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读箑小记(精)
ISBN: 9787208142817
林先生还写道:“陈淳自幼年即从父命,从文徵 明游,称入室弟子,修举子业。文徵明视陈淳为晚辈 知己,经常聚会,唱和不*,感情至深。三十二岁之 前的陈淳对文徵明亦步亦趋,书法绘画*文氏影响甚 大。然而,自从陈淳父亲于1516年去世后,……两人 渐行渐远。”笔者对此持赞同态度,并从陈道复和文 徵明两人诗文集中看到了蛛丝马迹。 文徵明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其一生的诗文保存完 好,明清两代有多种刻本传世至今,篇目固多出入, 字句也有异同。周道振先生合而为一,汇编校订,考 有纪年,辑成洋洋大观的《文徵明集》。笔者详细披 阅后发现,文徵明写有多首与陈道复的唱和诗等,总 计三十四篇,具体如下。 癸亥年(1503)两篇:《病后,理小斋题赠陈淳 》和《夜坐怀陈淳》;甲子年(1504)三篇:《金陵 客楼与陈白阳夜话》、《春*怀陈淳》和《笔屏送陈 淳》;乙丑年(1505)五篇:《人*停云馆小集》、 《新正三*西斋对酒示陈淳》、《期陈淳不至》、《 病目愁坐有怀陈淳》和《清明*陈淳过访》;丙寅年 (1506)一篇:《夏*过以可不在,其子淳出文定公 独游半舫之作,因次其韵》;丁卯年(1507)两篇: 《小斋盆兰一干数花,山谷所谓蕙也,初秋忽抽数干 ,芬馥可爱,因与次明、道复赏而赋之》和《秋兰为 陈淳借去不还》;戊辰年(1508)三篇:《题画寄道 复戏需润笔》、《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 桥抵上沙遵陆,邂逅钱孔周、朱尧民,登天平饮白云 亭,次第得诗四首》和《横金舟中题赠陈淳》;己巳 年(1509)两篇:《简陈道复》和《冬*道复东斋围 炉煮菜,题赠宜兴李宗润》;庚午年(1510)三篇: 《道复西斋古石》、《冬夜闻雨怀陈淳》和《答陈道 复》;辛未年(1511)两篇:《冬*杨仪部宅燕集会 者,朱性甫、朱尧民、祝希哲、邢丽文、陈道复及余 六人,分韵得酒字》和《十月九*辱次明、九逵、道 复及履约兄弟过饮,时淮北小警,吴中城禁稍严,客 有居郭外者索归甚遽,故卒章云》;壬申年(1512) 两篇:《三月既望,同吴次明、蔡九逵、陈道复、汤 子重、王履约、履仁泛舟石湖,遂登治平,以“天朗 气清,惠风和畅”为韵,分得朗字》和《道复西斋偶 成》;癸酉年(1513)两篇:《漕湖一名蠡湖,相传 范蠡所开,或谓通漕运而设,癸酉秋八月十又七*, 同钱元抑、陈道复、顾朝镇、朝楚夜泛有作》和《同 王履约过道复东堂,时雨后牡丹狼藉,存叶底一花, 感而赋诗,邀道复、履约同作》;丙子年(1516)一 篇:《立春*迟陈白阳不至》。以上共计二十八篇。 另有年代不详之题画诗四篇:《陈道复画扇》、《陈 道复萱茂栀香图》、《陈道复画菊》和《陈道复画梅 》;两篇名为《致道复》的小简。 笔者不厌其烦将这三十四篇诗什名钞录于此,是 便于对陈道复与文徵明之间交游唱和,一览于心。其 中,*早的写于癸亥年(1503),*晚的写于丙子年 (1516),此时陈道复二十岁至三十多岁,**是个 青年,文徵明则三十多岁至四十多岁,已逐渐进入中 年。古人似乎有个小毛小病也要吟诗,并不是今人所 谓的多愁善感,而是习惯,视为风雅,难免甚至*毛 蒜皮小事也写诗,虽有哕里哕嗦之嫌,倒给我们一窥 人际*常交往留下素材。 P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