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心里的那朵云(女性心理减压知识手册)/职场女性悦读系列丛书

拨开心里的那朵云(女性心理减压知识手册)/职场女性悦读系列丛书
作者: 宋家玉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拨开心里的那朵云(女性心理减压知识手册)/职场女性悦读系列丛书
ISBN: 9787500863113

作者简介

宋家玉,著名婚姻心理学专家。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8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1995年受聘为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教授,1996年受聘为全日本婚姻家庭关系协会高级顾问,1998年回国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民办婚姻咨询救助机构一一中国婚姻咨询救助网,被多家媒体誉为“拯救婚姻第一人”。著有婚姻心理学专著《把脉婚姻》《我的心理我做主》,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内容简介

2、心理健康程度低下 十全十美的性格和一点心理问题都没有的人是不 存在的,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人就不可能风平浪 静,事事遂愿。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坎坷、有荆棘, 甚至有诸多的困境和灾难,所有这些磨难都会给人的 心理带来影响,进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 是在所难免的。 当然,不同的心理素质会对心理问题有不同的反 应,即便是生活在相同环境背景下的人,遇到相同的 问题、矛盾、困难或打击的时候,由于心理素质的差 异,表现出来的反应是大不相同的,有时差距还会非 常大。比如,有的人会因为承受不了某种挫折或打击 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精神崩溃,有的人则心理 反应很轻,甚至很快就渡过了难关,这也就是我们所 说的“心态决定命运”。 一般来说,性格开朗的人的心理相对比较健康, 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较小,这种人一般都有着 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社 会适应能力强,容易建立起宽松良好的人际关系,如 果具备聪慧敏捷、吃苦耐劳、勤勉务实、坚韧不拔的 品质,再遇上良好的发展机会,就很容易取得成绩, 许多成功人士都属于这种类型。 相比而言,性格和心理都存在一定问题的人,他 们的前途和命运会受到不良影响,生活工作过程中总 是充满不顺利。这些人还喜欢怨天尤人,对人、对事 ,甚至对社会满腹怨言,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 时还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自馁,甚至是颓废。 固执的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情绪不稳定,社会 适应性较差,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易与人 发生摩擦,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因此,他们的苦闷烦 恼无处排解,全部积聚在内心,从而进一步加重心理 不健康的程度。 3、缺乏自知之明 固执的人往往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评价和认 识不够客观,这是因为固执本身就是一种认知缺陷, 只承认自己的一种观念或一种思路,屏蔽和拒绝其他 人的不同观念或思路。这样一来,固执的人所持有的 观念或思路,就没有了可对比性和可参照性,失去了 判断自己观点对错的依据。 人的认知习惯是“主观利己,客观排他”的,在 主观层面上,会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假设;在客观层面 上,会作出排斥他人的假设。尤其对固执的人来说, “客观排他”更是做到“登峰造极”,在他们的潜意 识里,唯有自己的想法是最接近客观现实的。他们就 像“盲人摸象”一样,不能说他们的评价或结论都是 错误的,但往往是片面的,总以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评 价事物,还固执地认为别人说的都是错的。 4、过度的自我保护 从人的本性来讲,人都有满足、肯定自我和被理 解、被尊重的欲望,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人不能只 要求客观环境满足自我,客观环境可以满足,也可以 否定和排斥一个人的主观要求,这不取决于个人的主 观愿望。而固执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主观愿望有什 么不妥,如果自己不被客观环境所尊重、理解和接受 ,那就要与客观环境相对立,抑或脱离客观环境,以 寻求自我承认、自我保护。 从人的心理健康角度来讲,越是心理健康的人, 就越是会充分地尊重环境,在各种复杂的环境面前, 放松自我、展示自我、检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 我,而且无论放松还是展示,检验还是提高,成长还 是完善,他们都有一种坦然的心态。但是,心理不太 健康的人无法做到放松、自然地展示自我,更不可能 接受检验、完善和提高,因为完善和提高就意味着对 自我的否定。固执己见这类心理不太健康的人最难接 受的就是对自我的否定,他们会调动一切力量来保护 自我,对外界的“挑衅”作出拒绝,从而表现出否定 对方、推崇自我的态度。 5、假性自卑 固执其实也是自卑心理的体现。固执的人容易嫉 恨别人,也善于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从不轻易相 信别人善良的动机和愿望,总认为别人心存不良,对 他人的过失不能宽容。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固执的人 那么傲慢,怎么会自卑呢? 其实,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过分自负本身就是 自卑的表现。自信的人不需要用自视清高、桀骜不驯 来表现自我,他们的表达往往是谦逊和淡定,只有自 卑的人才不惜用尽一切手段展示自我、表现自我。 自卑心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真性自卑,一种是 假性自卑。 真性自卑就是普通意义上内心真实的自卑感受。 比如,一个人的长相_不好就会自卑,残疾人也会因 为身体缺陷而自卑。 假性自卑则是由于主客观认知系统紊乱造成的心 态失衡。比如,女性喜欢拿自己的长相和另一个人相 比,实际上她自己无法确定到底谁更好看,这时在她 的主观层面就会出现评价紊乱,她可能会用肯定自我 的态度“战胜对手”,但这种肯定有可能是底气不足 的,是建立在“主观利己,客观排他”的非理智层面 上的,是对混沌不清的客观事物作出的缺乏信心的主 观判断。这时的自信其实是一种保护性的主观自恋, 其真实意义就是假性自卑,是由于无法清楚地评价自 我,又无法客观地评价现实所表现出的一种防御心理 。固执己见、否定他人,对人不信任、不宽容,要求 过多、过高,等等,都是假性自卑的表现。 P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