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理斯多德诗学修辞学(精)/罗念生全集

亚理斯多德诗学修辞学(精)/罗念生全集
作者: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译者:罗念生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亚理斯多德诗学修辞学(精)/罗念生全集
ISBN: 978720813501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四章 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 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 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 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 到快感。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 引起痛感,但维妙维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 快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其原因也是 由于求知不仅对哲学家是最快乐的事,对一般人亦然 ,只是一般人求知的能力比较薄弱罢了。我们看见那 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 求知,断定每一事物是某一事物,比方说,“这就是 那个事物”。假如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所摹仿的对象, 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由于摹仿的作品,而是由于技 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 音调感和节奏感(至于“韵文”则显然是节奏的段落 )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 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 了诗歌。 诗由于固有的性质不同而分为两种:比较严肃的 人摹仿高尚的行动,即高尚的人的行动,比较轻浮的 人则摹仿下劣的人的行动,他们最初写的是讽刺诗, 正如前一种人最初写的是颂神诗和赞美诗;在这些诗 里,出现了与它们相适合的“韵文”(“讽刺格”一 词现今所以被采用,就是因为人们曾用来彼此“讽刺 ”);古代诗人有的写英雄格的诗,有的写讽刺格的 诗。荷马以前,讽刺诗人大概很多,我们却举不出讽 刺诗来;但是从荷马起,就有这种诗了,例如荷马的 《马耳癸忒斯》和同类的作品。荷马从他的严肃的诗 说来,是个真正的诗人,因为唯有他的摹仿既尽善尽 美,又有戏剧性,并且因为他最先勾勒出喜剧的形式 ,写出戏剧化的滑稽诗,不是讽刺诗;他的《马耳癸 忒斯》跟我们的喜剧的关系,有如《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跟我们的悲剧的关系。 自从喜剧和悲剧偶尔露头角,那些从事于这种诗 或那种诗的写作的人们,由于诗固有的性质不同,有 的由讽刺诗人变成喜剧诗人,有的由史诗诗人变成悲 剧诗人,因为这两种体裁比其他两种更高,也更受重 视。 悲剧的形式,就悲剧形式本身和悲剧形式跟观众 的关系来考察,是否已趋于完美,乃另一问题。总之 ,悲剧是从临时口占发展出来的(悲剧如此,喜剧亦 然,前者是从酒神颂的临时口占发展出来的,后者是 从低级表演的临时口占发展出来的,这种表演至今仍 在许多城市流行),后来逐渐发展,每出现一个新的 成分,诗人们就加以促进;经过许多演变,悲剧才具 有了它自身的性质,此后就不再发展了。埃斯库罗斯 首先把演员的数目由一个增至两个,并减削了合唱歌 ,使对话成为主要部分。[索福克勒斯把演员增至三 个,并采用画景。悲剧并且具有了长度,它从萨堤洛 斯剧发展出来,抛弃了简略的情节和滑稽的词句,经 过很久才获得庄严的风格。]悲剧抛弃了四双音步长 短格而采取短长格。他们起初是采用四双音步长短格 ,是因为那种诗体跟萨堤洛斯剧相似,并且和舞蹈更 容易配合;但加进了对话之后,悲剧的性质就发现了 适当的格律;因为在各种格律里,短长格最合乎谈话 的腔调,证据是我们互相谈话时就多半用短长格的调 子;我们很少用六音步格,除非抛弃了说话的腔调。 至于场数的增加和传说中提起的作为装饰的其他道具 ,就算讨论过了;因为一一细述就太费事了。 P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