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视角(“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视角(“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作者: 陈培永|责编:孟庆晓//邢玲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56
折扣购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视角(“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ISBN: 9787300312583

作者简介

陈培永,哲学博士、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内容简介

我们的世界 生活在世界中的我们 每个人,都免不了要面对 “我和世界”的关系这一问 题。人类思想史上很多学 说都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要 从其世界观开始讲起。在 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 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 个文献”——《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 留下了一句振聋发聩的、 在今天很多人耳熟能详的 名言——“哲学家们只是 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 们应该如何观世界?这种 新世界观“天才”在哪里? 改变世界的哲学究竟是什 么样的? 一、新世界观“天才” 在哪里? 在谈论“我和世界”的 关系这一问题时,这里的 “我”是谁?是我们所有人 ,也是我们每个人。进一 步追问,是我们每个人都 可见的身体、相貌,还是 虽不可见但我们都承认其 存在的思维、意识?显然 只能是指我们的思维、意 识。“我”之外的一切,包 括我们的身体、包括其他 人,都可以称为世界,也 可以说是物质或存在。因 此,我和世界的关系问题 ,可以归结为思维和存在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 我们观察“世界”形成 的观点、看法、理解,即 思维对存在、意识对物质 的把握,就是“世界观”。 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人 们的世界观却是不同的。 马克思区分了三种世界观 ,即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 直观的唯物主义、以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