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作者简介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安徽省枞阳县雨坛乡高甸村),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出任长兴县丞。由于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贫老而终。吴承恩自幼喜欢读稗官野史,熟悉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内容简介
第一章美猴王出世 相传东胜神洲有一个小国,叫傲来国。傲来国有 座山,叫花果山。满山青松翠柏,山顶上有一块石头 ,三丈六尺五寸高,两丈四尺方圆。千万年来,这块 仙石感受了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渐渐地有了灵气。 有一天,只听得震天动地一声巨响,仙石崩裂,从里 面崩出一个圆球似的石卵,化成一个石猴。 不料这石猴眼里射出两道金光,惊动了天上的玉 皇大帝。玉皇大帝命令千里眼和顺风耳出南天门外查 看。千里眼和顺风耳出了南天门,一个看,一个听, 打探清楚后,回到天宫向玉帝禀报说:“这是下界花 果山上石猴眼里放出的金光。那石猴吃了凡间的水和 食物以后,眼里的金光自然就会消失。”玉帝听说是 一个小小的石猴,也就没把他放在心上。 那石猴生下来就行动敏捷,心机灵巧。他饿了就 吃野果,渴了就饮泉水,每天和一群猴子一起玩耍, 夜晚与猴群一起宿在石崖下边。一天,天气炎热,群 猴玩得热起来,都到山洞里去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 不息,不禁好奇起来,想看看这水的源头在哪儿,于 是便争先恐后顺着溪流向山上爬。爬着爬着,忽然眼 前出现一股瀑布。那瀑布从悬崖绝壁上飞流而下,气 势十分壮观。一只老猴指着瀑布,说:“哪一个有本 事的,钻进去看看,又不伤身体,我们就拜他为王。 ”连喊了三声,众猴一个也不敢应。这时,那石猴从 草丛里钻出来,高声叫道:“我进去!我进去!”随 即紧闭双眼,身子一蹲,纵身跳进瀑布。等他睁开眼 一看,里面却没有水,只有一座石板桥,桥下的流水 冲过石缝倒挂下来,遮住了桥门。石猴走上桥头,只 见桥那边是一个山洞,中间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 一行楷书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洞内十 分宽阔,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真是极佳的安身之地。石猴一阵惊喜,急忙转身跳到 水帘外,把里面的情形对众猴说了一遍。众猴听了, 个个欢喜,跟着石猴跳过瀑布,钻进石洞。有的抢盆 ,有的夺碗,有的占灶,有的争床…… 众猴为了感谢石猴,一个个拜伏在地,拜石猴为 王,号称美猴王。 一天,群猴正在欢宴,美猴王忽然闷闷不乐,泪 珠儿也滚了下来。众猴慌忙拜问:“大王为什么事儿 烦恼?”猴王说:“眼前我们是很快活自在,但是迟 早都要年老病衰,想到将来要死的那一天,叫我怎能 不烦恼?”一番话,说得众猴都伤心起来。这时,一 个通背猿猴跳出来,高声叫道:“大王不必烦恼!我 听说大千世界古洞仙山之中,多有佛祖、神仙。大王 可以拜他们为师,学点本领,就能长生不老。”猴王 听了,满心欢喜,说:“既然如此,明天我就辞别你 们下山访仙学道。”第二天,众猴砍树伐竹,编了个 渡海的筏子,又采来桃子水果,为猴王送行。猴王告 别众猴,跳上筏子,独自向大海中漂去。 猴王乘着木筏,在大海中漂啊漂啊,也不知漂了 多少天,这天,木筏终于漂到了一个浅海岸边。猴王 弃了木筏,爬上岸一看: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这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猴王一边高兴地想着 ,一边沿着山间小径直往山里走去。 走了不远,猴王听到树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相逢 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这一定是位神仙 !”猴王一阵惊喜,循着歌声寻去。 猴王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樵夫,一边砍柴一边 唱歌。猴王见了,忙对樵夫说:“你一定是一位仙人 !”猴王说完,就要拜樵夫做师父。樵夫见了,忙拉 着猴王说:“我是一位普通的樵夫,以砍柴为生,哪 是什么神仙。”樵夫接着又指着密林深处告诉猴王, 那边有座灵台方寸山,山上有个斜月三星洞,洞里住 着一位神仙,叫须菩提祖师。猴王一听,高兴得又蹦 又跳,他拜谢过樵夫,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往密林深 处飞奔而去。 过了片刻,猴王来到一座山前,只见山上果然有 个洞,洞门口写着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 洞。猴王不敢贸然敲门,只是在洞前静静地等候。 过了一会,只见洞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仙童 。猴王忙走上前,对仙童说:“我是来访仙求道的, 麻烦你跟神仙通报一声。”仙童看了猴王一眼,说: “我师父正在讲学,忽然叫我出来开门,说有个修行 的来了,想必就是你了,请跟我进去吧!”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