓶的分配。在这一点,本质上好像和从前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根底实在是两样。 什么人都觉得,在共产制的下面,使各种劳动互相关联,使各个的生产者互相为他人做工,又使他们直接受他人生产物分配的,这就是社会。但是在商品生产的下面,各生产者,一看好像专是为自己做工的样子。他们怎样能够参与他人的生产物,看起来好像不是由他们劳动的社会的性质而定,纯是由生产物本身的特质而定的。陶工和农夫,看起来好像不是为彼此同志而劳动,制造陶器的工作和耕田的工作,也似乎不是社会有必要的样子。只觉得水瓶和农产物的内部,好像是藏有什么神秘的性质,使这两者能够用一定的成分来交换。于是应该由劳动之社会的性质来决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商品生产的下面,现出物件相互关系就是生产物相互关系的形象。 1. 解说马克思《资本论》的经典名著,曾被认为这是当世解说马克思《资本论》众多著作中最为完善的书。 2.介绍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于中国的权威译本,使人更清晰明了地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的精髓。 3. 经典内容,全新精装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