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一定要懂点人际关系/学一点就管用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自卑心理解脱出来 人们总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产生自卑心理,比如个子矮、身材不 好、相貌丑陋、出身卑微、受教育程度低、没有美妙的嗓音、浓重的地方 口 音、不知道一些常识被人嘲笑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都可能成为人们自卑的 理 由,并且不能正确面对自卑而使其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所以存在自卑心理是必然的。 我们允许自卑心理的存在,但对待自卑的策略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有的 人总是在躲避自卑,把真正存在的问题遮掩起来,避而不谈;有的人会在 自卑上努力寻找自信,而不去努力克服引起自卑的障碍,仅仅从心理上用 满足感的假象去蒙蔽自己。这样处理自卑心理的结果只能是得到虚假的优 越感,而真正的自卑心理不但没有任何改变,反而可能会由于这样的自欺 欺人引起自卑感的加深。 亚伯拉罕·林肯不仅出身卑微,而且是私生子,相貌丑陋,缺乏风度 。 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非常在意,并且这些还成为了他自卑的根源,也曾经 成为他与人交往的障碍。 虽然这些缺陷使林肯不敢与别人交流,但林肯却并没有在这些缺陷中 徘徊,而是想法弥补这些缺陷。他努力从教育方面汲取知识,他借着烛光 、 水光读书,尽管为了学习日渐消瘦,但知识的丰富却弥补了自身的缺陷, , 勤奋的自学使他摆脱了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战胜了自卑,渐渐在社交 场合崭露头角,最后成了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因为自卑,所以更加努力;因为自卑,所以付出更多;因为自卑,所 以收获了成功。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溺在自卑里不敢出来。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改变自卑心理,我们的出身、 我们自身的生理缺陷都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但是我们不必害怕,不必由 于自卑而不敢与人交流。我们可以像林肯一样直视自己的缺点,用自己的 长处来打破人际关系障碍。 打开自卑的包袱,认真检查每一样东西,就能确定在这个包袱里还有 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自卑,并不是奇耻大辱,敢于承认自己的自卑, 就是走出了胜利的第一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策略激发自己的斗志,做到 取长补短。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事物! 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当你看到消极的一面时,就会自我 设限,怀疑退缩,最终丧失机会;如果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事物,事情也 许会立刻转向积极的那面。 有这样一则关于自卑的小故事: 有一个农夫用两个水罐到小溪边挑水,其中有一个水罐有一道裂缝, 每 次农夫带着它们回家来,有裂缝的水罐往往只剩下半罐水,因此它感到非 常 惭隗和自卑。一天,它对农夫说:“我每次只能装半灌水,对此我感到无 比 的羞愧。”农夫惊讶地说:“你每次回家看到路上那些盛开的花儿了吗? 这些花只长在你这边,而没有长在那只没有裂缝的水罐那边,它们正是因 为你的浇灌才开得如此鲜艳,因为你,这条路多了多少美丽的风景啊!” 在生活中,我们不必固执地认为己不如人,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自卑 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更会阻碍一个人进步。我们应当用积极的态度坦然 面对自身的缺憾和不足,接纳自卑,扬长避短,让自卑心理转化成前进的 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别让自卑心理埋没了你的能力。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原来是个很自卑的人,他害羞、内向、怕与陌生 人交流,甚至不敢接电话。有一次生病由于害怕医生骂他,他竟然在治疗 过程中忍着剧痛被漏电的仪器电击了近20分钟也不敢出声,他的脸上因此 就留下了一块永远的疤痕。李阳深切地感受到:这次差点毁了容。下一次 可能就会毁掉自己的一生。 高中时期的李阳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不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行业。李 阳1986年考进兰州大学,但他的性格依然没有什么改变。第一学期,李阳 的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的;大二上学期,李阳已经有13门功课不及格,英语 连续两个学期不及格。他感到很丢人,这时候他下决心:“我一定要找到 一个超过别人的东西,否则,我这辈子就完蛋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 发现大声朗读英语能集中注意力,于是就每天去大喊英语,十多天后,他 的英语水平大有长进。从此,李阳每天坚持和同学一起去大喊英语,4个月 下来,李阳从英语成绩不及格成了四级考试成绩居全校第二名的人。 李阳就是这样以英语为突破口,在大喊的过程中,自己的性格开始发 生了变化,害羞、自卑、内向都日渐减少。从那时开始,他渐渐地与别人 沟通,并且后来还大胆地开了自己的英语讲座。 李阳最终成为一代口语名师,被人誉为“万能翻译机”和“英语播种 机”,这与他当时成功地消除自卑心理是离不开的。从李阳一开始不希望 和人打交道,到后来与同学共同学习,再后来举办讲座与学校的200多名 同学交流,到现在可以与任何人轻松交流这一变化过程就可以看出,他的 人际关系的圈子在不断地扩大。这是因为在他大喊英语的过程中,自卑也 在喊声中被击碎了。 在人际交往中,自卑是人际关系障碍之首,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找到适 合自己的方法,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打开锁住人际关系的枷锁。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