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方文艺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西方哲学史
ISBN: 9787531760986
罗素,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还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其代表作品有《数学原理》《西方哲学史》《幸福之路》等。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译者贾宁,多年从事翻译及撰稿工作,译著集中于心理学领域,已经出版的作品有:《性心理学》(译林)、《梦的解析》(译林)、《菊与刀》(译林)、《多面中国人》(译林)、《恐惧感》(花山文艺)等。
1. 希腊文明的兴起 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是所有历史中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它的大部分内容源自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存在了好几千年的文化,但是后者没有提供一种使之成型的因素,而希腊人却提供了。希腊人不仅在文学艺术上获得了世人认可的成就,他们在纯知识领域方面也有不凡的成绩。他们首创了数学、科学、哲学等,最早编写了非编年体的史书,他们还突破传统,进行大胆的思考。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希腊天才,至今还是人们为之惊叹和热议的人物。 泰勒斯是最早的哲学家。据天文学家说,公元前 585 年的时候,发生了泰勒斯所预言的那次日食,我们因此可大致得知他所生活的年代。最初,哲学和科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学科,它们一起诞生于公元前 6 世纪初期。在这之前的古希腊和它的邻国发生了什么呢?本世纪的考古成果让我们比从前有了更多了解。 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促使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期文明产生的重要原因。埃及的国王是神圣的,具有专制权和占有全部土地,他还和一种“多神教”的最高地位的神有着亲密的关系。埃及的神学和巴比伦的神学迥然不同。埃及人关心死亡,相信人死后他的灵魂会在阴间接受奥西里斯的审判,然后重新返回到身体里来。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制作木乃伊,以及建筑奢华的陵墓的原因。 金字塔群就是公元前 40 世纪末和公元前 30 世纪初之间的历代埃及国王们所建造的。大约在公元前 1800 年,被称为喜克索斯人的闪族人征服并统治了埃及。在大概两个世纪的统治中,他们对埃及的影响甚微,但他们的到来曾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埃及文化得以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 传播。相比于埃及,巴比伦的发展史更显出了好战好斗的性质。巴比伦原本只是相互交战的众多独立城邦中的一个,称霸后建神立帝国,它的神 —— 马尔杜克也便成了众城邦之神,拥有了至高无上的 地位。 埃及与巴比伦的宗教都属于一种生殖性能崇拜。公牛被视为阳性生殖性能的象征,所以牛神普遍存在。在巴比伦所有女神中,地位最高的神是大地女神伊什塔尔。这位“伟大的母亲”在整个西亚地区也倍受崇拜,但称谓不尽相同。在小亚细亚,希腊殖民者称之为“阿尔迪米斯”,这就是拉丁文“以弗所人的狄阿娜”的起源。在基督教中,她则化身为“圣母”玛利亚。一旦宗教和政治关联,宗教的性质必定会改变。各种神都关系着国家命运,所以宗教礼仪和神学出现了,安放神像的万神殿建成了。接着,神和道德也关联起来。国家法典是神授予立法者的道德审判权力,犯法就是亵渎神明。于公元前 2100 年前后制定的最古老的法典,其立法者巴比伦王哈姆拉就宣称是由马尔杜克授予他的。与埃及宗教不同,巴比伦的宗教更关心现世而不是来世。 巫术、占星术在巴比伦广泛传播,许多科学知识,如一天有24小时,圆周有 360 度,以及日食、月食的周期等,也都是从巴比伦流传下 来的。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向商业文明发展的,它们最初的商业贸易是海上贸易,一个目的是获取本土所没有的金属来制造青铜武器。后来,商业贸易发展到陆地上,克里特岛成为最早的贸易地区。可以说,从公元前 25 世纪到公元前 14 世纪期间,克里特曾存在过一种被称为“米诺文化”的先进艺术文化。这种文化的艺术遗物给人欢愉、奢靡、近乎颓废的印象,而埃及神殿遗物中透露出来的却是阴森恐怖的感觉。但是,克里特文明一直与埃及文明保持着联系。克里特的水手们来往于埃及和克里特之间,这种航海贸易在公元前 1500 年左右到达巅峰。在古希腊传说中,也一直流传着关于“米诺斯宫殿”的记忆。华丽壮观的“米诺斯宫殿”是克里特文明的中心,大约在公元前 14 世纪末时被摧毁了,侵略者可能是希腊人。这些有关克里特的历史,都是从埃及文物或者在埃及发现的克里特文物所推断出来的。 克里特人同样崇拜女神,其中很确切无疑的一个就是被称为“动物的女主人”的女猎人,她可能就是阿尔迪米斯的起源。相关的证据表明,克里特人也信仰人死后灵魂要为生前的错误受罚,但总的来看,这个民族的性情并没有受到迷信力量的抑制。项留存下来的图画生动地还原了他们的宗教仪式中的一项 —— 斗牛,且是男女都可参与。在阿瑟·伊万斯爵士看来,斗牛者是最高的 贵族。克里特人特创了一种现在已经无人看得懂的直线型文字,记录了米诺文明。在大约公元前 16 世纪,这一文明传到了希腊大陆,经历七个世纪的演变后,它被改称为“迈锡尼文明”,也正是荷马史诗里所描述的 文明。从迈锡尼文明的遗迹文物来看,迈锡尼人比克里特人更惧怕战争。但是,关于这一族群,很多疑问无法得到确切回答,比如:是克里特人征服了他们吗?他们说的是希腊语吗?不过大致可认为,他们极有可能是征服者,而且说希腊语。或者,至少可以认为,他们中的那些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带来了希腊语言。 希腊人先后以爱奥尼亚人、亚该亚人和多利亚人三种身份,对希腊展开了连续三次的征服。第一次征服后,爱奥尼亚人貌似比较完整地采纳了克里特文明,之后亚该亚人来了,大部分 爱奥尼亚人被赶走。最后,多利亚人来了,迈锡尼文明也就被彻底毁灭了。但是,这个过程的真实性难以确定,我们也不知道迈锡尼人到底是不是希腊人。不过,我们可以从相关书籍上发现,在公元前 14 世纪,的确曾有过亚该亚人组成的一个庞大帝国。 我们所知的是,迈锡尼文明毁灭之时,铜被铁取代,之后一个时期,腓尼基人掌握了海上霸权,再之后,有的入侵者先后在希腊群岛、小亚细亚、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创建了海上贸易城市,并建立了最早的希腊文明。文明跟海上贸易权经常是相互结合的,之后出现的雅典霸权也是如此。当然,希腊文明的这种诞生情况跟它的自身地理环境有关。希腊大陆多山,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分割的各个小地区的中心是一个靠海的城市。在农业经济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航海经济自然就出现了。 这些在大陆以外建起了殖民地的希腊人,比大陆上的希腊人富有得多。 每个爱思考的灵魂都能在哲学里找到自己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