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传

王国维传
作者: 陈鸿祥著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王国维传
ISBN: 7010043132

作者简介

陈宏祥,1937年出生,上海嘉定人。长期从事文史编辑、研究、写作的资深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所著《王国维与文学》、《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王国维年谱》、《王国维传》及《<人间词话><人间词>注批》等论著,曾相继获北方十五省、市、区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曾荐其《王国维与近来东西方学人》、《王国维年谱》为研究王氏生平学业“不可不读之书”;《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评论》及《新华文摘》等均载文评价陈著诸书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国维研究之新水平,影响普及海内外。此外,其执笔统纂《谭震林传》、《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等传记著作,亦享有广泛的声誉。

内容简介

一、生于丁丑牛年 钱塘江宽阔浩渺,江水奔流,潮涨潮落,昼夜往复。每当涨潮时,奔 腾而来的潮声似闷雷炸响,声震百里。王国维的故乡,浙江省海宁市盐 官镇,旧称海宁州城,是著名的观潮胜地,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王国维就是伴着“早潮才落晚潮来,惊涛日夜两翻覆”的钱塘江潮长 大的。 王国维生于清德宗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即公元1877年12月3 日。他自述,“维之八字为丁丑十月廿九日辰时。”丁丑是牛年,辰时为 上午八九点钟之间。“苦觉秋风欺病骨,不堪宵梦续尘劳。”这是王国维 所作《尘劳》诗里的两句话,倒颇合于他的生辰八字:尘世的劳碌开始之 时,恰是他这头幼犊降生之刻。 孩子呱呱坠地,很快满月 了。 萧瑟秋风早已扫尽了梧桐 落叶,时令渐近隆冬。坐落在盐 官镇双仁巷的王氏旧宅里颇为 热闹。是年,他的父亲王乃誉30 岁。而立之年得子,喜不自禁,也是人之常情。何况王乃誉这一门上代 子嗣不旺。据族谱记载,他曾祖父兄弟三人:淮、溶、瀚,惟王淮子孙兴 旺;溶子嗣铎、瀚子嗣旦,皆单传;由于嗣铎无子,故由嗣旦独子乃誉兼 嗣。这样,王国维既是乃誉公的长子,又是两房合一孙。 这时,王国维的本生祖父嗣旦已经谢世,祖父嗣铎也长髯花白了。 厅堂里挂着至亲好友贺送的楹联,“林有春风和竹长,天将清气与兰生”; “大年长乐后之后,永世有贤生又生”,等等。后来,罗振玉称赞王国维 “品行峻洁如芳兰贞石,令人久敬不衰”,实在与“天将清气与兰生”甚 契合。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庵,又字伯隅,但未行世。孩提之童,何名伺 字,无非寄寓了长辈的殷殷之 望。“静”,大概是希望他不为外 物所扰,专心读书。马叙伦赞 “静安确是学者”,说他“毕生态 度可以‘静’字该之”。至于 “桢”,就是冀为堪当重任的桢干 之材。按照鲁迅所说,应是“刚 毅不挠,虽遇外物而弗移”的“社 会桢干”;传统意义上,则是指“三公鼎足之臣”的“王者之桢干”。显 然,王国维与他的父辈都知道自己是平民百姓,并无此奢望。所以,后来 改名为“国维”,应该是取意于《诗经》的“其命维新”(《大雅·文王》) 。 司马迁自状通“天人之学”,则谓“引纲维,尽思虑”(《报任少卿书》)。 可 见改名为“维”的文化意蕴,确非“桢,坚木也”可比了。 现在难以确考他何时改名,但在他16岁考取秀才时的名录上,已写 了“王国维(静庵)”。后来他著书立说,一直署此名、字。笔名是五四新 文学运动中兴起的,旧式通行的是“号”。王国维曾号“人间”、“永观” 、 “礼堂”等。“人间”之号见诸他早期写的词、词话及批校词曲的跋文,直 到1917年他自编《永观堂海内外杂文》始号“观堂”之前,在罗振玉写给 他的书信里,犹称“人间先生”;而观堂之号,则与鲁迅的笔名一样蜚声中 外。不过,这已经是他在辛亥革命以后,从事古史、甲骨文字研究之际的 事情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