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精)/禹田阅读理论经典书系](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3/12/20221123122044777.jpg)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1.24
折扣购买: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精)/禹田阅读理论经典书系
ISBN: 9787550268142
蔡宜容,英国瑞汀大学儿童文学硕士。翻译作品有《史凯力》《谎话连篇》等。 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英国当代儿童文学大师。著有儿童小说《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在我坟上起舞》《我现在已明白》等,荣获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颁发的安徒生奖、英国图书馆协会卡内基奖。 除小说创作外,钱伯斯致力于推动儿童阅读活动,2003~2006年任英国学校图书馆协会主席,著有《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钱伯斯因其在儿童阅读教育领域的努力,被授予法吉恩儿童阅读贡献奖等多项国际大奖,2010年被英国教师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究竟什么才能让井底蛙式的读者改头换面,深入 阅读,与书交心?该怎么做才能开启封闭的心灵,让 陷入死胡同的单向思维起死回生,并且走向丰富多元 的文学世界? 研究小组成员们思索着上述问题并展开讨论。事 实上,我们这群研究人员的出身背景和任教班上的学 生们极为相似。我们都出身于传统工人阶级或中下资 产阶级;在地方学校就读,各种层次的学生齐聚一班 。我们当中有些人在童年时期就大量阅读,有些人的 阅读习惯则稍晚才养成。有些人原本正是典型的井底 蛙式读者,却随年龄增长而有了180度的改变。从以 上背景资料是不是能找出共同的经验?是否有任何特 殊因素影响我们的阅读习惯?我们真是拥有开放心灵 的读者吗?如果是,又是什么因素使我们保持心灵开 放? 回首当年,我们都曾被自己所喜欢、所尊敬的大 人影响,事实上,这些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这些人说 起自己读过的书及读书时的感受,我们多半听得进去 ,同时在他们的建议和鼓励下,我们会找到相同的书 阅读起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聊起曾经读过 的书、曾经有过的感受时,阅读经验已经成为我们思 想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了。 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他人分享自己读书 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 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 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会提高。仔细想想,我们通常 很难忘怀那些燃起我们阅读热情的师长、朋友;我们 也很难忘怀三五好友畅谈读书心得的热烈淋漓。正是 这种热情,引发我们对书籍的深度探索。 何不试着和一群有相同理念的同事讨论以上问题 ,看看“你们的经验”和“我们的经验”是否有共同 之处。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讨论,更不是每一个人的讨 论都能进展顺利,产生火花。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 讨论有效果呢? 我们开始留意人们闲聊的读书心得。从阅读理论 和读者反应的角度来看,研究越深入,我们越发相信 “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 对一位成熟的读者,还是对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 子,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你能想象任何儿童 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人对他能看哪些书、该看 哪些书发表意见吗?) 我的同事史蒂夫·比克内尔(Steve Bicknell )曾经写信告诉我: 上次的聚会中你提到:阅读存在于对所读书籍的 讨论中。重新翻看我和孩子们的交谈记录,我总是对 8岁的萨拉的发言感兴趣,萨拉(在班上并不是踊跃 发言的分子)这么说:“除非我们将读过的书拿出来 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 我企图在讨论过程中定位“阅读”,虽然这或许 是一种不尽正确且富争议性的做法,但萨拉却一语道 出了我们的理念。 如果你无意中听见别人闲聊读后心得,虽然你也 许无法从中找出合乎逻辑的讨论,但如果对这些“闲 扯”加以分析,其实可以分出三大类别,我称之为“ 三种分享”。 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