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精)
作者简介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历史学者,他开创了以“宇宙大爆炸”为开端的“大历史”(Big History)。他将人类历史置于宇宙演化的宏大背景之下,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俯瞰人类历史发展全貌。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曾将他的理论与牛顿、达尔文的成就相提并论。他的代表性著作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即将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Maps of Time: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极简人类史: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This Fleeting World: 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 克里斯蒂安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他的“大历史”观还改变了许多人看待历史的方式。比尔·盖茨在看到他所讲述的“大历史”课程后,斥资1000万美元打造“大历史”公开课,影响了美澳荷韩英等数十个国家的年轻读者。克里斯蒂安曾通过TED、达沃斯论坛等,向人们介绍大历史,他的TED演讲名为《18分钟人类史》(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
内容简介
关于起源的现代故事如下所述。宇宙诞生于大约 130亿年前。(这段时间有多长呢?如果每个人的寿命 正好是《圣经》所说的70年,那么要相当于2亿人的 寿命首尾相连才能回溯到那么远的时间。关于这些巨 大的时间范围的更多详情,可参见附录一。)关于开 端,我们除了说出现了某种事物之外,就没有其他任 何话可说了。我们不知道它为什么出现,也不知道如 何出现的。我们说不清在这之前存在着什么。我们甚 至都不能说有那么一个“之前”或者“空间”,某种 事物在其中存在着,因为(公元5世纪圣奥古斯丁在一 场争论中早就提出)时间和空间也许是与物质和能量 在同一时刻被创造出来的。所以,关于大爆炸那一刻 或者更早的时期,我们说不出什么确切的东西。 然而,从大爆炸之后一秒钟还不到的一刹那开始 ,现代科学能够根据大量证据提供一个精确而清晰的 故事。大部分最有趣的“事件”都发生在这一秒钟不 到的一刹那间。事实上,把时间本身当成从这些最初 的若干瞬间延伸出来,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一百亿分之 一秒与宇宙之后数十亿年的历史是同等重要的。 一开始,宇宙极其微小,也许比原子还小。(那 么原子到底有多微小呢?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Richard Feynman)形象地说明了原子的大小:如果 把一只苹果扩展到地球那么大,那么组成苹果的每一 个原子的体积就相当于最初的那只苹果。)这个像原 子般大小的宇宙温度高达好几万亿度。在这样的温度 下,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如爱因斯坦 所说,其实物质差不多就是能量的一种凝聚形式。这 种“能量/物质”高度致密的混沌,颇类似于各种传 统创世神话所说的原初的无序状态。但是在现代故事 中,这个微小的宇宙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膨胀,而且正 是由这种膨胀产生了最初的差异和形式。…膨胀理论 宣称,大约在大爆炸之后的10-34秒至10-32秒间,宇 宙以超光速(光速大约为每秒30万千米)膨胀,在某种 形式的“反引力”(antigravity)作用下迅速分离。 这一过程的强度是无法想象的:在爆炸之前,整个宇 宙可能比一个原子还小,而在一瞬间之后,它变得比 一个星系还要大。膨胀的程度大到我们几乎观察不到 宇宙的绝大部分,因为大部分来自宇宙的光线都过于 遥远而不能到达我们这里。我们所能见到的宇宙也许 只是真正宇宙的极小一部分。就像蒂莫西·费里斯所 指出的:“如果整个膨胀的宇宙像地球那么大,那么 我们所能观察到的部分比一个质子还要小。” 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的同质性开始降低。初始的 平衡被打破,不同的范型开始出现,物质和能量获得 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形式。现代核子物理学能够说出 在怎样的温度下会出现怎样特定的能量或物质形式, 就像我们能够说出在怎样的温度下水会转化为冰一样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测算宇宙冷却的速度,那么我 们就能测算不同的力与粒子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从早期 宇宙混沌中诞生的。在大爆炸后第一秒内,夸克出现 了,它构成原子核的主要成分——质子和中子。夸克 和原子核由支配我们宇宙的四种基本力之一的强核力 结合在一起。 即使以大多数创世神话的夸张标准衡量,现代创 世故事在这一点上(亦即大爆炸之后不超过l/1000秒 的时间宇宙就生成了),它的夸张程度也是显而易见 的。粒子以两种形式出现,组成了几乎等量的物质和 反物质。反物质的粒子除了拥有相反的电荷之外,与 物质的粒子一模一样。 P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