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别动,放大看

停下别动,放大看
作者: 吕宸
出版社: 河北教育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停下别动,放大看
ISBN: 9787554580400

作者简介

吕宸 人文科普作家,人文科普达人。

内容简介

《雅典学院》里的人 我们之前提到过丢勒的朋友能跟着他沾光,流芳百世,其实其他画家也有这个能力,比如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若想让他把你画到画里,要么跟他关系好,要么给足够的钱,要么有地位,总之要尊重那个时代画家的生存方式。 如果我们不是从艺术的角度,而是从图像的角度去思考一幅作品,比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我们会在内容上产生一个质疑—这些人物分别是谁?从现有的资料里,我们能知道每个人对应的希腊时期的人物关系,但是我们是如何将图像里的人和希腊时期的人一一对应的呢?各方说法不一。 瑞士艺术史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曾说过“试图将《雅典学院》里的人物一一对应搞清楚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他认为拉斐尔只是单纯地想要通过美来表现哲 学在现实中的样子,并非想把每个人的形象都竭尽全力 地还原到古希腊时期,但是很多学者更愿意把他们的身 份归结到一个可以对应的历史人物身上,于是这又出现 了很大的问题。目前没有任何拉斐尔自己的一手资料可 以证明这些人物的身份,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靠推 测,比如画里有一些我们公认的、有共识的人物—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画面下方背对着我们、手里托 着一个地球仪的是托勒密,当然这样的推测并不是毫无根据。 这些根据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通过文献对这些人物的特征记载。我们大概能确定在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也是这样理解这些人物的,于是我们把他们身上的这 些特点与画上的人物相挂钩,便能推测出这个人物的身份,但是有些人的身份会存在争议。如果不是用一个固 定的方法论推测这些人物的真实身份,我想我们不仅不会对这幅画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不会对人类哲学智慧有更深入的了解。 笔记 1:他们是谁,我们如何判断他们是谁 《雅典学院》这幅画里的 C 位就是中间的两个人,一个是“大胡子”,一个是“卷头发”。这俩人在整个 画面中显得格外重要,显然他们当时在雅典的地位也非 常重要,那便不难推测出他们分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德,他们手中的道具更让我们坚定了这一点。“大胡子” 手里拿的书叫《蒂迈欧篇》,这本书在哲学领域意义非凡,它是柏拉图在公元前 360 年左右撰写的关于宇宙论和自 然科学的一篇对话,有点儿像《论语》,就是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蒂迈欧篇》的撰写者或者记录者就是柏拉图,所以我们推测这个“大胡子”极有可能是他。 柏拉图旁边这个重要的位置当然要留给亚里士多德。 他手中同样拿了一本书—《伦理学》。这本书并非亚 里士多德所撰写,而是一部关于他所授课程的笔记合集, 但我们依然会把这本书成书的功劳归于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文化里,这本书包罗万象,几乎是人类指导思想的根源,相当于“四书五经”。 我们看这两个站在 C 位的人,“大胡子”用他的右 手指向天空,“卷头发”的右手好像是在抚摩着大地,这些动作充分体现这两人的学术思想涵盖了天地,由此我们推测他们在哲学体系里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便是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在柏拉图左侧的这几个人里,除了几个正在听课的年轻人,我们能看到一位身着绿袍的人。这个人看起来有点儿生气,好像正在跟旁边的人争论什么。我们现在推测他很有可能是苏格拉底,依据是古希腊时期留下的苏格拉底半身像。在摄影术发明之前,我们很难通过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去确定他的身份,因为这里总会夹杂着艺术家们创作时的主观意识,所以苏格拉底的身份颇具争议。 ★ 打开这本书,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 ★“腰派科普”让艺术不再高冷,抖音百万大V吕宸(人称“腰老师”)带你一起深挖隐藏在120余件艺术名作中被忽略的细节! ★“腰派”讲解,自带弹幕效果,看一遍就记住。 ★吕宸跳出艺术讲艺术,惊喜接连而至! ★本书锁线裸脊装帧,可180度平铺阅读,全书图文辉映,设计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