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无障碍阅读)/中小学语文阅读名师导读丛书

史记故事(无障碍阅读)/中小学语文阅读名师导读丛书
作者: (汉)司马迁|责编:王娟//薛屹峰|改编:华明玥//林铭子//王
出版社: 江苏少儿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9.90
折扣购买: 史记故事(无障碍阅读)/中小学语文阅读名师导读丛书
ISBN: 97875584152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黄帝战蚩(chi)尤 导读 在4600多年前,神农氏 是各氏族部落的首领,他擅 长医术,曾为了治疗瘟疫遍 尝百草,但他不善于管理部 落。20岁的轩辕被推举为部 落首领,他发展农业,使民 众生活富足;他教导士兵习 武布阵,使部落实力不断壮 大,人们尊称他为“黄帝”。 黄帝联合炎帝共同征讨蚩尤 ,涿鹿一战,彻底消灭了蚩 尤,统一了中原,拉开了华 夏文明的序幕。 约摸在4600多年前的原 始社会时期,在我国的黄河 、长江流域一带,聚居着许 多氏族部落。各部落曾经共 同推举出一位名叫“神农氏” 的氏族首领。神农氏精于耕 作,擅长医术,为了治疗当 时的瘟疫(wen yi)(流行 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曾 经遍尝百草,这就是“神农 尝百草”的故事。他唯一的 短处,就是缺少令行禁止(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 停止就立即停止)的威严, 造成下属各个部落之间互相 不服气,彼此之间连年征战 ,不仅造成大量青壮年的死 亡,还破坏了生产的发展。 此时,人民盼望出现一个才 能超群、能一统天下的首领 。 一位名叫轩辕(Xuan yuan)的年轻部落首领, 就这样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轩辕姓公孙,是少典族的子 孙,从小是神童,出生70天 即会说话,几岁时就通晓老 人也未必懂的道理,20岁时 ,就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他 代神农氏去讨伐那些危害四 方的部落,很快在黄河上游 部族中取得了崇高的威望, 被尊称为“黄帝”。 黄帝非常懂得如何壮大 自身的实力。他推行有利于 农业生产的政策,还按照季 节和气候的规律,安排农人 种植黍(shu)、稷(ji)、 菽(shu)、麦、稻等农作 物,使民众生活得安定富足 。此外,他还增强士兵的作 战能力,教导以熊、罴(pi )、貔(pi)、貅(xiu)、 豹、虎等六种猛兽为图腾( 被认作为本民族的祖先、神 或与本民族有亲缘关系的象 征物)的部落习武练兵,以 便在征伐敌人时排开九宫之 阵,让士兵勇往直前。 不久,黄帝与居住在姜 水河畔(今陕西省)的炎帝 部落形成一股合力,他们的 征讨目标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残暴的部落领袖蚩尤。传说 这个蚩尤黑脸、红须、碧眼 ,力气过人,手下有81个兄 弟,仗着能打仗,经常骚扰 、吞并周围的弱小部落,还 从黄帝和炎帝辖下的部落里 ,掳走劳动力和牲畜。炎、 黄两帝忍无可忍,征调了最 精锐的军队,在涿(zhuo )鹿(今河北省涿鹿县)一 带,与蚩尤进行了决定性的 一战,这一战,历史上称为 “涿鹿之战”。 蚩尤的士兵虽然个个打 扮得奇形怪状,力大而蛮横 ,但是怎挡得了轩辕一方训 练有素、排山倒海般的进攻 ?以熊、罴、貔、貅、豹、 虎为首的部落军队旋风般地 变换队形,蚩尤的主要作战 力量很快被消灭。蚩尤见势 不妙,忙请“风伯雨师”前来 助战,一时间天昏地暗,电 闪雷鸣,飞沙走石,大雨倾 盆,轩辕的军队被迫停止了 追击。然而不一会儿,轩辕 这边的“风伯雨师”——玄女 族部落的鼓风师们及时赶到 了,很快驱散了风雨,在指 南车的指引下,轩辕率军队 乘胜追击,最后,轩辕杀死 了蚩尤。从此,四方部落都 尊称轩辕为“天子”,他取代 神农氏,统一了整个中原地 区。 黄帝统一中原后,积极 扩展自己的版图。往东,他 抵达了东海之滨,登上了泰 山;往西,到达了位于今甘 肃省境内的崆峒(kong tong)山和鸡头山;往南, 他到达长江,登上了位于今 湖南省境内的熊山和湘山; 往北,他进入内蒙,来到今 少数民族游牧的草原。黄帝 还委任了一大批为民造福的 官员,改变了当时农人“靠 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局面 ,教导官员和民众,对江湖 山林的出产物都要按时令种 植收采,一切都要遵循天地 四时的自然规律,使得“天 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 浪,山出珍宝”。 黄帝的这些努力,不仅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初步版图 ,还有效地促进了当时的生 产。 可以说,正是从以黄帝 为代表的“三皇五帝”时代开 始,华夏文明才真正拉开序 幕。直到今天,任何一个地 方的中国人的后代都自称为 “炎黄子孙”,就是这个道理 。 知识链接 本文出自《史记·五帝本 纪第一》,《五帝本纪》是 《史记》的第一篇,记载的 是远古传说中被后人尊为帝 王的五个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颛顼(zhuan xu)、 帝喾(ku)、尧、瞬的事迹 ,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 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 领实行禅让制和远古初民战 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 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 、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 情况。 成长启示 五帝的传说,几千年来 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里 ,被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历 代传颂。“炎黄子孙”早已成 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亲切称呼 。“人皆可以为尧舜”“六亿 神州尽舜尧”也早已成为鼓 励人们贤能为善的有力口号 。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