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与新潮(精)/国民阅读经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人与基督教或任何其他宗教一向没有什么纠 纷,不过到了19世纪中叶,基督教与以兵舰做靠山的 商业行为结了伙,因而在中国人心目中,这个宣扬爱 人如己的宗教也就成为侵略者的工具了。人们发现一 种宗教与武力形影不离时,对这种宗教的印象自然就 不同了,而且中国人也实在无法不把基督教和武力胁 迫相提并论。慢慢地人们产生了一种印象,认为如来 佛是骑着白象到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在炮弹上飞 过来的。 我们吃过炮弹的苦头,因而也就对炮弹发生兴趣 。一旦我们学会制造炮弹,报仇雪耻的机会就来了。 我们可以暂时不管这些炮弹是怎么来的,因为对我们 这些凡夫俗子而言,保全性命毕竟比拯救灵魂来得重 要。 历史的发展真是离奇莫测。我们从研究炮弹而研 究到机械发明;机械发明而导致政治改革;由于政治 改革的需要,我们开始研究政治理论;政治理论又使 我们再度接触西方的哲学。在另一方面,我们从机械 发明而发现科学,由科学进而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思 想。一步一步地我们离炮弹越来越远了,但是从另一 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离炮弹越来越近了。 故事说得很长,但是都是在短短100年之内发生 的,而且紧张热烈的部分还不过50年的样子。我说 100年,因为香港本来可以在1942年庆祝香港成为英 国占有的100周年纪念,但是这也是历史上偶然的一件 事,英国的旧盟邦日本却在前一年以闪击方式把香港 抢走了。我提到香港,决不是有意挖旧疮疤,而是因 为香港在中国欧化的早期历史中,恰恰是现成的纪程 碑。大家都知道,香港这群小岛是中国在所谓“鸦片 战争”中失败以后在1842年割让给英国的。这次战争 的起因是中国继禁止鸦片进口之后,又在广州焚毁大 批鸦片。鸦片是英国由印度输出的主要货物,于是英 国就以炮弹回敬中国,中国被击败了。 1842年的中英条约同时规定中国的五个沿海城市 开放为商埠。这就是所谓“五口通商”。大批西方商 品随着潮涌而至。这五个商埠以差不多相似的距离散 布在比较繁盛的中国南半部,为中国造成了与外来势 力接触的新边疆。过去中国只有北方和西北那样的内 陆边疆,现在中国的地图起了变化,这转变正是中国 历史的转折点。 这五个商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 ——由南向北互相衔接,成为西方货品的集散地,舶 来品由这五个口岸转销中国最富有的珠江流域和长江 流域各地。 西方商人在兵舰支持之下像章鱼一样盘踞着这些 口岸,同时把触须伸展到内地的富庶省份。中国本身 对于这些渗透并不自觉,对于必然产生的后果更茫无 所知。亿万人民依旧悠然自得地过着日子,像过去一 样过他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从没想到在现代的工 作上下工夫。一部分人则毫不经心地开始采用外国货 ,有的是为了实用,有的是为了享受,另~些人则纯 然为了好奇。 但是,西方列强的兵舰政策不但带来了货品和鸦 片,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科学文化的种子。这在当时是 看不出来的,但是后来这些种子终于发芽滋长,使中 国厚蒙其利——这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讽刺。 这时候,日本也正以一日千里之势向欧化的途程 迈进,中国对此却毫无所觉。半世纪以后,这个蕞尔 岛国突然在东海里摇身一变,形成一个硕大的怪物, 并且在1894年出其不意地咬了东亚睡狮一大口。中国 继香港之后,又丢了台湾。这只东亚睡狮这时可真有 点感到疼痛了,茫茫然揉着惺忪的睡眼,不知道究竟 是什么扰了它的清梦。 我原先的计划只是想写下我对祖国的所见所感, 但是当我让这些心目中的景象一一展布在纸上时,我 所写下的可就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 近代史。不管它像什么,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 的景象,这些景象历历如绘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一如 隔昨才发生的经历。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我自觉只 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