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台(王永利中短篇作品集)

猫台(王永利中短篇作品集)
作者: 王永利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猫台(王永利中短篇作品集)
ISBN: 978750016438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玉泉山下水清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玉 泉山的水清冽甘甜,养育了 北京人。因此,北京人心地 清澈、敞亮、善良,为人清 清白白,凡事讲究个理儿, 透着识大体、懂大局、宽容 处世、上善若水的“爷范儿” 。我就是喝玉泉山甘甜的泉 水长大的,因此,对玉泉山 的水有着对母亲般感恩的深 切情感。 一 玉泉山位于京城西郊、 颐和园西侧。山不在高,有 泉则灵。泉水自山问石隙喷 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 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 说,清代被乾隆皇帝御封“ 天下第一泉”,“玉泉趵突” 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先有玉泉水,后有北京 城。”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 过,因为北京这片土地,缺 乏贯穿城市的天然大河,地 下水大多苦涩,因此,“苦 井”比比皆是。唯有玉泉山 的水甘甜清冽,且水源充沛 ,从半山巨石缝隙流出,在 山脚下形成一个碧幽幽的深 潭。潭水终年丰盈,还溢出 流向附近的沟渠和水田,灌 溉数百亩“京西稻米”,那是 驰名天下的“贡米”。住在北 京这片土地上的人,上自皇 帝,下至皇亲国戚、公卿大 臣、平民百姓,都喝玉泉山 的水。从玉泉山到西直门距 离十多里,有一条石板路, 无论什么季节,这条路总是 繁忙,运水的马车、挑担子 担水的百姓,来来往往、川 流不息。住在京城的人要么 买水吃,要么自己去担水, 总之,你要想喝到甜水,一 定是来自玉泉山的。而买不 起水或没体力担水的,只好 喝“苦井水”或有怪味的“酸 井水”“咸井水”或“水泡子” 、河沟里汇聚的地表水,甚 至不少人家用大缸筹集“雨 水”,以备日常生活之用。 玉泉山的水有多美?首 先,清凉透明无色无味;其 次,甜、软、柔,像蜂蜜水 ,但没有蜂蜜之齁甜齁腻, 清爽甘洌、回甘生津、沁人 心脾、解渴醒脑。喝了玉泉 山的水,让人心舒气爽、精 神抖擞;喝了玉泉山的水, 让人身体健壮、通筋活络、 祛痰化瘀、祛病除灾。相传 清乾隆帝为验证此泉水质, 令人取来全国各大名泉的水 样,和玉泉水比较。称量结 果,济南珍珠泉、无锡惠山 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虎丘 泉等,每斗(银制小斗)质量 都在一两二厘以上,唯有玉 泉水,每斗质量仅为一两, 水轻质优,淳厚甘甜,乾隆 欣然赐予封号并题字。 明代王英曾写下咏玉泉 的诗歌。诗云: 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 不与众泉同。 地连琼岛瀛洲近,源与 蓬莱翠水通。 出涧晓光斜映月,入湖 春浪细含风。 迢迢终见归沧海,万物 皆资润泽功。 我出生在离玉泉山不远 的一个村落,名叫大有庄。 大有庄在北上坡有一口“双 子井”,在一块巨大的青石 板上矗立着两个圆圆的用青 石岩凿成的半米高的井口, 井口下面的双子井是相通的 ,一个用石头砌成的井壁又 圆又深黑洞洞的井。但是这 口井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水 是无味微甜的,春天是苦的 ,夏天雨季时是混浊发臭的 ,秋天是咸涩的。因此,家 家户户都备有水桶和大水缸 ,经常到玉泉山去取水或买 水喝。 在我记事的时候,就常 听到爸爸妈妈自豪或夸耀地 说:“来客了,请喝水,是 玉泉山的水!甜极了。用它 泡茶,汤色纯正,味道香醇 。”周围的邻居也常说:“喝 了玉泉山的水,祛除百病, 延年益寿!造化!” 我小时候见过各式各样 的运水车,在通向玉泉山的 马路上,有铁质的运水汽车 ,有两三匹马拉着的四轮或 两轮木质运水车,水箱高得 像一座巍峨的小山,而且是 前低后高,高出的部分是槽 口,上面盖有木质的盖子。 两只取水的水桶大多挂在车 尾。马车经过时,晃晃悠悠 ,铁质的水桶相互磕碰叮当 作响,车把式甩着鞭子,嘴 里大声:“嘚儿!”“驾儿!” 吆喝着,马车颠簸而过,钉 有马掌的铁蹄咔咔地砸在马 路上,时不时溅出火星,那 场面十分壮观和震撼。我还 经常见到一头毛驴拉着一只 大木桶形状的两轮木质车, 也有独轮挂着两只水桶的人 力木质推车。当然,也有用 自行车挂水桶去取水的,挑 担担水的不太多。最可怜的 是有的水车走着走着,由于 颠簸突然间水箱爆裂了、水 桶开裂了,或独轮车翻了, 或自行车爆胎摔倒了,水洒 了一地,—切辛苦付诸东流 。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 开心的事就是站在马路边看 这样的“西洋景儿”,在别人 狼狈懊恼的时候,我们哈哈 大笑,回去后还当作笑话说 给大人们听。爸爸妈妈听到 后,阻止我说:“别再去看 ,即使看了也不许笑,别给 人家添堵!那是遭骂的!” 我不听,还和小伙伴们伴照 常去看,结果真遭到那些懊 恼的人痛骂。“滚一边去, 小兔崽子,再看笑话,信不 信老子抽你!”直到这时, 我才切身体验到,洒了从玉 泉山弄来的珍贵的水,人们 的心情是多么糟糕。从此, 我不再去当那个讨人嫌的看 “西洋景儿”的主儿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