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空权时代/新华新军事参考丛书

制空权时代/新华新军事参考丛书
作者: (以色列)马丁·范克里韦尔德|译者:王祥兵//李婷婷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7.90
折扣购买: 制空权时代/新华新军事参考丛书
ISBN: 9787516603024

作者简介

马丁·范克里韦尔德(Martin van Creveld),1946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并长居以色列。以色列著名军事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获伦敦经济学院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学位,并从1971年起担任希伯来大学教职。他在军事历史和军事理论方面著述颇丰,有22本著作被译为20种语言,其代表作有:《战争中的指挥》(Command in War, 1985),《补给战:从沃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Supplying War: Logistics from Wallenstein to Patton, 1977),《战争变革》(The Transformation of War, 1991),《利剑与橄榄》(The Sword and the Olive, 1998)和《国家的兴衰》(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State, 1999)等。他曾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等军事院校担任讲座教授,还在西方世界多个战略研究机构授课或发表过演讲。他也是继孙武、克劳塞维茨之后第三位有军事著作进入美国军官必读书目的外国军事作家。

内容简介

从实践角度来看,可以说载人飞行始于法国的约瑟夫·蒙哥菲尔 和艾蒂安·蒙哥菲尔兄弟(Joseph and Etienne Montgolfier)。1783年他 们进行了热气球的首次公开演示。同年,美国驻法国大使本杰明·富 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见证了蒙哥菲尔兄弟有一次用气球载人飞 行,他后来表示希望这项新技术能用于和平的目的。一个世纪之后, 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里翁(Camille Flammarion)就这些最初的 飞行试验写道: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没有一项发明赢得过更多的掌 声。没有一位人类的天才获得过更大的成就。数学和物理科学得到了 一次最引人注目的证明……人类成功地实现了对自然的控制……他们占 领了天空。” 1783年,雅克·查尔斯(Jacques Charles)发明氢气球,它几乎 立即取代了效率较低的热气球。氢气刚由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 (Henry Cavendish)发现,据悉其重量仅为相应体积空气的七分之一, 被称为“可燃气”。接下来几十年,冒险家们(大多来自法国)一直在 用氢气球进行更长更远的飞行,并为了纪念氢气球的发明者而把它称为 “查尔里尔斯”(Charliers)。1803年,一位有着比利时血统的职业特 技人员艾蒂安一加斯帕德·罗伯特(Etienne—Gaspard Robext)和一位叫 作洛伊斯特(Lhoest)的德国物理学家在汉堡用气球起飞,并上升到海 拔23000英尺。后来他们这样形容这次经历:“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就 像那种当你把头埋在水下时的痛苦。胸腔似乎膨胀开来……全身的血管 鼓凸凸的,看上去像浮雕。大量血液涌入我的头部,以至于我感觉好像 我的帽子对我来说变得太小了……当气压计显示为1/400时(那是地面 标准气压的五分之二),我们感觉更加糟糕……我身心都陷人了某种麻 痹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觉得自己看到了通往死亡的道路。” 然而,很快就证明“查尔里尔斯”差不多把下个世纪轻于空气飞 行的种种技术可能性都透支殆尽了。氢气球既无法操纵,也不能自由升 降,许多气球飞行员试图纠正这些缺陷。有人加上了扑翼和一个操纵尾 翼。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描述过某种“吸住空气并以此 控制自身平衡的螺旋桨”,并表达了“或许可以把它用在……氢气球 上”的愿望。还有一些人试图采用桨或者帆,甚至还有人计划驾驭鹰来 牵动气球,方法就是把美食挂在伸在鹰前面的杆子末端,引诱鹰不断 向前飞。到1870年,人们把气球飞行员称为“牛皮大王”或是“空气商 人”,至此,气球飞行员已经和江湖骗子无异。 直到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发明之后,随着飞船(如此命名是因为 它可以在空中飞)的引入,摆在人们面前的技术难题才得以解决。法 国人又一次在这个新领域中占据了领先地位,1886年,一艘法国飞船 从布洛涅(Boulogne)飞到英格兰的雅茅斯(Yarmouth)。但如今,永 远与飞船连在一起的名字却并非法国人而是一名普鲁士伯爵:费迪南 德·冯·齐柏林(Ferdinand von Zeppelin)。齐柏林对飞行的兴趣可追 溯到美国内战时期,他当时以美国官方观察员的身份目睹了内战。但在 1890年从军队退役之前,他并未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直到1900年7月, 第一艘齐柏林飞艇LZ1才进行了处女航。飞艇以三角形支撑桁架为基础 而制造,外面覆以织布,很快,各种机件就组装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出 于安全、控制和维修的考虑,气体装在独立的气囊里。有一条狭窄的通 道使船员能够进入飞船的任意位置。动力由汽油机提供,操纵则通过尾 翼实施。 与此同时,重于空气的飞行情况怎样呢?它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这一事实很难否认。不说飞鸟,你只需观察一下孩子们玩的风筝或陀螺 之类的玩具,通过拉紧绳子来使上面的推进器迅速旋转,它们就能升 到空中。的确,假如说关于飞行有任何不自然之处,那也是轻于空气的 装置,而非重于空气的装置。19世纪人们一直在努力实现重于空气的飞 行。当时有人这样写道:“如果说有什么想法如同暴君般专制的话,那 就是人能解决飞行问题这一观念。人们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会不顾 一切地想要实现它。”1860#~之前,英国专利局平均每年收到一项与 飞行有关的申请,但该数量很快就增至7倍,飞机在今后所具备的几乎 全部特征在这一时期都已出现。与此同时,1891年以后奥托·利林塔尔 (Otto Lilienthal)成为第一个用滑翔机飞行成功的人,他从勃兰登堡距 诺伊鲁平(Neuruppin)不远的一座山上滑行下来。那儿有一块差不多 被遗忘的纪念碑,标明了他进行试验和最后摔死的位置。 接下来的伟大突破与另一对兄弟有关,但这回不是法国兄弟而是 美国兄弟。维尔伯·莱特(w订bur wright)和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都上过一段时间中学,但都没有毕业。他们读到过利林塔 尔(Lilienthal)的实验,并知道自己国家有个塞缪尔·兰利(Samuel Langley)在1896年成功地试飞了一架蒸汽推进的无人飞机模型。莱特 兄弟的机器是一个用木头、电线和布做成的双层架子,配有一台定做的 汽油机,能从相反方向驱动两个“推式”推进器。为了减少重量和负 载,用横杆代替轮子做起落架。莱特兄弟的关键贡献在于操纵装置:前 面装有水平操纵装置,尾翼上有垂直舵,第三个装置实现侧翻,开始用 能“弯曲”的翼做成,后来用副翼代替。所有这些使他们能控制自己的 飞机,而此前没有一名试验者能做到这一点。1903年12月17日,这个新 玩意儿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起飞,12秒内飞行了120英尺。 莱特兄弟一开始就试图把他们的发明卖给各国军队。这并不新 鲜。1783年,第一批“查尔里尔斯”刚一出现,其发明者就在给《巴 黎日报》(Journal de Paris)的信中写道,飞机“对军队发现敌人的位 置、运动、行军以及部署十分有用”。事实上,还没到这年年底,阿姆 斯特丹和巴黎就出版了一本20页的小册子,鼓吹利用气球从英国出发占 领直布罗陀。 氢气球也能用来吓唬吓唬敌人。拿破仑——当时他是波拿巴将 军——1798年在埃及就做过这么一次有趣的尝试。他占领了埃及,当时 正在进行游击战。拿破仑试图安排一场气球飞行来恐吓埃及人。穆斯林 学者阿布达·拉赫曼·阿尔·雅巴提(Abdl Rahman al Jabani)目睹了 这件事,他形容说: “他们声称这个装置就像一艘船,人们坐在里面 飞向其他国家来获得情报——吹得神乎其神,这不可能是真的。而结 果呢,正好相反,那玩意儿就像是家务仆人给节日和喜庆场合做的风 筝。”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