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五种语言](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4/17/20221014174552713.jpg)
出版社: 中国电影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道歉的五种语言
ISBN: 9787106028220
。。。
在完美的世界里,人们不需要道歉。可现实世界 并不完美,所以我们不能没有道歉。我的科研领域是 人类学,即人类文化研究。人类学的一个定论是所有 人都有道德观:有些事是对的,而有些事是错的。人 类天生就有道德感。这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良知。 在人类社会中,良知对人类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 ,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在爱斯基摩( 或因纽特)文化里,如果一个人在旅行时把食物都吃 光了,他完全可以进入一个没有人的冰屋,随便吃屋 里的一切食物。而在大多数的西方文化里,进入一座 没有人的住宅会被认为是“破门而入”——这是一种 该受惩罚的犯罪行为。尽管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 是非标准,有时即使在同一文化里标准也不尽相同, 但是所有人都具有是非观。 当正义感受到侵犯的时候,人们就会体验到愤怒 。他(她)会觉得被冒犯了,并憎恨那个辜负了他们的 信任的人。这种不公正行为就成了挡在两个人之间的 障碍,导致关系破裂。这时,即使内心希望这样的事 情没有发生过,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没有发生 时那样生活;因为被侵犯者的内心会呼唤公正。以上 这些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奠定了一切司法体系的基础 。 呼求和解 公正可能会给被冒犯者带来满足感,但它通常无 法恢复关系。如果一个偷窃公司财物的雇员被抓到、 受审并处以罚款或监禁,尽管人人都认为“正义得以 伸张”,公司也不大可能将他恢复原职。然而,如果 这名员工虽然偷窃了公司财物,但很快知错,向上级 做了检讨,表示诚心悔过,还提出要赔偿所有损失并 请求宽恕,那么他就仍有可能被允许继续留任。 人类具有惊人的宽恕能力。许多年前我曾游览英 格兰的考文垂市,当脚步停在一座“二战”中被纳粹 炸毁的大教堂的废墟前时,导游指着废墟旁边的那座 新教堂,给我们讲述了它的来历。战后的几年里,一 群德国人帮助建造了这座新教堂,作为对同胞的破坏 行径的一种悔罪。那时,大家一致同意保留旧教堂的 废墟,让它躺在新教堂的阴影之下。这两座建筑都具 有象征意义:一个代表着人类的不人道行为,而另一 个则是宽恕与和解的见证。 当不良行为造成关系破裂时,我们的内心会呼求 和解。对和解的渴望往往比对公正的渴望更强烈。关 系越亲密,对和解的渴求就越深切。当受到丈夫的不 公对待时,受伤和愤怒的妻子在渴望公正和给予宽恕 之间挣扎。一方面,她希望丈夫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 价;另一方面,她希望与他和好。而丈夫的真诚道歉 才会使真正的和解成为可能。如果他不道歉,道德感 将促使妻子去寻求公正。多年来,我曾多次亲眼目睹 离婚诉讼,看着法官如何公正地裁决。我常常会想, 真诚的道歉是否可以改变这个不幸的结果呢? 因为少了一个道歉…… 我曾凝视青少年眼中的愤怒,思索着,要是施虐 的父亲肯道歉,生活会是何等的不同。父母的暴行带 给青少年两种感受:第一,他们已感到遭受父母的不 公对待,但父母却从未与他们和解。第二,他们感到 父母不爱他们。在早前出版的《青少年爱的五种语言 》(The Five Love Languages of Teenagers)里, 我论述了“如何有效地爱青少年”;而在这本书里, 我们将会探讨“如何有效地向青少年道歉”。 道歉的必要性贯穿于所有的人类关系中。婚姻、 育儿、恋爱和工作都需要道歉。没有道歉,愤怒就会 积聚,并会促使我们寻求公正。如同我们看到的,当 公正不能唾手可得时,我们经常会选择私下处理,对 冒犯我们的人进行报复。愤怒因此而升级并可能以暴 力收场。走进旧雇主的办公室枪杀老上司和三名同事 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精神失常者。这一点可以从 邻居们对行凶者的异常举动感到震惊这一事实中得到 印证。因为他看起来“似乎很正常”。 其实,他是一个被不公正感煎熬着的人,而且已 经到了那种只有通过杀戮报复才能伸张正义的程度。 如果他勇于以爱心相待,其他人也勇于道歉的话,事 情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在婚姻里,家庭战争的根源常常在于不愿意道歉 。妻子说:“他根本不拿我当回事儿,只想和我上床 。他怎么能那样!”丈夫则答道:“她把我当成3岁小 孩儿,处处想控制我。我娶她可不是为了再给自己找 个妈。”于是,两人都受到伤害,感到愤怒和挫败, 但谁都不愿意道歉,于是就开战。这场战争有时会持 续数年,并常以离婚或死亡而告终。相反,健康婚姻 中的夫妻总是愿意道歉的。 40升的容器 道歉就是要为我们的行为负责,并对被冒犯者做 出补偿。真正的道歉能够实现宽恕与和解,继续发展 双方之间的关系;没有道歉,冒犯横在中间,损毁了 双方的关系。乐于道歉、宽恕与和解,常常是良好关 系的标志。很多关系冷漠而又疏远,就是因为我们拒 不道歉的结果。 真正的道歉也会减轻内疚感。良知如同绑在背上 的40升的容器,你每冒犯别人一次,就如同往背后良 知的桶里加进8升的液体。四五次之后,容器就会被 填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吃力。沉重的良知负担让人 充满内疚和羞愧感。倒空这一负担唯一有效的方法, 就是向你所冒犯的人道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正视 镜中的自我、正视他人的眼神。但这并不是因为你变 得完美了,而是因为你愿意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小的时候,我们可能学过道歉的艺术,也可能没 学过。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会教导孩子进行道歉。 然而,很多孩子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家里充满了 伤害、愤怒和痛苦,并且从来没有人道过歉。 道歉可以学习吗 值得庆幸的是,道歉的艺术是可以学习的。通过 研究,我们发现道歉包含五个最主要的方面,我们称 其为道歉的五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很重要,但就个 人而言,其中的一两种语言在沟通中也许会比其他的 更有效。良好关系的关键是学习并愿意说对方能接受 的道歉语言。因为说出对方偏爱的主要道歉语言,会 使他们更容易真正地宽恕你。反之,宽恕起来就相对 困难,因为他们不确定你是否在真正道歉。 了解和使用道歉的五种语言会大大改善我们的所 有关系。 在接下来的五章里,我们将对这五种语言逐一加 以说明。第七章将教你如何发现自己和对方的主要道 歉语言,以及这一发现如何使你的道歉最有效果。本 书将主要着眼于道歉、宽恕及在所有关系中使用道歉 语言的一些挑战。 20世纪70年代的一部流行电影《爱情故事》 (Loye story)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爱意味着永远用 不着说‘对不起’。”其实恰恰相反,爱常常意味着 说“对不起”,真爱包含着冒犯者的道歉和被冒犯者 的宽恕。这是修复破裂关系,建造充满爱的关系的有 效途径。这一切均始于在冒犯他人之后,学会如何使 用正确的道歉语言。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