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讲义
作者简介
知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毕业,曾在清华大学心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任教。目前是自由执业的家庭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通过个人公号等自媒体平台长期写作,传播心理健康和系统式心理干预理念。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委员,拥有1万小时心理咨询和治疗经验。畅销书《5%的改变》作者;《心理学通识》主理人,订阅用户5万+人。
内容简介
一个人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后会怎么做,以及用哪些方法可以改变他——把这些用科学的手段研究起来,就是心理学。 我一直相信,“对人有帮助”才是心理学唯一重要的任务。无论是描述、解释,还是预测、干预人的行为,都必须符合这个目的。如何通过这门学科实现这一目的呢?我把它的机制概括为 4 个关键词,分别是定位,关联,接纳,改变。 ?永远要在他人的评判和你的个性之间探索新的可能,不固着于自己身上贴的任何一张标签,那都有可能不是真的你。 ?任何能看到的偏见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偏见,却在被偏见影响。了解了内隐态度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价值。它让我们看到:事情没那么简单。爱自己、爱别人、平等、尊重,这些大词说起来都很容易,但真的改变起来,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先承认自己是偏见的受害者,然后才能面对它,一点一滴地努力。 ?每次面临转换,我们都要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但努力的方向不是为了“不疼”,而是为了更坦然地面对疼痛。没有任何一种技巧能保证改变按你设计好的方向发展。接受这一点反而会让事情变得简单。有时你会听到这种故事:孩子坚决不服从父母的意志,狠狠吵过几年,等父母死心了,孩子反而开始理解父母的想法。你可以说这是一段弯路,这段弯路又是非走不可的。没有破碎,也就没有成长。 就算有时候你有一些不合理或者有压力的信念,不必责怪自己,那不是你的问题。也许在另一个环境下,这种信念恰恰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受过伤的人,像惊弓之鸟一样封锁自己。他不需要立刻改变,而是需要接纳自己就在用这种如履薄冰的方式生活,这是他的选择,他需要用这种方式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保护自己。他唯一要做的改变,就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在进入安全的环境以后告诉自己:情况变了。 第一,系统梳理百年心理学发展脉络,给你一套结构化的知识地图。 很多人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会碰到一个问题:怎么这个流派的说法和那个心理学家的观点不一样,还互相矛盾呢?这是因为,心理现象本就是个复杂的事物,不同流派、研究者对同一个心理问题就是容易得出互相矛盾的看法。但这确实给非专业出身的读者、学习者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这本《心理学讲义》,不受一门一派的限制,系统梳理了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发展的核心成果,科学、系统、全面地帮助你学明白心理学。 第二,从你的真实需求出发,让心理学成为你看得懂、用得上、有帮助的实用帮手。 很多关于心理学的书籍,都会从各种概念、临床实验、研究数据入手,但往往会造成一个现象:道理懂了不少,生活没改变,怎么办?而这本《心理学讲义》是从我们每个人真实生活里会碰到的问题入手,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无论你是对于自我、生活有任何不满之处,还是陷入了某种困境里找不到解决的出路,又或者身边的朋友、家人碰到了一些问题,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助与助人的方法。 第三,在高度不确定时代里,一本能给你带来温暖与疗愈感的心理学之书。 虽然这本书叫“讲义”,但作者并非以“老师”的态度对你进行教学,他更像一个懂你很久的老朋友,坐在你的身边陪着你,一起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能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无论是“心有不甘、求而不得”,还是充满了“自我批判、自我冲突”,又或者陷入了亲密关系、原生家庭中的问题,不停循环却无法改变……你都能从这本书寻觅到治愈自己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