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的成功密钥)
ISBN: 9787115217493
孙少雄现任厦门慧泉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问师,兼北京大学MBA总裁班特聘教授、清华大学MBA总裁班特聘教授、海尔商学院客座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等。曾任日本松下电器生产部主管及制造部经理、美林公司(美资)品技部经理及常务副总经理,以及日美世界500强企业基层主管、中阶干部、高层领导,具有国际一流企业多年的实战管理经验。他将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国内企业的现状有机结合,总结出一套既有理论底蕴又有实用价值的管理方法。 通过多年来从事顾问工作的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尤其在6S管理、班组建设、品质改善、现场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等培训和实务辅导方面有着极为深厚的功力。 从事辅导、培训十年,演讲数百场,闻名大江南北,帮助中国移动、可口可乐等多家公司取得突破性的改善,被誉为“中国大陆6S活动推行第一人”。
俞敏洪:宽容赢得人才,人才发展企业 俗话说:“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因为肚子能“撑船”,宰相的 位子才能坐得比较稳。人们常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为人有 宽阔的胸襟和恢弘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扩展人脉,也才能拓宽发展的 空间。 现代儒商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就有一种包容的智慧。他说:“宽容 赢得人才,人才发展企业。” 2008年9月21日,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俞敏洪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发 言。台上的俞敏洪谈笑风生,台下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无论如何大 家都无法想象,1990年夏天俞敏洪被北大辞退时的“落魄”:一辆三轮车 拉着全部行李,在月色中走出北大南门。 如今俞敏洪携富翁、企业家、成功者等一大堆耀眼的头衔重回北大, 在外人看来会是一种收复失地的快感,但对于俞敏洪而言,诠释的却是一 种博大的胸怀。尽管有些理念不尽相同,但是他并没有排斥北大,相反, 他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和北大重续前缘。 这只不过是俞敏洪“宽容”品质的一个小小体现,在做企业方面,俞 敏洪更是“宽大为怀,包容异己”。 俞敏洪的手底下有着一群精英:北大曾经的艺术团团长——王强、北 大曾经的团委文化部长——徐小平以及一群精英“海归”。对于王强和徐 小平而言,听命于俞敏洪,使得以前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从领导者变为 下属,如果没有俞敏洪的包容,谁都不喜欢这样无奈的转身!对于那些海 归派来说,俞敏洪不过是一个想出国而没有如愿的失败者,谁见过成功者 转而臣服于失败者的门下?然而,俞敏洪收归了众多成功者,他得益的同 样是“宽容”二字。 有一次,俞敏洪路过一间教室,无意间听到一位教师正在手舞足蹈地 对学生说:“老俞哪能管新东方?管新东方的厕所还差不多。”这一番话 惹得几百名学生哄堂大笑。换成其他企业的领导,恐怕无法容忍自己的员 工在客户面前如此讥讽自己,但是俞敏洪只是一笑了之。这种状况在新东 方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几乎任何员工都敢揶揄这位“新东方第一人”。 俞敏洪认为,只要能够和新东方的文化氛围相融合,对自己小小的不 恭敬并不算什么。“无言以息谤,不争而止怨”,这种包容看似吃亏,实 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正应了那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争。” 在新东方,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在 这儿干。这只“土鳖”就是俞敏洪,而“海龟”就是围绕在他身边的新东 方几十个高层管理者,他们大部分从海外留学归来。海归派眼界比较高, 常常看不起“土鳖”,于是俞敏洪就抱着为他们服务的心态,放低身段, 用宽容去接纳他们。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才多的地方必然会有各种冲突 ,身为掌门人的俞敏洪运用利益、感情和事业的杠杆把他们完美地结合在 了一起。在面对种种冲突时,宽容让大家共荣共生。 新东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次危机,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新东方 的元老——王强和徐小平同时提出辞职。2001年8月28日晚,北京翠宫饭店 九楼会议室,新东方紧急召开董事会。会场气氛凝重,平时不抽烟的俞敏 洪要了一支烟,眼睛鼻子都挤在了一块儿,闷闷地抽着,听着元老们的发 言。诸位元老发言完毕后,俞敏洪掐灭了烟,慢慢讲了起来。他的头一句 话就是:“我希望王强和小平留下来,对新东方有好处。如果我离开一段 时间或者彻底离开,能换来新东方团队的团结,我愿意;如果能以我的离 开换来新东方的发展,我会高兴一百倍一千倍。我愿意用个人换回新东方 ,用生命换回新东方。”这时,会场上已有人泣不成声了。面对俞敏洪真 诚的挽留,王强和徐小平摒弃前嫌,回归新东方。 一次危机的解决也是新东方的一次发展壮大。俞敏洪用宽容赢得了人 才,人才也成就了如今的新东方。 包容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吃不得一点亏的人无法做到包容, 必然会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无法以大局为重,也会让周围的人感到难以 忍受,进而失去进步的机会。因此,优秀的人总是习惯于包容。 优秀者感言 我们应该常思包容之利,常修包容之德,常怀包容之心,常赠包容之 爱,把包容献给每一个需要包容的人,这样,生命会在包容中得到充实, 人生会在包容中得到扩展。P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