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日课21天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日课21天
作者: 度阴山|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7.50
折扣购买: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日课21天
ISBN: 97875594870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何为第一等事 十二岁时,王阳明向他的私塾老师请教:“何为第 一等事?” 私塾老师脱口而出:“读书,中进士,做大官。” 私塾老师的话没错。对于当时的学生而言,读书大 多是为了中举做官。 然而王阳明认可的“第一等事”并不是金榜题名, 而是“读书学圣贤”,不是立志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 是立志要如何做人! 对王阳明来说,人生第一等事是做圣贤,非做成圣 贤不可。这是一种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中宝贵的“立志 ”思想,王阳明将它当成自己学说中极重要的一部分。 1 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 书登第耳。”先生(王阳明)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 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年谱·成化十八年》 [此事其实发生于成化十九年(1483)] 阳明心学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是“万物一体”; 人性论是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观是 “知行合一”。从世界观和人性论中可以推导出人生观 ,阳明心学的人生观就是做尧、舜一样的圣贤。理论上 ,人人皆为圣人后,人若把自己之外的万物当成自己的 一部分,便能如圣人一般,达到真正的“万物一体”。 所以,阳明心学的“立志”,也就是人生观,只有一个 :做圣贤(“做”圣贤而非“成”圣贤,强调实现价值 而非追求功利)。 中国儒家认为,人生的最大意义是做圣贤。所谓圣 贤,须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立德是为善 ,立功是为人民服务,立言是创建并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人若践行这“三立”,结果已不重要,因为其已经实 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必定得到了人生意义,这意义 包括精神性的(内心的愉悦)和物质性的(功名)。 【度阴山曰】 有人问叔本华:“人生有没有意义?” 叔本华说:“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它是一团欲望, 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空虚,空虚之后又产生新欲望,新 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如同钟摆,在空虚和痛 苦中摇来摆去。” 那么,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答案是“有”。人生 的意义就在“人生”两字中,那便是“生着”——人只 要还“生着”,就有意义,就是意义。有人只是“生着 ”,而没有“活着”;有人不但“生着”,还“活着” ,这些人的人生意义是“生活”。 2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 ,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 四曰责善。——《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完成了《教条示龙场诸生》, 给学生们立下了著名的“王门四规”:立志、勤学、改 过、责善。排在第一位的是立志,可见王阳明对立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