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古村先贤小传/宜丰县精神文明建设系列读本
作者简介
刘敦仁,男,笔名文钊,祖籍宜丰天宝,出生于上海,1951年随家人迁居台湾。1963年在台湾大学毕业后负笈欧洲,就读马德里大学及罗马大学,后任职于梵蒂冈新闻处。1969年偕妻子移居加拿大至今,先后从事大学任教、国际旅游经营、中关加三国文化交流主持等工作。工作之余从事写作数十年,出版小说及译著十余部,并在各地报刊发表旅游杂文二百余篇,大部分作品创作灵感源自周游世界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得。
内容简介
“大姑岭”是这条古商道上的一座山名,位于现 在潭山镇汉塘村内(古天宝辖区)。宋朝绍兴年间, 为缉拿盗匪,确保商途畅通,朝廷于大姑岭设立巡检 司。延续到清朝末年,该司仍然设有巡检一名、皂隶 两名、弓兵六名。直至2000年以前,尚存一座麻石垒 成的巡检司亭雄踞山巅,坚固无损,扼守要冲,大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年椿四公来到此地 任职,自此再没离开,因而大姑岭司亭便成为天宝刘 氏后裔的祭祖之地。可惜2001年当地村民为取石料兴 建水电站,把这一处珍贵的历史文物拆毁了。如今青 山依旧,草木契如,。而我们已无处寻觅始祖遗迹, 只能将它存之于文字,常怀纪念。 在中国古代官制之中,巡检只是一个没有品级、 不人流的小吏职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公安派出所所 长(兼有税务所长部分职能)。但是,据史料记载, 清末的大姑岭巡检,每年俸禄银子竟有三十一两五钱 二分,比之于县令每年四十五两的俸银,真不算少。 宋朝国家富裕,远胜清末,巡检薪俸,理当不薄,无 奈椿四公生不逢时,仅仅任职三四年,宋光宗就被迫 退位了。 光宗退位以后,椿四公再没出仕为官,彻底地成 为一介平民,苟全性命于乱世。他和他的妻子傅氏夫 人相中天宝地方依山傍水,土地肥美,气候适宜,便 在绕村而过的耶溪河畔一处叫作“十竹亭”(又称“ 施粥亭”,相传岳飞将军曾在此地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的芦苇洲中盖起两间茅庐土屋,靠织草鞋卖钱为生 。椿四公夫妇育有一子,讳名承全,单传四代生育两 位五世孙,讳名阳祖、阳可;至第六代,二阳兄弟各 生四子,后世称为上、下四房,乃有日后堂皇巨族。 此等繁衍生发之力,比之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 籽”的天地造化之功也不遑多让。 据家族长者讲说,发家立族大业,一要始祖有德 ,二有择地有灵。意思就是说,一个大家族创兴发旺 ,实乃始祖之德和宅地灵气氤氲融合的产物,是人杰 地灵相得益彰的结果。诸如此类“善德兴家”“倚德 任事”观念,不仅是乡村妇男口中的说辞,也是中华 民族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信仰。《左传》中有 名篇《曹刿论战》,讲述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交战故事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国大军攻打鲁 国,鲁庄公迎战之际,一位名叫曹刿的谋士进宫求见 ,问道:“大王凭什么跟齐国打仗?”鲁庄公回答: “我有衣服饮食,不敢独占,一定要分惠众人。”曹 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服 从。”鲁庄公说:“我用牛羊、玉帛祭祀神灵,从不 虚报数目,一定如实禀告。”曹刿说:“这种小小信 仰,并不深诚,神灵不会保佑。”鲁庄公又说:“国 内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不能一一考察清楚,但我一 定要求依律依法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据此认定鲁 庄公是个忠于职守的有道之君、有德之人,据此可以 和齐国交战,并自请参战,辅佐鲁庄公打败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