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钢琴家

不朽的钢琴家
作者: (美)哈罗德·C.勋伯格|译者:顾连理//吴佩华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不朽的钢琴家
ISBN: 9787549553181

作者简介

哈罗德·C.勋伯格 著名音乐评论家、作家。就学于纽约大学。曾任《纽约太阳报》《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员、高级评论员。1971年荣获普利策评论奖。著有多部介绍钢琴家、指挥家及作曲家的专著。

内容简介

他的独创性从一开始便受到欢呼。卡尔·路德维 希·容克尔在1791年指出, 贝多芬的演奏“大大不同于常见的对待钢琴的方式, 好像他自己闯出一条全新的 道路”。这个评论家提到贝多芬的“火一样的表情” 。人人都被贝多芬的火一样的 表情所震撼。托马谢克第一次听到贝多芬演奏以后, 在这位年轻钢琴家的光彩面 前自惭形秽,一连几天不能碰钢琴。(后来,他理智 地决定加倍努力练琴,脑海 里却一直回荡着贝多芬的声音。) 贝多芬特别光芒四射的地方是他的即兴演奏。他 的即兴演奏的确比照谱演奏 要好,因为到维也纳后,他很少有时间也不大愿意练 琴。贝多芬为即兴演奏作了 多少准备,我们不得而知。大多数钢琴家确实事先有 所准备,他们知道迟早会被 听众唤出来用“Bacti,batti”之类的熟悉曲调即兴 演奏的。所以每一个钢琴家都 储备足没完没了的经过旬套式,需要时随时剪一段下 来用。但是贝多芬即兴时, 不论是否事先准备过,一听就知道他有见地,一个个 乐思层出不穷。接着,他就 会忘乎所以,狠狠地敲击钢琴,精巧的维也纳钢琴的 琴弦就会砰然炸裂,或者琴 槌断掉。没有一架钢琴在贝多芬手下能保全自己。车 尔尼说贝多芬弹琴时样子 “镇定自若”,但是这话和别人看到他弹琴时的情形 对不上号:一个安静的演奏家 不会敲断琴弦和槌子。当时的钢琴家几乎都是手贴近 琴键弹奏的,而大量事实证 明,贝多芬在键盘上和在指挥台上一样活跃。伊格纳 茨·冯·赛弗里德告诉施波 尔说,在一次公开音乐会上,贝多芬不知为什么暴跳 如雷,开始的几个和弦一 弹,就断了六根琴弦。 安东·雷哈说,一天晚上,贝多芬在宫廷里弹莫 扎特协奏曲,“他请我为他 翻谱,但是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把松掉的琴弦上紧。 还有琴槌嵌在断裂的琴弦中 间。贝多芬坚持要弹完协奏曲,我只好跳来跳去,拔 出断弦、解开琴槌、翻谱, 比贝多芬还辛苦”。(这大约是1795年或1796年的事 。在公开音乐会上,贝多芬 基本上只弹自己的作品,我们知道的仅有两次例外: 1795年3月31日,他在为 莫扎特遗孀举行的义演音乐会上弹了一首莫扎特协奏 曲;。796年1月8日重复了 一次。在家里,他当然会弹会读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92多芬弹坏的钢琴比维也 纳任何人都多。车尔尼欢呼贝多芬的“极其有力的表 演”的同时,为他把琴弄得 一团糟而道歉,说他的要求大大超出当时钢琴的承受 力。这话说得极对,同时也 婉转地说出了贝多芬是如何在钢琴上狠命敲击的。 很难想象贝多芬的即兴演奏,虽然《合唱幻想曲 》的开端应该能让我们窥见 一斑。J.B.克拉默对学生说,没有听过贝多芬的人 ,等于没有听过即兴演奏。卡 尔·车尔尼说,贝多芬的即兴是如此精彩,出类拔萃 ,常常听得人热泪盈眶,有 些人还会出声啜泣,“除了他的乐思之美和新奇,除 了他表达乐思方式之巧妙, 他的演奏有一种说不出的魔力”。车尔尼描写那双发 出如此魔力的手,说它们长 满汗毛,手指特别是指尖很宽,伸展并不大,勉强够 十度。这双手可以使许多人 落泪,但还是有些保守派觉得贝多芬的和声没有控制 好。托马谢克在1’798年如 此欣赏贝多芬的演奏,但是不习惯贝多芬“频繁地从 一个动机大胆岔入另一个动 机……这种性质的毛病往往削弱了他最伟大的作品” 。但是在伊格纳茨·冯·赛 弗里德看来,贝多芬的即兴演奏“是瀑布,是大自然 的威力,势不可挡”。贝多 芬的情绪处于战斗状态时,谁跟他比赛,谁就倒霉。 那个令人受不了的施戴贝尔 特曾经尝过贝多芬怒火发作的味道。P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