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无字碑(武则天的前世今生)
ISBN: 9787200111064
1957年生于山东莱阳。著名历史学者,擅长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剖析历史,观点独到而犀利,把浓厚的现实情怀带进历史叙述,以古鉴今,文风痛畅。 所著《帝国政界往事》系列自2004年问世以来,广受专家好评和读者喜爱。总撰稿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前清秘史》曾荣获国际纪录片大奖。
03.唐高宗: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 公元649年即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 崩,武 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李世民去世 。武 则天和众多大行皇帝没有生育的妃嫔,按惯例,被送 进了 皇家寺庙——长安感业寺,出家为尼。那一年,武则 天二 十六岁。 愁云惨雾,日月无光,那真是令人绝望的时日, 几乎 完全看不到前途与出路。武则天曾经写过一首诗—— “看 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 验取石榴裙。”纷乱,恍惚,憔悴,以泪洗面,唯一 能做的 就是思念和很难指望得上的那份情意。 第二年五月,李世民忌日,已经继任为帝的李治 前往 感业寺行香,见到了一身出家人装束的武则天。史载 :“武 哭泣,上亦泣。”物是人非,阔别经年的一对恋人相 对 公元651年即唐高宗永徽二年七月,武则天被接 回皇 宫,没有名分,只是一名普通宫女。这时,她已经二 十 八岁。 从历史记载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政治舞台上, 武则 天早期最重要的几步,都是在她第二任皇帝丈夫李治 无微 不至的关怀与搀扶下迈出的。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到在整个中国政治舞 台上 大放异彩,在成就武则天今古奇观的事业上,她的第 二任 丈夫唐高宗李治既是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如果 没有 了这位皇帝的爱情,武则天可能根本就成不了武则天 。她 可能会与众多先皇帝嫔妃一样,伴随着青灯黄卷,在 木鱼 声声晨钟暮鼓中,默默地老死在帝国首都那座皇家寺 庙 ——感业寺里。 究竟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机缘际会下,众多 庶母 中的一个——武才人,走进了作为儿子之一的李治的 内心 深处?在现有史料中,这是一个很难考证很难作出肯 定回 答的问题。想要中国皇家遮盖丑闻时不动用国家机器 来撒 谎,经常比让狗不吃屎还难,这是部分原因;还有部 分原 因则与安史之乱后大量文史资料毁于水火有关。 有国内外史家譬如日本中国史作家陈舜臣便认为 ,事 情是从小毛头李治暗恋武则天开始的。持这种看法的 人们 认为,大内森严,寻常男子很难深入其中,却也是皇 室家 族日常生活的场所,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皇家少年, 与后 宫女子照面的机会应是不少,小小少年李治可能就是 在这 种情形下,不知不觉地梦幻般地迷恋上了比自己年长 将近 五岁的武才人。前面我们曾经谈到过汉王李元昌爱慕 皇帝 身边宫人的故事,作为皇帝成年的弟弟,他见到后宫 女子 的机会,应该远远少于少年时期的李治。 应该说,这是一种对人性极具洞察力的判断。想 想看, 但凡生理心理正常的男性,青少年时代有几个人心中 没有 对几个美好女性迷恋不已倾慕不已?那是一种十分单 纯, 并没有什么明确目的和占有欲的爱慕,爱慕的对象时 常会 是那种美丽的、不同寻常的年长女性。那是许多男孩 子心 中深深隐藏着的、羞于启齿的、最为美好的秘密。 武则天十四岁进宫时,李治九岁已经被封为晋王 。这 种倾慕,可能从那时就已经开始了。 那时候,李治是个好孩子。 史书上说他“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旧唐 书》 卷四,本纪四,高宗上),意思是说:这孩子从小就 很聪 慧,端庄稳重,宽厚仁慈,孝悌友爱。当时,他在学 习 《孝经》。李世民问他:“这本书里,最重要的话是 什么?” 李治回答:“孝。最开始孝顺双亲,然后侍奉君主, 最后立 身建业。君子侍奉君主时,进,要想着竭尽忠诚;退 ,要 考虑弥补过失,这样才能成就君主的美德,匡救君主 的恶 行。”李世民极为高兴,说:“真不错,可以成为一 个好臣 子了。” 母亲长孙皇后去世时,李治刚满八岁。现代儿童 心理 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幼年失去母亲,对任 何 孩子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直至作用于这个孩子的一生 。那 些男孩子可能会把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那些较为年 长并 能够吸引他们的女性身上。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将 会看 到,李治和比他年长近五岁的武则天的关系中,很难 排除 这种因素的影响。 …… P47-49 <p>“帝国政界往事”作者、电视片《武则天》总撰稿——李亚平再推力作,目前热播的范冰冰版《武则天》,根据本书改编。以这本书改编的电视纪录片《武则天》即将热播。《潜规则》作者吴思、《摇晃的中国》作者张鸣鼎立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