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一个人
作者简介
\"刘同 青年作家,光线影业副总裁。 曾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等作品。\"
内容简介
\"《谁说精彩的人生都是别人的?》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因为人生在未来,我只希望人生会如自己的想象,为此,我也愿尽力去做。 到了三十出头,我问自己这个问题,思考了一阵,很高兴地说:“现在的生活真的就如我之前的想象,甚至比我想象中还要精彩。” 我指的精彩是自己算是快乐,虽然会遇见种种问题,但能想方设法解决,身边也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总体看起来就挺好的。或许在我二十多岁的认知里,无论男女,一旦过了三十五岁,人就应该变得很压抑,各种人际网、人生大事、人生道路都已标注得清清楚楚,难有动弹的可能。而真的到了这个年纪居然发现,还挺好,还能自己做很多选择,没有成为被动者。 但现在的人生和我理想中的一致吗? 显然不一致。 其实也不怕被笑话,如果需要不假思索地描述,我的人生理想如下:每能到处旅行,走走停停,有不菲的积蓄,至于多少也不清楚,总之是花不完的那种。除了旅行,要和心爱的人住在人烟稀少、风景绝佳的山谷中,四季轮替,雨天起雾,两到三个孩子,至于工作什么的似乎也不在每日焦虑之内。春天种下花果的种子,夏天有私藏的阴凉和随时能一跃而下的河流,秋天坐在院子里喝茶饮酒,清晨去采摘想吃的食物,冬天在壁炉边听着喜欢的音乐,隔着落地窗看满山飘落的皑皑白雪,狗子和孩子在楼下嬉闹或在雪地里打滚。朋友们隔三差五来看我,羡慕我的惬意,我帮他们铺好白色的床单被套…… 写起来都觉得很带劲。 但就像在剧本会上我和编剧们彼此常问对方的问题:“主人公的设定真棒,但有一些问题我想问,谁如果想清楚可以解答一下: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什么星座?喜欢过生日吗?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里的?房子是买的?租的?自己起的?是买地自己盖的吗?他的家庭关系如何?当地还有什么亲戚吗?做什么工作养活自己?还是有一笔意外之财?他为什么要选择山谷?他喜欢大海吗?他会做饭吗,擅长家务?如果不擅长,是不是有个当地的阿姨每天帮他?如果他有爱人,爱人和他是怎么认识的?也没有工作吗?跟着他就出来隐居了?两个孩子?男孩还是女孩?还是一男一女?双胞胎?孩子上幼儿园怎么解决?包括之后的教育?山谷里哪里有学校?他们有车吗?还是走路出山?如何添置日用品?那个地方有网购吗?整个居住区里还有别的邻居吗?离他们最近的邻居有多远?邻里关系如何?父母呢?为何父母不和他住一起?还是父母离开了?那他们老家还有亲戚吗……” 半秒之后,我放弃了这个理想生活的打算。 想象当然很美好,然而我们却活在现实。 现实究竟有多现实?我回望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全然没了之前的喜悦,原来我的人生极其普通。 十八岁前,被教育要努力学习,要考上一个大学。我考上了。 大学里,一定要选一个方便找工作的专业,我选了中文系。 很顺利的,大学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电视台记者的工作。 工作两年之后,想出去看一看,也没有离开传媒行业,做了一名北漂,进入了一家不错的传媒公司,从策划岗位做起,中间经历了一次很短的跳槽又回到老东家,就这么连续工作了十五年,换过十二个岗位,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管理者。在这样的传媒公司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周一的早晨都是公司例会,满满当当的人挤满大会议室,后到的人没有座位就站着,迟到的人会被人力记录,按迟到时间罚款。这些年我站过,也被罚款过,以至于到今天,每周一我都要给同事发信息:“别忘记,先帮我占个位置,我不想站着。” 在这样的北漂日子里,项目结束了一个,立刻又开始另一个。公司永远在催促:你们的计划呢?你们的年报表呢?你们预计自己的收入是多少?利润是多少?你们是否遵循着公司的末尾淘汰制度?你们手上有几个项目?还有什么有苗头在筹备的项目?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一晃十五年过去,一件事又一件事,老板依然那么拼,同事跳槽、离开、回来,或在另外的合作项目中遇见,连感叹都免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笑,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么? 除了工作,聊聊人生。 北漂的前三年,天天加班到深夜,不是觉得朋友不重要,而是忙到不需要朋友。我妈问我什么时候回湖南工作,我说快了,让我再看看外面的世界。过了第三年,我妈认为我还没看够北京,就帮我攒了一笔首付,帮我在北京四环外买了一个六十八平米的一居室。 二十七岁那年,我咬牙贷款买了辆自己喜欢的车。 三十岁,存款不超过十万,那年的生日在一家小小的湘菜馆,本想着和几个朋友胡乱闹一下就迎接新人生,没想到喝醉了,拍了不少出洋相的照片。前几天看到那些照片,有些朋友已经好几年没有遇见了,最大的变化是我们还死扛在北京,而那家总给我们预留小包间的湘菜馆倒闭了。 以前天天盼着双休日,现在双休日不敢休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不做完就永远没人帮你做。在公司负责过一个项目又一个项目,熟悉了一批又一批导演和演员,然后因为各自有了下一个项目,从每天见面到不再见面,到朋友圈偶尔互动,最后大家逐渐失去了联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唯一的交集就是电影片头或片尾写 一起的名字。 这样的生活有趣吗? 就这么被我写下来真是超无趣的。 无趣的生活中,总得找点乐子吧。 我开始喜欢上看外国电影,初衷并非是真喜欢看电影,而是喜欢看国外的样子,就好像自己躲在出租房里打开任意门真的去了一趟。 睡前看书,尤爱看有很多地点的书,我曾买过一整套带图片的《普罗旺斯的村庄》,很贵,但我就喜欢。看着那些地点,那些图片,然后在心里描绘一张地图,想象自己在那里生活,跟着主人公从农场走向一整片薰衣草田,在山顶呐喊,用尽全身的力量去摆一个很潇洒的姿势。你看,我征服了普罗旺斯,我过上了最棒的田园生活,哪怕只是在图片里。 合上书,我清楚地知道,我一年待得最多的地方不过是首都北京和湖南郴州,一个是我这些年必须拼搏的地方,另一个是生我的家乡。 无聊的日子里,总得给自己一点希望吧。 三十三岁那年,公司告诉我,我有可能通过人才引进申请到北京户口,让我准备材料。我在各个地方开各种证明,搞到精神焦虑,然后立刻安慰自己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都说对子女有好处,虽然我还没有子女。当然,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我也并没有被引进。 到了这几年,我又被告知可以参与到积分落户计划里,每年我都计算一遍自己的分数,虽然最后总在还差几分的懊恼中继续期待着第二年。 这些都没跟人说过。 “开证明开到想放弃人生”时没有。 “被告知我的稿费纳税不算我的个人劳务纳税,很抱歉不能给你算分”时我也没有。 嗯,人生,可能就是这样。 年轻的时候想浪迹天涯,却迈不出半步辞职的步伐。谁养家?谁对未来的自己负责?想一掷千金,却在买一张去外地的高铁票时都要纠结是一等座还是二等座,看个打折的凌晨机票也行,然后心里再衡量一下,自己都那么辛苦生活了,是否还要继续在旅程里委屈自己? 绝大多数的人和我都这么想过吧。以为自己的人生能不一样,在悬崖边充满斗志地一跃而下后,并没有被风吹到有秘笈的山洞里,而是变成了自由落体,随时都有可能啪嗒一声,那是人生被盖章,被盖棺定论的声音。 一直闭着眼睛面对生活,你的生活就是等死。 稍微调整姿势,睁开双眼,去改变一点点空气流动的方向,也许本该落到水泥地的结局就能因此变成泥潭,甚至可以压出很漂亮的水花一头扎入海洋。 有个同事因为热爱电影,所以就进入光线做了字幕翻译,翻译成英文字幕发行到海外。因为英文真的不错,脑子又好使,所以就变成了一边翻译英文一边帮同事对接海外发行公司。后来,负责海外发行的同事离职了,公司暂时招不到人来接这个岗位,就把海外发行的工作交给了她。又因为在对接工作中极其认真,就被公司其他项目负责人挖过去做电影执行制片人,从头开始学。最近又与电影《哪吒》的监制一起去参加了奥斯卡,比公司绝大多数同事先圆了参加奥斯卡的梦。她在年会上说:“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虽然似乎一眼能看到头,但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去改变一些什么,时间长了,这个弯度一直持续,划出一个更大的弧线,我的人生自然就能变得不一样吧。” 三十六岁那年我去美国学了三个月英语,结果我的语法依然没有多好,但唯一改变的是敢说、敢比划了。回来后接受了一个采访,说起学英文的感受,我分享了一段:“在国外,没有人在意你的口音有问题,也没有人嘲笑你的语法不准确,单词错用了,只要你努力表达,沾点边,哪怕全是肢体语言,外国人都听得懂,他们都会很热情很乐意帮你。可以前在国内,只要我说英文,周围的人就会说我发音不标准,语法有问题,搞得我心里压力特别大,慢慢地就不敢说了。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来交流的,不是用来炫耀准确度的。国外人都不嘲笑你,为什么要害怕国内人的嘲笑呢?我们会嘲笑一个外国人普通话说得不好吗?对方敢说,我们就很开心了啊。” 这一段采访后来被一些学英文的网友看到了,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参加工作的公司职员,他们有人给我留言,发私信,说他们以前和我一样,怕被人瞧不起,现在根本不怕了。那一刻,我突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正因为大家都处于某种惯性生活之中,明明不舒服,却不知道做出哪些改变能让自己明朗起来。是因为懒吗?我觉得不是。是因为想不到吗?我觉得有可能。但这个想不到也绝不是没想过改变,而是不知道自己改变后的人生能那么精彩。没有好结果的诱惑,以至于不相信未来会更好。那句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到底是因为看到了好结果才去坚持,还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才得到了好结果? 我妈前些年牙齿坏了好几个,还掉了一颗,所以每次笑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用手挡住嘴巴怕被人看到,但她越是用手捂嘴,越是引人注意。更有意思的是,我妈是一个笑点极低的人,无论别人说啥她都喜欢笑,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妈的右手几乎就缝在了嘴巴上。我强烈恳求她去整牙,她都拒绝,一会说怕痛,一会说太贵,一会说年纪大了,到时候又要全部换成假牙……总之理由一套一套的,关键是每一个都还挺能说服我们的。 学英文后我意识到一个真相:能解决的事绝对不要拖,解决不了再说。我帮她约了医生,告诉她我付了钱,她不去,材料定好了也不会再退。了解我妈的人都知道,只要跟我妈说不退钱这三个字,你让她学跳伞都行。妈妈去了,医生检查之后说修几颗、换几颗、补一颗,其他都没问题。弄完之后,一开始她还会用手捂嘴,后来慢慢地,大概也意识到牙齿很整齐很好看了,终于解放了右手。现在她笑起来就很自信,我问她当初不是还不愿意弄牙吗?她想了一下说,没想到弄完之后整个人那么美。 人生当中很多事情,只要真的去坚持做了,就会觉得超美。 我也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做了一些人生的改变。 比如我这些年要么不买衣服,要么就买很多,其实也是懒得再花时间。朋友说你疯了嘛买那么多,我就安慰自己说是为了以后参加活动穿(写到这里的时候,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每天工作忙得要死,根本就没法参加什么活动!)而那些衣服放在衣柜里,标签都没时间扯掉,每天都是白t恤黑运动裤一件外套一个帽子去上班…… 前段时间有朋友来家里看到我那些从没碰过的衣服,觉得太可惜了,就说你必须每天穿一件不同的,然后自己搭配,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给自己拍一张照片,坚持一个月,看看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就尝试着去做。前两天几乎放弃,一周之后,我突然觉得每天穿不同的衣服上班真的令人心情愉悦,而同事也总问我:“今天是要参加什么聚会吗?”一开始我有点尴尬:“没有啊,我就是想穿认真一点。”被问了很多次才知道,因为我真的让他们觉得认真了,所以总是被问这个问题。无论别人怎么想,起码我觉得自己每天的日子都充满了仪式感,以前躺在衣柜里的那些衣服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类似的事还包括,因为我喜欢听歌,所以花了一整天时间在家里每个房间都安上无线音箱,那种感觉太奇妙了,早晨起来洗漱,做早餐,走到任何地方都有音乐,一下就让我的清晨也变得美好了起来。 出门前,喝一杯黑咖啡,心情超愉悦。 每天中午午休半小时,下午效率超高。 每年约很会拍照的朋友出去旅行,多请他们吃几顿,换好多好看的照片,发微博也很有动力。 和两个朋友定期交换自己看的书,然后点两杯酒,聊聊书里的内容。 我想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能活得像个传奇,是个传记,我们能活成一本算是精彩,有些细节的日记就很不错了。毕竟,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这样,上班,下班,养活自己,照顾家里。但我们依然能把人生搞得很精彩不是么? 活得平凡,但能过得不平凡。 过得平凡,但也能活得不平凡。 别人的精彩终归是别人的,回归到自己身上,如果明天开始,你变得幸福了,这才是属于你的,真的。 写在后面 重看了一遍,觉得自己在用各种方式给自己找乐子。 如果生活一成不变,那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就要改变。 前两天看了一部纪录片《最大的小小农场》,说的是美国一对夫妻领养了一条狗,因为狗每天都叫,所以一直被投诉,房东也不让他们续租。他们商量之后决定租一大块地,开一个农场,写计划书,发起众筹,找投资人,找合伙人,最后真的租下了一块1200亩的地。纪录片就是从第一年一直拍摄到了第七年,肉眼可见农场和物种的变化,每年遇见的生物链上的灾难,但你也看得到那条狗从小到大,到老去,再到这对夫妻有了自己的孩子。纪录片看得我心潮澎湃,半夜推荐给朋友们看,第二天我们聊天的内容就变成了:“怎么办,好想开农场!” 看《孝利的民宿》,就很想在风景好的地方开一个民宿。 看《咖啡之友》,就很想在橘子园开一个咖啡馆,手冲咖啡给大家喝。 看《地球脉动》,就想辞职去世界旅行。 看《小森林》,就想去农村住上一年,记录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窗外风景。 看《富翁谷底求翻身》,就想从现有的轨道上下车重新创业,试试自己的能力。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但梦想太多也是灾难。 只能把种子埋在心里,任它生根发芽,当有一天时机到了,也许它已经在心里郁郁葱葱一片了,然后再告诉大家说:嘿,我打算要去干一件有趣的事情咯。 这样想想,倒也觉得合适,不必因为冲动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就放在那,如果真的是心心念念的事情,它也一定会被你的偏爱滋润到更有自己的雏形。 而在这些之前,可以做的就是让不够飞扬的此刻变得有趣。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才配拥有未来更有趣的人生,不是么?\"的轨道上下车重新创业,试试自己的能力。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但梦想太多也是灾难。 只能把种子埋在心里,任它生根发芽,当有一天时机到了,也许它已经在心里郁郁葱葱一片了,然后再告诉大家说:嘿,我打算要去干一件有趣的事情咯。 这样想想,倒也觉得合适,不必因为冲动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就放在那,如果真的是心心念念的事情,它也一定会被你的偏爱滋润到更有自己的雏形。 而在这些之前,可以做的就是让不够飞扬的此刻变得有趣。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才配拥有未来更有趣的人生,不是么?\" \"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时刻记录生活,细碎、日常、温暖。《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写的是一个人面对世界时的各种复杂情绪,在经历过很多孤独的日子后忽然明白,原来孤独能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拥有独立的世界,不再羡慕别人。《一个人就一个人》就是用这样的目光欣赏、探索外界后写下的,如果你喜欢《孤独》,一定要看《一个人》。 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一本书也可以有新意,这一次,刘同为本书做了如下改变,他想对你说: 1 我一直觉得,一本有外封、内封以及腰封的书,携带和阅读起来都不方便。所以,这一本新书只有单封。 2 以前我的书都是胶印,不好平铺,也不利于翻阅。这一次,虽然会增加印刷时间,我还是决定将新书改成锁线胶订。 3 平常看书舍不得折页,身边有什么就随手拿来当做书签,虽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改变,这一次,我加入了一枚精致的半透明书签,非常漂亮。 4 新书特别收录了两部短篇小说《友谊旅馆》《从不后悔遇见你》,很有电影般的画面感。我将《友谊旅馆》拿给音乐人朋友杨炅翰看,他回我了一首充满画面感的曲子,我填了词,制作出一支条漫故事版mv,二维码附在书内,希望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5 书的最后,我为自己的小私心做了个小设计,希望读者会有“无聊是真无聊,但是还蛮有趣”的感受,并能参与其中,交流起来。 6 很多读者反馈,《我在未来等你》中那封读完全书才能打开的信,让他们觉得很温暖。所以,本书依然有一封信,写给读完全书的你。我希望这个习惯能一直保留下去,变成和读者之间的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