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下

苹果树下
作者: 董桥|编者:林道群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苹果树下
ISBN: 9787100224918

作者简介

"董桥,原名董存爵,祖籍福建晋江,1942年生于印度尼西亚。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曾任香港《明报》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等多家媒体职位。72岁退休。酷爱集藏文玩书画及英文典籍,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数十年,在港台及大陆出版文集近百种,至今笔耕不辍,博读不懈。 "

内容简介

"板桥旧事 一 一九六○年晚夏我到了台湾在板桥中学宿舍住了一个多月。板桥让我想起郑板桥。听说康熙年间已经住了许多福建漳州去的人。乾隆年间闽南各地又迁来了一拨。到了道光,林本源家族从新庄搬进板桥,板桥慢慢成了商业宗教文化小中心。板桥是日据时代日本人取的名字,日据结束,“国民政府” 改之为台北县板桥镇,一九七二年升格为县辖市。二○一○年年尾,台北县改制为新北市,板桥叫板桥区。其实板字古拙,桥字诗意,镇字素朴。记忆中板桥镇有点土气,乡情浓厚,小街小巷破破旧旧,稻田菜畦青青翠翠,黄昏一到,夜市热闹,长街灯火璀璨,人声喧嚣,一片章回小说情景。穿过闹区走回学校宿舍路上, 林家花园围墙矮矮,朦朦胧胧露出庭院瓦影,园林树梢。拐一个弯,一截矮墙颓圮,远远透来粼粼波光,几声窸窣,分明宋人诗里“水寒荷叶老,虫响豆花秋”。过了考试分发了学校,我们一堆同学在校园一角篝火惜别,互道珍重:“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二 醒吾先生的醒庐离我中学老师谢约雨的紫薇园很近, 都在板桥镇。我写过紫薇园,收在《橄榄香》里。谢老师六十年代排华浪潮中逃出南洋逃回台湾,淡泊世务,清静自守,我们到了八十年代才辗转联络上了,每次去台北我总去看她。老师一九九七年逝世,七十六岁。侍奉老师的侄女儿信上说,老师病笃那阵子找人买走了家中上万册藏书,连一批字画都处理了,说她但求走得无牵无挂。隐隐记得那位侄女儿叫晓杏,读师范大学,嫁了人去了美国了。晓杏说,邻居醒吾先生早两年病逝,谢老师伤心得很,说晚年好朋友不在,紫薇园里两株紫薇渐渐枯萎,急救了好几天才活过来:“那是老先生偏爱的两株盆栽 !” 醒吾先生跟谢老师一样,早年在南洋教书,退休了回台湾养老,没有儿女,老伴走了有个义子孝顺他。谢老师说老先生国学深厚,专治清史,清代诗词笔记杂著也熟悉,执意带我去醒庐攀谈让我长长见识。 三 醒庐在一幢老楼房二楼,阳台跟紫薇园一样大,也种了好多花花草草,大水缸里种的银杏长得又高又壮,谢老师说醒庐真该易名杏庐,老先生笑骂谢老师不读渔洋山人的《池北偶谈》,急急找书翻书念一段给谢老师听: 乡大夫有好为雅谈者,问邻县一友人云:“闻贵乡多银杏,然否?”友人不应,问再三不已,旁人皆匿笑,终不悟。盖银杏淫行,音同也。 《池北偶谈》是王士禛的二十六卷笔记,记明清典章制度和士大夫言行,夹杂一些神怪奇事,条目分谈故, 谈献,谈艺,谈异。《谈艺》九卷评论诗画注重“神韵说”,当时影响颇大,我在台南上学四年,二年级暑假到台北,父执宋烬余先生命我读《谈艺》,读了听宋先生一边吃饭喝茶一边说神韵,福州腔国语我只听懂六成。其实我最爱读的是书里的《谈异》,醒吾先生说的银杏就在里头。宋先生是我的监护人,我银行里的存款归他管,不可乱花,说是我父亲授意,人生神韵全糟蹋了。 四 老楼房宽敞,醒庐客厅正中挂于右任写的斋名,“醒”字稳健,“庐”字飞扬,宣纸有点泛黄,配上楠木细花镶框古雅得要命。于右任书法字多的龙飞凤舞,光写两三个大字则气派十足,露了功力,雄浑贵气。老先生当官当到老,进退飒爽,胸襟清澈,酒阑月堕,拂须而去,干干净净。醒吾先生说他和髯翁是陕西三原同乡,他读完书在右老掌管的监察院里当过见习生,南洋漂泊多年回来向老乡贤求匾,髯翁默然微笑,展纸舞笔写下“醒庐” 二字,说难得名字里有个“醒” 字,现成的。醒庐厅堂上还有大词家朱古微一副楹联,字字倾斜,远远一看认得出他。醒吾先生说朱孝臧书法初学颜平原,后学褚河南,晚年融会诸家,自成风骨,不尚驰骋。厅里挂画三幅,费晓楼的闲庭仕女扇面,任伯年的无量寿佛,姚茫父的岁朝清供。老先生看我留意字画,带我到书房看溥心畬装了框的小手卷,画连绵山水,题长句,醒吾上款,一九四四甲申年老北平旧作,精极了。 五 那天谢老师看我和老先生谈得投缘,说她先回家准备几样小菜,等我们回头过去喝两盅。老师和我是师生情谊,老师和老先生是莫逆之交,守望相助,情同兄妹。老先生性情中人,不善客套,豪气干云,那天结识,我和他时有通信,每去台北看望了老师顺便看望他。老先生那几年爱读清代桂馥材料,格外看重《札朴》一书,我在香港看到大陆出版的相关文字都寄给他。桂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生于乾隆,卒于嘉庆,熟悉金石六书之学,当过乾隆地方官,《札朴》是他追念旧闻随笔疏记的一部书,附录《滇游续笔》。书只三百多页,内容细碎, 比之匠门削牍所弃之木皮,谦称《札朴》。桂馥著述不少,他的朴学尽管不免缠绵古书堆里欲迎还拒,毕竟有些创见。朴学泛指儒家经学,也指清代学者继承汉儒学风治经的考据训诂之学,胡适论说《清代学者治学方法》老先生说演绎清楚。我倒想起姚锡钧《论诗绝句》里那句“放言高论陈同甫,朴学奇才纪晓岚”。桂馥会刻印,我珍藏一块沉香木镇纸有他“未谷” 之款和“桂” 字一印,代代把玩,包浆极佳。 六 不记得是八十年代哪一年,谢老师来信说她的醒吾大哥邂逅婚前旧情人,一个孀居,一个鳏夫,往来甚密,废寝忘食,不可收拾。我劝老师不必插手阻挠,事缓则圆。我没好意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挡不住。不久我去台北玩,紫薇园风平花香,醒庐也窗明几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一脸慈蔼,娴静婉约,坐在窗前亮处缝补男装睡衣。醒吾先生介绍我认识,要我称呼她萍姨,说她是南京中央大学老同学,失散多年,异地重逢,非常难得。那天晚上萍姨下厨留我吃饭,老先生打电话把谢老师也请过来。席间天地南北一团和气,谢老师萍姐长萍姐短帮她忙进忙出。闲谈间我听出萍姨亡夫是军人,一个公子一个千金都落户美国,她住不惯洋人地方,情愿留在台北住近姐姐家彼此照应。散了席我和老师陪萍姨走去公共汽车站搭车。回紫薇园老师命晓杏弄些水果给我们醒醒酒。我说萍姨年轻时候一定很漂亮,如今褪了色还留着淡淡的彩光。老师说她大哥书房里有她的老照片,当真好看。 七 寻回萍姨仿佛寻回久违的青葱岁月,醒吾先生性情变得宽舒,言谈变得佻巧,外貌变得英挺。他说他在书堆里找出几本老民国出版的笔记,袖珍本,极好看。庞独笑的《红脂识小录》写歌坛女伶,写曲院名伎,杨翠喜,金月梅,碧云霞,孟小冬,粉菊花,都写了,还写了赛金花,张书玉,李苹香,陆兰芬,光看那些芳名已然发人遐思,况乎作者笔墨华赡,文辞娟秀。醒吾先生说还有一本是陈小蝶题字送他的《消夏杂录》,记了许多老民国旧人旧事,文笔也好,叙事生动。老先生说陈小蝶的妹妹陈小翠诗词好,画也好,抗战末年买了她画的小册页,忘了搁哪里,找不出来了。数年后我买了郑逸梅先生写的《民国笔记概观》寄给醒吾先生,他高兴极了,说民国笔记自有一股颓废语调,鸳鸯蝴蝶,古艳醉人,虽说雕虫自娱,却也娱人。那是老民国旧文人笔下本事,绮罗画屏,谈吐温存,令人销魂。谢老师说她大哥从前并不在意这些,萍姨倒是鸳蝴读者,熟极了,大哥大受熏陶。 八 陈小蝶是钱塘人,天虚我生陈蝶仙的公子,号定山居士,我这一辈人年轻时候都读陈定山在台湾写的《春申旧闻》,趣味盎然,跟小时候躲在父亲书斋中读民国笔记感觉大不一样。陈定山和他的同代人写的文言文是民国中文最后的光华,难怪醒吾先生说七八十年代之后见不到那样的文字了: 李可亭避暑湖上,与家君夜宿清涟寺,予时尚童子。何公旦、潘老兰皆在座,诗酒唱和,凡十二人。时夜月方朗,游鱼出听,寺僧乞留鸿印,因为署曰皱月廊,家君制跋,华痴石秉烛,何公旦书焉。 醒吾先生喜欢的周瘦鹃带着粉屑脂痕的梦影投井自尽。他说郑逸梅算是一枝独存,旧笔刚健,梨魂依依,到死都在为淡去的月色补白。“还是旧的好,” 醒吾先生常常说,“你还有缘听过胡适之演讲,上过苏雪林的课,收到梁实秋的信,挂了台静农的字,多大的造化﹗” 老人都顽固。我也老人了,也顽固。 九 台北冬季冷雨长命,阴湿刺骨。那天天快黑雨小了, 我和谢老师走进醒庐看见醒吾先生在清理一盒盒笔记,屋里寒浸浸,老人浑身瑟缩,萍姨替他裹紧了围巾倒了一杯热茶催他喝:“晌午忙到天黑,劝他歇一歇,不听话。” 我忽然觉得萍姨更好看了,老先生真该和萍姨过日子。是腊月了,快过年,醒吾先生要萍姨跟着老师回老师家,说是有事和我商议。他进书房拿出两个锦盒,各装一枚好大的田黄印章,祥云印纽,带“尚均” 款,说他年事已高, 想脱手,要我拿去让古玩行里的沈茵处理。我不便过手, 应承他明天带沈茵来直接跟他谈。田黄金贵,尚均难求, 邓之诚《骨董琐记》里说:“予前记周彬字尚均,工制印纽,与杨玉璇齐名。据陈焯《湘管斋寓赏编》,记沈周仿大痴山水小幅云,此迹藏漳上周氏,周彬其印也。乃知其人漳州人,能藏书画,必是士流,故其制纽,较玉璇尤雅。” 翌日我带沈茵去醒庐,她惊为神品,匆匆回去接了舅舅来拍板,闲话一句,立刻成交,我当晚搭机回香港。没几天,醒吾先生来信申谢,说我圆了他多年心愿。我回信说我其实很想买,资金不足。 十 板桥不是从前的板桥:紫薇园不见了。醒庐不见了。我住过的板桥中学全名“国立华侨中学”,一九五五年开办,七十年代改名“国立华侨实验高级中学”,去年改称“国立华侨高级中等学校”,校园依旧那么大,杜鹃花依旧那么漂亮,立案定为校花了。五十多年前我们寄宿的那段日子,有个韩国侨生,也姓董,壮实威武,人称操刀鬼曹正,清晨赤膊练功,先练了一套花拳绣腿,继而跑步吆喝,挥舞木制大刀狂扫一排杜鹃花,整幢宿舍窗户一一打开,男生女生远眺奇景。我在台南成大升二年级开学第二天,操刀鬼跑步过来拱手称我师兄,说他读完一年先修班分发来成大读外文系了:“多多关照 !” 我岂敢关照。冬夜走出图书馆我骑脚踏车去后巷吃消夜,刚一坐下, 身边闪出一团黑影冒出一串山东国语:“学校饭堂从来吃不饱,俺饿啊,哥哥 !” 从此我成了他哥哥,他成了我弟弟,梁山泊远在山东。吃完面我瞥见他书包上搁着一本白石道人的集子,说是板桥一位很好看的老师给的:“姜白石词好诗也好啊,俺喜欢。” 我问他最喜欢哪一首,他朗朗念道:“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逢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是《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之一。我原本猜想他会喜欢“小红低唱我吹箫”,猜错了。 丙申年清明香岛旧时月色楼 喜 巧 五六十年代的老香港才有这样的女子,下午三点多钟到文华酒店咖啡厅喝咖啡,读小说,一个人静静躲在靠窗那个亮堂的座位:浓发荡着月下碧湖粼粼的波光,两帘长长的睫毛仿佛幼嫩的莲叶深情呵护纤巧的鼻子樱红的嘴唇。那年我刚来太平山下这块太平地,满街是老家童年我母亲我姐姐手中的郑慧小说风景,拐一个弯往半山上走兴许还看得到紫薇园的影子。绕过翠绿的兵头花园沿着花园道走下去,皇后大道上匆匆掠过的更是战前的张爱玲战后的韩素音。“就在这边过完体面宁静的晚年也好,”一位老民国的老商人说,“上海是回不去了。” 一口轻微上海腔英语流畅得不得了。晚宴上的英国殖民地官员举杯祝老先生健康快乐。邻座一位穿湖蓝旗袍的女士放下汤匙说求的也只剩健康快乐了:“我家厢房住着一家亲戚,男的失业女的多病,一个宝贝儿子才五岁,你说还能指望天上掉馅饼不成?” 坐在我身边的海派作家压低声音告诉我说, 多病的那个女人是当年上海的红歌女,外号叫水蜜桃,媚得惊人:“穿旗袍那位女士更是老上海的红舞女,如今做了纱厂老板的偏房。” 说气质说漂亮,谁都比不上咖啡厅里读小说的女子。也许刚过三十:好看得像山乡里无意中看到的一弯清溪,地图上找不到;也像一本买不起的初版旧书,书衣秀雅如新,站在书架前摸一摸翻一翻都甘心。那阵子我偏巧接了中环一家银行的翻译差事,三两天取原稿交译稿的空当里总爱躲进文华咖啡厅歇歇脚,好几回都看到她坐在同一张靠窗的座位读小说。有一回坐得近,我瞥见她在读毛姆的《魔术师》,猛然想起她的气质有点像书中的玛格丽特·丹西(Margaret Dauncey),受邪术蛊惑抛弃未婚夫嫁给魔术师的美女,亦贞亦淫,要生要死,从巴黎折腾到伦敦,终成冤魂。她放下小说浅浅呷了一口咖啡点了一支烟慢慢抽了几口拿起小说接着读。窗外天色暗了,我收拾文稿会了账匆匆走出咖啡厅。那年年底翻译差事结束了, 我到德辅道一家洋行上班,文华咖啡厅不去了,魔术小姐不见了,公余我埋头读遍英国传记作家斯特雷奇的书。 寄居在那样昌隆也那样清寒的老香港,我和我周边的友朋一样,抱的都是过客的心情,萌芽的志向似乎都消磨在犹疑彷徨的阴影中。谋生不容易,摇笔卖字的日子越长越露出自己底子太薄,本领太小,侥幸坐得稳一个又一个的位子,那是巧合,不是才情。晚宴上那个海派作家说人生阴晴圆缺上天自有安排,争是白争,谋也白谋。“那是多么高深的玄学,我们不懂,” 他说,“老弟,千万记得随遇而安四个字,运程好的时候遇到巧合的事情你不妨高兴,够了 !”凉薄的际遇交融着温煦的邂逅,安分的生涯里我偏巧又消受过不少萍漂的恩惠,老来回忆,不无感恧。破庙里一位和尚给了我一盆桂花要我摆在阳台上供养,他说养花恰可养性,养性而后养家:“今天早上花农送来的盆花无端多出一盆,刚巧你来了,是你的了 !” 书店里结识的一位退休老师和我成了好朋友,他给了我一座摆放大字典的陈年木架,说是站着查字典可以让全身筋骨多活动,省得伏案太久伤健康:“我用了几十年,如今老了用不着,你不嫌旧就送给你保健 !”阎先生是老北大,一口京片子很好听,言谈间不吝纠正我的国语发音,多年后我去考伦敦英国广播电台的招聘试,他的教诲凑巧都用上了。 一个礼拜天早上,我在中环巧遇阎先生,他说有个老朋友想放掉一批祖传文物,约他今天上去帮着整理清单:“都是值得观赏的古董,那么巧,碰见了,没事你不如跟我一起去长长见识?”阎先生那位“老朋友”也七十老几了,姓夏,阎先生称他老爷子,住在半山一家名校隔壁, 听说家里有个离了婚的女儿和两个老妈子相陪。夏老先生非常好客,人又风趣,早岁留英做过新实验主义哲学家艾耶尔(A. J. Ayer)的学生,学成回家继承进口西药的家族生意,大陆时局变化南来香港当上几家洋行的董事,清闲得很。老先生说年纪大了,祖传这批东西不处理不行,香港纽约两处买家都在谈:“整批卖,不零售 !” “真舍得不要了?” 阎先生问他。 “又不是美人,还抱着取暖?” “不留几件给千金?” “她妈留下的首饰够她折腾半辈子了 !” 两大古董柜子里的古董一件件都装了锦盒贴上中英文标签,阎先生负责一盒盒打开来核对编号抄进清单,我当阎先生助手,把他登记妥当的古董放回锦盒顺序摆回大柜里。官窑瓷器不少,三代到两汉的青铜器也多,还有宋元明清古玉摆件挂件近百盒,元明两代剔红漆器都是大盘大瓶的稀罕艺术品,二三十件都带年款。“是家父一辈子的心血,” 夏先生说,“一九四七年寄存在上海外资银行保险库里,不然未必出得了境。” 我们在夏家忙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完事,真是长了大见识了。喝下午茶听夏先生聊天的时候门铃响了两下,一阵香风吹进来的是夏家小姐,浓发荡着月下碧湖粼粼的波光,两帘长长的睫毛仿佛幼嫩的莲叶深情呵护纤巧的鼻子樱红的嘴唇:文华酒店咖啡厅里读《魔术师》的那个人 !她打了招呼坐在父亲身边拿起父亲那杯咖啡浅浅呷了一口。“尝一块蛋糕?” 夏先生问她。 “刚在外头吃过了。” 她说。 “文华咖啡厅 !” 我脱口接茬。 夏小姐睁大眼睛盯了我半晌:“我们见过面?” 她笑着伸手给我:“叫我喜巧 !” 南山雨 美国当今桂冠诗人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说, 写诗的人不必觉得诗人必须沉吟哀悼纽约世贸大厦的灾难:诗歌的精神从来就跟邪恶对立;一首写蘑菇的诗、写遛狗的诗,也许反而可以贴切回应“九·一一” 带来的惨云愁雾。话虽这么说,《美国今日报》邀请诗人选一首旧作抚慰国殇的时候,他还是选了《逝者》(The Dead )。 那首诗写逝者在天堂上乘坐一叶玻璃扁舟划向永恒,远远俯视人间的动静:看着我们在穿鞋子、做三明治;看见我们躺在草地上、躺在卧榻上沉沉陶醉在炎午的万籁之中,还以为我们是在回望他们。他们于是搁桨停划,悄悄等待,像爹娘似的等着我们闭上眼睛。 诗的情调祥和体贴,轻轻载着伤感渡进一片宁静而深远的太虚幻境,从而给生死下了一个圆浑的诠释。可是, 萦回在我心中的其实是诗人没选没写的蘑菇和遛狗的诗。他的理解应该是对的。三四十年前我带着家小来香港谋生,白天做两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给报纸杂志写稿翻译, 三口生计勉强应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变卖细软的落难举措还是有的。这样熬了两三年,老二出世的时候,我去应征一份工钱优厚的职务,连过三关,十拿九稳,竟然落空。眼下是儿女的哭声和笑语,前路是通俗文艺作品夜雨屋漏的灰蒙景象,我第一次深深痛恨英文里 twilight 那个欺人的字:分明是曙光,瞬间竟说是暮色了。 那期间,石初先生辗转知道了我的境遇,有一天约我到莲香茶楼喝早茶。是农历腊月,天刚亮,楼上靠窗的茶座冷得很,他殷殷劝我多吃点心暖胃,尽说些不着边际的闲话,下楼道别之际,徐徐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给我,是他早年手抄的一些田园诗,喃喃说:“这些诗写得清爽,念起来舒服。苦闷的时候读读诗词,日子会变得漂亮些 !” 风很大,我走到大马路一家绸缎庄的屋檐下翻出诗册,浓浓淡淡的墨色录了许多唐诗清诗,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页是毕九歌的一首七绝:“芍药花残布谷啼, 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 那天晚上天更冷,石初先生打电话言归正题,要我宽心,用了“事缓则圆” 四个字劝我再碰碰机缘,说他一九五二年刚来香港也磕磕绊绊,困顿无助,天天晚上读诗抄诗解忧。我说石湖的诗我小时候读得多,倒想知道毕九歌是谁。他说那是清代王渔洋《古夫于亭杂录》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调虞,渔洋同邑大司空亨的后人,能诗, 可惜只流传了那一首七绝:“可见名与利那玩意儿都是注定的 !” 石初先生到死也没有成过名。不是说饱学之士一定要成名;我是说我这大半辈子读了不少印刷品,申石初茶余饭后即兴写写的游戏文字,怎么说都不输那些名家的笔墨,绝对值得付梓流传。事实竟然不是那样。他的旧诗词,他的白话文,他的英文、法文、拉丁文,全是他七十二年人生中默默修炼的正果,知道的人却太少太少了。 法文和拉丁文我不敢胡乱赞美,申先生有一天在书斋里跟我谈巴尔扎克的宗教观,转身翻出三大纸盒的信件找引证。他说,五十年代末叶,他跟法国英国学界中人交换过心得,来鸿去雁讨论了一两年。我看到那些泛黄的信笺上都是打字和手写的法文和英文,还有十来封信引用一大堆拉丁经文,处处是红笔眉批和铅笔脚注。我不便细读那些私人信函,暗暗惊叹的是申先生细腻的学问和含蓄的功力。 依稀记得他是上海圣约翰毕业,战后在牛津游学两年,转去巴黎深造,住了一年多,丁父忧赶回上海奔丧。石初先生侍母至孝,一九四九年,先让申太太带着儿子和老太太来香港避乱,他自己留在上海眼看父亲的贸易行散了才匆匆南来。 我是一九六五年才从台北带着父执宋伯伯的信去看申先生。他住半山般含道,四十出头,白皙的皮肤衬着白皙的衬衫,纤秀的金丝眼镜把一张瘦长红润的脸映得更清贵。他声音低沉,讲话很慢,地道的英国风度,一点不带上海人的阔气和喧阗。那次初识之后,他记起来会打电话问我近况,约我在中环他做事的洋行附近吃个午饭聊聊。后来我在报上写专栏、做翻译,石初先生这才开始用长辈的口吻给我提了许多意见,我们渐渐成了师徒了。 申先生先是教我中文造句的窍门,说白话文要写出文言的凝练,文言文要透露白话的真切:“胡适之的文言文写得其实比白话文要好,原因在此,” 他说,“胡先生学问深厚而才情单薄 !” 这淡淡的半堂课,我受用到老。他起初常常说我的翻译七百字里起码有十个地方是笨译, 脱裤子放屁的句子太多了:“做人不可取巧,翻译必须学巧 !” 申先生每给我改一篇译文,总是叮咛我回家好好逐句捉摸。这样改了八九篇,回头重看自己的旧译,我才脸红了。那时候,我一度给一家外资银行编写一本薄薄的英汉对照双月刊,遇到难题总是找申先生解救。他笑我的英文苦学过度,精血两亏,要我多读小说少看议论文,要看就先看罗素:“今后切记多用句号,少用逗号,从头学写浅白的短句,集句成文,瘀血就都稀释畅通了 !” 我亲沐教泽越久,越觉得石初先生做人跟做学问完全不同。做人,他诚实而世故,像英国人那样故意不存幻想,不抱希望;做学问,他犀利而纯真,不但浮想翩跹,而且机关算尽,暗地里高兴撒豆终于成兵,却又抱定主意不求闻达。听他谈巴尔扎克的宗教观那天,我回家做了几则笔记,记了一些杂想。西方人原来靠的是星期天教堂里的牧师布道满足求智求仁的心愿,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文明睡眼惺忪之际敲响晨钟,传统价值应声龟裂,因果报应验出新义,宗教的威严和智慧大受质疑,迷途的信众于是都在期待摩西再一次带领他们回到迦南。那时期,传媒的兴旺造就了一批好辩之士挥笔制造舆论,改造社会。那时期,知识界也有一小撮饱学之士唾弃说教,唾弃生命卑微的歔欷,一心安分乐道,一心经营个人精致的技艺,遁迹自娱。申先生继承的正是这一小撮人的情操:“要紧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断生命。” 他常说。 一九九○年年尾,石初先生丧偶,万念灰蒙,久久难释,人也苍老了许多。一天,我约他到莲香茶楼喝早茶,下楼道别的时候,我把二十五年前他给我的那本诗册交还给他。我握着他冰冷的手,一句话没说。申先生看看我, 看看那本破旧的小册子,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踽踽走进晨曦里的小巷。 " "疑真疑幻的从前故事,丰美生命的从前情味。十年暌违,又见董桥 一代文人的风雅情致 耄耋之年的人生况味 ?十年来首次独家授权 董桥作品曾在内地一纸风行,如今均已绝版,2024年商务印书馆首获董桥独家授权,隆重出品 ?小品写作已臻化境 近十年来作者自认逐渐悟得文章命脉,散文写作技巧圆熟,底蕴深厚,左右逢源,值得回味 ?权威选本,名家设计 香港资深出版人林道群亲自选编,并操刀本书装帧设计,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图版丰富,印刷精美 书前彩插收录独家珍贵照片和私藏书画,每卷另附赠四色藏书票一张 ?典雅简约,细节求工 布面精装,烫印工艺,与董桥文章的典雅精致之风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