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精)/启真艺术家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精)/启真艺术家
作者: [美] 扬·斯瓦福德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原售价: 188.00
折扣价: 118.50
折扣购买: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精)/启真艺术家
ISBN: 9787308196994

作者简介

扬·斯瓦福德(1946-),美国作曲家、作家。斯瓦桥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后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取得硕上以及博上学位。主要以系列音乐家传记而闻名,这些传记包括《查尔斯·埃夫斯传》《勃拉划斯传》《贝多芬传》等,并著有《古典音乐经典指南》等。

内容简介

3.理性与革命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0岁时开始和克里斯蒂安·涅 夫学习,此时他已是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人们付钱参加他 父亲在费舍尔住宅前厅举行的家庭音乐会听他演奏。约翰 已经不再阻止孩子自行其是,路德维希开始自学作曲了。 他自然就理解了和声。“我没必要知道怎样不犯错,”他 后来写道,“从小我就非常敏感,我自然而然地创作,完 全不了解其中原因。”虽然他的早期作曲尝试没有保存下 来,但10岁时他已离第一次出版作品不远,它并非初学者 的习作。不过.自此很长时间贝多芬的名声主要都源于演 奏。 向凡·登·伊登与普菲弗学习键盘乐器、向罗万蒂尼 学习弦乐器后,路德维希开始向方济各会修士维利巴尔德 ·科赫(Willibald Koch)学习管风琴。很快他就开始为小 兄弟会教堂早晨6点的弥撒演奏管风琴。兄弟会中一位名为 汉斯曼神父(Hansmann)的管风琴家深受感动,跟着他到家 里,成为贝多芬家庭音乐会的常客。还不习惯崇拜者的路 德维希不了解他们带来的好处,只是觉得厌烦。他对塞西 莉·费舍尔说:“这个一直出现的僧侣最好是待在他的修 道院念他的祈祷书。” 路德维希正在一家教授拉丁文的初等学校上学,受益 于马克斯.弗里德里希政权的进步教育改革。耶稣会对教 育的垄断结束后,幼儿教育更加世俗、启蒙化,不再教条 主义、野蛮。贝多芬在学校里学了一点法文和拉丁文,学 到了一手不错的书法,一直保持到20多岁后才退化成鬼画 符。他还学会了加法,但没学会乘除法。终其一生,假如 他要计算62乘以50,他只能写一排50个62,再加在一起。 同学们觉得10岁的贝多芬无足轻重:邋遢、沉默、内 向,总是斜着走路,就像急着从他在的地方走开似的。他 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因为肤色较深,家人和邻居经常叫他 “小西班牙人”,让他带有几分异国情调。孩子还没到11 岁时,约翰宣称他没学到什么有用的,让他退学了——波 恩的多数家长此时都会这么做,包括约翰自己的父母。11 岁时,男孩差不多该开始专心做事了。从此,路德维希需 要专心于音乐。他感觉不错。 在家中,他和弟弟们以及费含尔一家的孩子玩,和母 亲成小时地坐在一起。比起其他人,他和母亲说话时更轻 松快乐。父亲约翰是他的管理人和经纪人,但除此之外路 德维希总是逃开他。通过艺术他获得了掌声和赞美,一生 中从未缺少仰慕者。他似乎理所当然地接受它。最后他在 波恩的支持者们还推动了他,让他至少学会了交朋友。即 使如此,在他自己领域的道路上,赞美对他还是没什么影 响。 很早开始,他就认为自己理所当然会出人头地。有一 次塞西莉·费舍尔批评他:“你怎么又这么脏!你得保持 干净整洁。”他告诉她:“有什么区别?等我成了绅士, 没人会管这些。” 从前,约翰·凡·贝多芬因到处游荡被父亲骂作“跑 路约翰”。成年后他没有改掉这个习惯。每个夏天,当选 帝侯到他作为芒斯特采邑主教在威斯特法伦的产业进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