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细节

日本的细节
作者: 蒋丰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日本的细节
ISBN: 9787559426710

作者简介

蒋丰,著名传媒人、作家、时事评论家;1988年赴日留学,旅居日本30年,现任《日本新华侨报》主编、《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他学识渊博,精通中日文化,被称为“评介日本第一人”,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时政节目的人气嘉宾。已出版《风吹樱花落尘泥》《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蒋丰看日本》《天使与魔鬼》等著作。

内容简介

一个“被禁止”的社会 初来日本生活的外国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行动上的拘谨,仿佛自己干什 么都是错的,不经意就会违反日本社会无形的规矩。与大喊“Freedom”的美 国截然相反,日本社会到处都是条条框框,甚至连日本人自己也有“日本人 规矩真多”的自嘲。来日本自由行的国人可能已经发现了,日本何止是无形 的规矩多,有形的禁止告示也到处都是! 走进地铁站,首先映入眼帘的“禁止奔跑”的红色大图标,就贴在最醒 目的位置,让人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穿过检票口,贴在扶梯旁的警示语厉 声警告着低头族:“走路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低头看手机容易撞人、跌倒甚至 不小心跳轨!”好不容易走进了站台,墙上又是一溜儿“禁止奔跑”的标识, 转变视线,另一面墙上则挂着“摄像头监控中”的牌子。终于站到了地铁的 防护门前,一抬眼睛,好家伙,真是让人脑袋一晕!原来在门上整齐地贴着 数个红色的标识:禁止倚靠、禁止拥挤、禁止把身体伸入防护门、注意脚下等。 像这样的标识在世界各国的地铁上都能看到,这不算什么,只不过和之前看 到的标识加在一起就显得有些繁复了。不想去看那鲜艳的红色禁止告示,转 身却在身后的站内信息牌上又看到了红色的标识:发生火灾时的对策。仿佛 是为了回应来往的外国人,这份火灾对策还附有英文、中文和韩文,让人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本来不会思考关于火灾的事,可一看这标识……万一呢? 车厢内,贴着“打电话会给别人带来困扰”、“痴汉行为是犯罪”等标语。紧 张兮兮地终于坐到了目的地,从地铁站出来,大松一口气,可一抬头,又看 到路灯上挂着红彤彤的“此处禁止停车”。 是的,这就是日本,欢迎来到日本!一个由条条框框组成的最安全的社 会!英国《经济学人》统计的 2017 年全球最安全城市中,日本东京位居榜首, 大阪排名第三。在这份安全的背后,却是让外国人一时间无法习惯的窒息感。 这个社会,把一切的不和谐都提前禁止了。 我们常说,防患于未然。日本就是这句话的最佳践行者。如何防呢?就 是用这些标识充实起生活中零碎的角落,通过这些禁止事项或标语时时刻刻 地提醒着每一个人。日本社会总能提前想到事情的方方面面,把所有可能出 现的意外都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的条条框框虽然会让初来日本的外国人感 到不适,但却维护了日本社会的基本安全。 其实,不仅是“基本的安全”,连个人的感受也被纳入了“被禁止”的范围。 在日本的图书馆里,自习的桌子上贴着“敲打键盘的声音会影响到他人”的 告示。的确,听着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感到烦躁的大有人在,但这样的告示在 任何外国人看来都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毕竟在现代社会,带着笔记本电脑 去图书馆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如此之多的被禁止,自然也遭到了日本人 自己的疯狂“吐槽”。近期,日本网络上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吐槽”奇葩的 禁止事项。有人说自己家附近的公园常年没人,因为该公园禁止所有球类运动、 禁止喧哗、禁止遛狗、禁止玩滑板、禁止骑自行车、禁止喂鸟……那么这个 公园到底是给谁用的呢?还有人上传了一个儿童小乐园的说明牌的照片,上 面禁止的玩法足有18种。日本人在网上感叹道,为何不只写出允许的事项呢? ◎从鲜活的细节里读懂一个真实的日本 本书囊括日本的交通、工业制造、公共服务、居住、教育、健康等内容,遍览日本社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上千个日本社会细节、上百幅实景照片,细腻而立体地呈现一个令人震惊而心生敬畏的可怕日本。 ◎一本日本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兼具文化性、实用性、收藏价值于一身。 ◎蒋丰旅日30年,掌握现代日本社会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被誉为 “评价日本第一人” ,微博大V,资深新闻人,久居日本30多年,遍历日本各地,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从细微之处对日本进行独立观察和深度解析。 ◎上百幅多角度实景探访摄影图,还原生活真相 理性而深刻的文字,生动而细腻的实景图,全方位、多角度还原日本细文化的真相。 ◎精美装帧,四色全彩印刷 设计新颖别致,用纸精良,用墨环保,从细节入手给读者带来非同凡响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