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2.00
折扣购买: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25周年纪念版)
ISBN: 9787550251458
史蒂文?卡茨,作家、导演、制片人,业内公认的数字视效先驱,在影视、动画、游戏及设计领域有四十余年的工作经验,曾一对一指导迈克尔?杰克逊,面授舞台表演和电影拍摄技巧。在任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行政制片人期间,参与了《赤壁》《暮光之城》等片的特效制作,并担任首部主要由中国本土团队制作的3D CGI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制片人。卡茨还创立了纽约蕞大的数字动画工作室Curious Digital、视听内容开发与制作工作室Pitch Studios。另著有《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
剧本分析 剧本分析有两类:戏剧方面和影像方面。戏剧方面的剧本分析主要是为了帮助演员理解人物。在此我向各位导演、演员强烈推荐朱迪丝?韦斯顿(Judith Weston)的著作《如何指导演员》(Directing Actors)和《电影导演的直觉》(The Film Director’s Intuition),这两本书是目前所有针对导演和演员的、关于剧本拆解和分析的书里讲得最透彻的,但它们不包含影像设计的内容。影像方面的剧本分析是在剧本之外寻找答案,而戏剧方面的分析则侧重于解读文本自身。有趣的是,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下面是一个使用分析来得出影像化创意的简单案例。 你的剧本开场镜头是一个夜景。在码头的尽头处矗立着一座灯塔。为了对这一处进行分析,我们需要先问一些问题,本质上采用的是苏格拉底式提问法。 一个名叫徳蕾的女人晚上开车前往灯塔,同时一个男人在灯塔那里等她。她从未见过这个男人,他们见面是为了交换有关徳蕾丈夫的情报。丈夫一直在对她撒谎,说他是在出差。这个男人会给徳蕾看一些照片,照片中她丈夫出现的地点与他自己声称的不一致。徳蕾这才发现她被骗了。 分析问题: ● 这场戏的目的是什么? ● 这场戏中的主要角色想要什么? ● 徳蕾下车后看到了什么? ● 徳蕾希望知道什么? ● 事实上她知道了什么? ● 你想让观众知道什么?什么时候知道? ● 你想让观众产生什么感觉? 回答如下: 这场戏的目的是什么? 来表现徳蕾主动调查她丈夫,她不再信任他了。 这场戏中的主要角色想要什么? 她想知道她丈夫没有说谎。 徳蕾从车里出来后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和偏僻隔绝的会面环境。 徳蕾想知道什么? 她的丈夫是出于某种原因才撒谎的,而且该原因与她无关。 事实上她知道了什么? 她会得知她的婚姻是假的,是其他事情的幌子。 你想让观众知道什么? 徳蕾有能力对抗丈夫,但也有可能因此而惹祸上身。 你想让观众产生什么感觉? 同情徳蕾,同时也为她将来的行动感到担忧。 现在我们要来看看场景的影像化语言是如何达成这些目标的。让我们把影像信息加到问题里去: 这场戏的目的是什么? 来表现徳蕾主动调查她丈夫,她不再信任他了。 影像:她身子前倾,顶风向前走去。这体现了她会为获取情报而付出努力,她决心已定。 这场戏中的主要角色想要什么? 她想知道她丈夫没有说谎。 影像:她拿着她的iPhone,打算偷偷录下对话。这表明她不相信情报,而更相信自己的丈夫。 徳蕾从车里出来后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和偏僻隔绝的会面环境。 影像:从停车场到线人那里要走很长一段路。远处的线人在巨大的灯塔旁边显得很小。 徳蕾想知道什么? 她的丈夫是出于某种原因才撒谎的,而且该原因与她无关。 影像:徳蕾可能正在用手指反复摆弄那部她打算用来录音的手机,可能会不小心滑到全家福照片的界面上。 事实上她知道了什么? 她会得知她的婚姻是假的,是其他事情的幌子。 影像:线人给她看了一些照片,这些照片确凿证明了她丈夫正过着双重生活。 你想让观众知道什么? 徳蕾有能力对抗丈夫,但也有可能因此而惹祸上身。 影像:徳蕾向线人索要这些照片,说明她打算以某种方式使用它们,而这只会造成冲突和危险。 你想让观众产生什么感觉? 同情徳蕾,但同时也为她将来的行动感到担忧。 影像:让徳蕾在与线人的会面中犯点儿错误,这会让她显得易受伤害。 正如你所看到的,尽管尚未完整呈现所有的影像化结果,但影像化的过程已经在进行了。 以下是整理过后浮现的新想法:线人可以保持神秘—他穿着帽衫,戴着太阳镜,又有昏暗夜色作为掩护。这种处理让徳蕾的处境更显危险,可以使场景张力倍增。 这座灯塔最初在剧本中被描述成“废弃的”,但或许它还没有完全停止运转。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让灯塔顶部的探照灯旋转起来(他们都这么做),这就提供了一束照亮徳蕾和她行走区域的光。类似地,当她和线人碰头时,线人几乎完全隐蔽在黑暗里,但每隔10到15秒,灯光就会再次掠过,在短暂的几秒钟里照亮他们俩。这简直是浑然天成的剪辑,光束飞速掠过线人,揭示出瞬间的真相然后消逝。于是光影明暗划分出短暂的“镜头”,让导演可以设计小巧思,即当光线照亮线人时,徳蕾获得了一个仔细观察他的机会。 以上大致就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了,相同的分析过程还可应用于场景的颜色选择、摄影机位置、视点、配乐和音效等。 世界各地影视院校必选导演教材 被译为德、意、日、韩、俄、土耳其等多种语言 《电影镜头设计》(25周年纪念版)是这本电影语法蓝皮书数字革命以来的首次全新修订: ◎ 分享《死侍》预演Previz示例,更新镜头设计的数字化工具与前沿技术 ◎ 分享海量故事板:安德森《月升王国》、科恩兄弟《谋杀绿脚趾》、希区柯克《群鸟》、斯皮尔伯格《太阳帝国》、威尔斯《公民凯恩》、尼科尔斯《毕业生》、斯科特《银翼杀手》等 ◎ 全面解析将故事影像化的方法,从剧本分析、故事板到预演、实际拍摄 ◎ 800余幅精美示意图,百余种机位设置范例,讲解调度的基本规则及变化 ◎ 新增章节助力新手导演快速上手,传授提高拍摄效率、充分发挥演员潜能的片场经验 ◎ 特别提供在中国拍摄的案例 *** 关于作者史蒂文?卡茨: ◎ 曾一对一指导迈克尔?杰克逊,面授舞台表演和电影拍摄的技巧 ◎ 数字视效行业先驱,蕞早全面运用视觉预演(Previz)技术 ◎ 数字技术专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工具开发 ◎ 引领动画数字化,将经典动画和混合媒体技术带入了数字时代 ◎ 世界首部全3D数字歌剧(双70毫米)创作总监 ◎ 在美国电影学会(AFI)、圣丹斯电影节、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大学、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纽约大学等开设讲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