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1.00
折扣购买: 十万个为什么
ISBN: 9787020172498
米?伊林(1896-1953),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区巴赫姆特市,苏联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1915年米?伊林进入圣彼得堡大学物理与数学系,1920年进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学院化学系,1922年转入列宁格勒工学院,1925年毕业。之后米?伊林在工厂工作,1929年因身体原因退职,此后便专职写作。米·伊林的作品作为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经,很多家庭每天都要生炉子、点煤油灯、煮土豆。 也许那时的小孩自己就会生炉子、煮土豆。那么你们可曾想过:为什么炉子里的木柴会噼啪作响?为什么烟顺着烟囱出去,而不会跑到房间里?为什么烧煤油的时候会有黑烟?为什么炸的土豆有硬硬的皮,而煮的土豆却没有? 我想你们大概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 另外,你们知道水为什么能灭火吗?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回答:“水能灭火,是因为它是湿冷的。”要知道煤油也是湿冷的,可你们用煤油灭火试试! 不,不,你们最好可别做这种尝试!一试就起大火了!你们看,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可没这么容易。我给你们出十二个问题,都是关于最简单的东西,你们愿意听吗? 1. 三件衬衫暖和,还是一件跟三件衬衫一样厚的衬衫暖和? 2. 有空气做成的墙吗? 3. 火有影子吗? 4.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5. 水能炸毁房子吗? 6. 为什么炉子生着的时候会呼呼直响? 7. 为什么啤酒会发出咝咝声并且还会起泡沫? 8. 有透明的铁吗? 9. 为什么面包上都是小孔? 10. 炉子能使人暖和是因为它有火,那皮袄为什么也能使人觉得暖和呢? 11. 在熨烫呢子衣服时为什么要把湿布垫在上面? 12. 为什么穿着冰鞋能在冰上滑冰,而在地板上不能? 这几个问题啊,十个读者中也未必有一个能全回答正确。对于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了解得太少,而且也不知道可以去问谁。 我们可以找到介绍蒸汽机车、电话的书,但是上哪儿找介绍烤土豆、拨火棍的书呢? 这样的书倒是也有,但要解答所有这十二个问题,非得看很多很多书不可。而像这样的问题可远不止这十二个——有十万个呢! 我们房间中的每件物体都是一个谜。 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为什么要制作它?它是多久以前被发明出来的? 你们桌上有餐刀和餐叉。它们永远放在一起,就像一对兄妹一样。可你们是否知道,刀至少比叉要年长五万年?很早很早以前,原始人就开始使用刀了——当然不是铁的,而是石头的。而叉子呢?人们从17世纪开始才使用。 人们都知道电灯、电话是谁发明的,但是你们问问他们:镜子、手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人类什么时候起开始用肥皂洗澡洗手,人类什么时候起开始吃土豆? 这些问题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 我们兴致勃勃地阅读一些关于遥远的、未经考察的国家的游记,但是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就在我们身边、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一个陌生、奇妙而又神秘的国度,它的名字叫作——我们的房间。 如果我们想研究它,任何时刻都可以出发前往。我们不需要任何帐篷、防身器材及导游,连地图也不需要。 我们更不会迷路。 下面是我们要停靠的站点: 水龙头、炉子、桌子及灶台、厨房锅架、餐具柜、衣橱。 丛书资料 本书市场上同类版本较多,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另具优势。 1. 全新修订,完善版本。本次出版对照俄文原文对全书进行了全面校改。 2. 特为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制作,配套辅助阅读材料。本书特为中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附有“知识链接”。导读深入浅出,知识链接可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3. 随文配插图多幅,增加阅读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