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散文(经典名作口碑版本)/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叶圣陶散文(经典名作口碑版本)/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作者: 叶圣陶|编者:商金林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2.70
折扣购买: 叶圣陶散文(经典名作口碑版本)/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ISBN: 9787020142651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副部长。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还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青年作者。 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他创作了中国现代首部专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爬山虎的脚》《稻草人》《光明的世界》《小小的船》等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叶圣陶亲自编写过著名的初等小学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对中国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内容简介

藕与莼菜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 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 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 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 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 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 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 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 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 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 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 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 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 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 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 。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 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 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 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 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 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 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 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 ,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 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 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 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 。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 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 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 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 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 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 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 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 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 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 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 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口去叨扰朋友的 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 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 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 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 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