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共3册)
作者简介
高兴宇,**公务员,业余撰稿人,****一位系统研究“以物(数理、常识、生活、动植等)来理解社交”学问的人员,是《好运密码》等数本畅销书的作者。高兴宇笔耕不辍20载,至2007年12月,共有2700余篇文章在《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意林》、《**关注》、《中国青年》、《心灵世界》、《青年心理》、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发表或转载。曾被评为《演讲与口才》创刊20周年***作者。
内容简介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 公元前744年,从郑国都城新郑的一座宫殿里, 传出琅琅读书声。突然读 书声被打断了,一位雍容华贵、美丽大方的妇人走进 来,对教书先生和殿里的 几个学生说道:“段儿岁数小,你应该让他多学一会 儿。寤生大了,要多到外 面走一走。…‘是,母亲。”那个叫寤生的少年应声 答道。他在走出宫殿的时候, 隐约听到他母亲对教书先生窃窃私语。 这个妇人叫武姜,是郑国夫人。寤生是郑国世子 ,姬姓,刚满十三岁。在 父亲郑武公百年之后,他继承君位是顺理成章的,但 他隐隐感到不安,因为他 的母亲偏袒小他三岁的弟弟叔段。或许有**,叔段 继承君位,那寤生就要大 祸临头……寤生不敢想下去,但又不能不想。 “布谷、布谷……”杜鹃鸟在啼叫着。 到了春播的时候了,但中原大地久旱无雨。为了 乞求上天下雨,郑武公率 领臣民设坛求雨。祭坛上,堆满了干柴,干柴上,架 着一头牛、一头猪、一只 鹿、一只羊。宣读祭文后,身穿盛装的郑武公点燃了 干柴。霎时,烟气腾空。 祭坛下的人们见此情景,立刻欢呼雀跃起来。在他们 的心中,认为掌管下雨的 神灵一定收到了郑国君臣的虔诚心愿。这时,人群中 的郑武公突感不适,他一 面捂着胸口走向马车,一面嘱咐寤生到城外体察民情 。 虽然旱情严重,但城外槐树成阴,正值开花的时 候,香气扑鼻,蜂飞蝶 绕。槐树旁,是大片的龟裂田地,数百名奴隶正在几 个人的指挥下辛苦劳作。 这些奴隶相貌不一、口音不一,原是战俘和被掠获的 平民。在官府,他们每人 都有一份丹书,那是用朱砂书写的奴籍。这丹书逼压 着他们去耕作。一名年长 者扶着木犁,前面十几个人用劲拽着绳子拉犁。木犁 的犁头是用尖锐的石头 做的。 世子寤生登上一个高坡,放眼望去,前面的土地 阡陌纵横,犹如一个 “井”字。寤生知道,这是周朝的井田制留下的土地 耕作方式,一井分为九个 方块,一个方块一百亩,由一户耕种;周围的八块田 由八户耕种,谓之私田, 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一块是公田,由八户共耕 ,收入全归封邑贵族 所有。 教书先生告诉过寤生,井田制自夏朝就有了,现 在发展到**,是百姓生 存的基本依靠。寤生虽小,但也明白有饭吃才有人生 存,人口旺盛才有**富 强。他遵从父命,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一个时辰的 工夫就走出了十几里地。 翻过一个土坡后,寤生看到这儿的农人不在田间 劳作,而是坐在槐树下乘 凉闲聊。带着疑问,寤生问他们为什么不干活。 一位家臣也就是替封邑贵族领着奴隶干活的人答 道:“我们并不是怠工, 而是干劲十足。因为明天就要下雨,所以我们都在这 儿等着雨水滋润田地呢。,, “明天要下雨?难道你们知道都城内刚刚进行祭 祀求雨?”寤生问道。 “祭祀的事,我们也听说了。不过,明天要下雨 的消息是镐京过来的一位 贵人预言的。”家臣答道。 “他的预言准吗?”寤生问。 “很准,凡是他预言的,都一一应验。”家臣恭 敬地答道。 从家臣的眼神中,寤生感觉到这位镐京来的贵人 神不可测。寤生想去拜访 他,但他不急着去找这位贵人,而是要看明天是否真 的会下雨。这种沉稳的性 格与他的年龄并不相符,或许是因为他在宫中长期* 压抑所致,也或许是因为 先天素质过硬。 世子寤生回到都城新郑,天已经黑了,这时竟然 起了雾,而且越来越大。 第二天天还没亮,雨就下了起来。郑国群臣都向 郑武公道喜,祝贺祭祀灵 验,他们个个眉飞色舞。郑武公强撑着身体鼓励大家 用心督促农耕,务必搞好 春播。将近**了,郑武公感到胸口越来越疼。 雨越下越大,寤生向父亲问安后,便坐着马车去 寻找那位镐京来的贵人。 他有很多问题想问,既问如何知道第二天要下雨,还 要请教如何避祸趋利。在 雨中,在车上,寤生又一次回想到自己名字的由来— — 十三年前,母亲武姜难产,痛得死去活来,几次 走近鬼门关,*终生下了 他。小孩子出娘胎,一般是头先出来,但他是脚先出 来,因此郑武公给他起了 个名字叫寤生。寤生四岁的时候,弟弟叔段出生了。 从那以后,母亲武姜对他 越来越冷漠。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