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2035的新发展格局

奔向2035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 郑新立 等著
出版社: 中央党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90
折扣购买: 奔向2035的新发展格局
ISBN: 9787503571220

作者简介

郑新立 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副组长,国家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国家计划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曾参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起草工作,多次参加国家五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文件起草工作。长期从事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研究,在投资体制、计划体制、宏观调控等方面有大量著述和独到见解。主要论文收集在《郑新立文集》(1—16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共560万字。2013年被《经济学家周报》评选为中国十大著名经济学家之一。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双循环需要更好发挥央行数字货币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发挥央行数字货币作用,使之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更有利于促进双循环高效顺畅、自主可控发展。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展开,客观上要求央行数字货币加快试点测试的进程,抓紧做好落地前的各项准备。一方面,是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更接近落地运行阶段,经过试点测试方案更趋成熟,向适时推出落地更近一步;另一方面,“双循环”增强了央行数字货币推出落地的紧迫性,需要央行数字货币作用其中,既要有效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又使之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CBDC)又称法定数字货币、主权数字货币,是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式。随着全球货币竞争聚焦于央行数字货币,各国都在加快进行战略布局。因此,加快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推出落地的节奏,也是应对全球数字货币竞争的需要。目前,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设计务实推进,主要国家经过各种测试,设计方案更趋完备,各项准备更加充分,呼之欲出。2020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BIS)调查发现,受访的66家央行有80%正在研究、试验或者开发一种数字货币;而10%已经启动了相关试点。英国央行公开肯定数字货币的意义,称赞其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定,是拓展支付方式的一种潜在途径。欧央行对发行数字欧元态度开放,并同步开启公众咨询和内部试点工作。新加坡金管局联合多家中央银行,完成了历时4年的五个阶段的数字货币测试,主要用于批发领域。2020年10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基本原理和核心特征》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7月中旬,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零售型或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较为具体的方案。 2020年,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和北京冬奥会封闭场景测试和试点,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不断丰富试点内容,完善设计方案,并且先后在深圳、苏州、北京、上海、长沙等地陆续试点数字人民币红包,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封闭式内测走向“半开放”试点。 同时,围绕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也进行了相关测试。2020年9月27日,石家庄海关所属雄安海关完成首票以数字货币形式缴纳风险保证金业务。2020年12月4日,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网,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金融科技新趋势——跨境支付》一文中提到,香港金管局正在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技术测试,并做相应的技术准备。海南省适应自贸港要求提出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和穿透式监管中应用。从整体试点情况看,市场反应和应用效果符合预期,前景看好。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与多家互联网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更多生活场景中的应用,着力构建协同机制,促进央行数字货币与其他支付方式共同发展。例如,与包括美团和滴滴出行在内的科技巨头联手,测试数字人民币在外卖和网约车等服务行业的使用情况。 加快数字化发展,特别是新业态新服务的大量涌现,为央行数字货币提供更好发展机会和更多应用场景,特别是线上消费的持续增长需要线上支付与之相适应,助推央行数字货币加快进程。“疫情促使向网上转型,这自然会推动远程支付的发展”。美国大通公司称,从2020年2月到12月初,“无卡”消费所占信用卡消费的比重从大约40%升至50%以上。由于线上消费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一旦形成习惯则将一发而不可收。所以,对于那些习惯了数字支付的人来说,等于是跨越了“数字鸿沟”,“他们再也回不到过去”。 央行数字货币竞争的实质是货币主权之争,是国际化地位之争。随着法定数字货币出现,货币形态发生本质性变化,在技术上,可以在线和离线支付;在功能上,支付领域可延展至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在定位上,作为主权数字货币将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央行数字货币完全超出货币本身的意义,它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主权货币数字化,具有超强信誉度,并将挑战现有货币体系格局。尤其是随着一国数字货币的规模化应用,将会改变世界储备货币结构,从而提升国家竞争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当前,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高效地满足公众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法定货币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因此,在双循环大背景下稳妥推进数字货币设计,适时推出央行数字货币,是大势所趋,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可以更好发挥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活化国内大循环,牵引国际大循环,助力双循环有序健康发展。 1.读懂新发展格局,解答疑问的同时展开前瞻性思考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阐释“十四五”时期总体布局,分析预测未来5年和15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如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阐释和论证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对于读者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剖析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及方法路径,内容通俗易懂,穿插图表、案例 本书内容涵盖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供给侧改革、科技战略支撑、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现代产业体系、新基建、全面绿色转型、国际治理现代化等,既聚焦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系统全面,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分析,有助于读者搞清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问题,把握中国宏观经济中长期发展大势。 3.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领衔之作,国家高端智库、社会智库资深学者深入解读新发展格局,解读“十四五” 本书由郑新立领衔创作,参与者均为长期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智库、社会智库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的资深学者,他们学养丰厚、研究深入,用通俗的语言从多个方面立体解读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