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CEO面临的69个关键问题

局--CEO面临的69个关键问题
作者: (马来)约翰·赞坎|译者:欧阳春媚//董中
出版社: 中国市场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46.20
折扣购买: 局--CEO面临的69个关键问题
ISBN: 9787509201749

作者简介

约翰·赞坎(John Zinkin)是商学院市场与战略问题研究的助理教授,他在商业方面有30多年的实践经验,其中,16年在亚洲作为一些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并在一些大型跨国企业担任战略合作与市场开发的高级顾问。 他本人创建了自己的咨询公司(Zinkin EttingerSdn Bhd)。主要致力于公司品睥的定位、多元化管理及交流、市场战略的分析,他的客户遍及亚太地区,主要包括:英国石油公司、敦豪速递公司、香港电讯(Hongkong Telecom)、马来西亚沙捞耶林业公司(Sarawak Forestry Corporation)、联合利华集团、温特图尔公司(Winterthur)等。 他获得伦敦商学院经贸管理硕士学位及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和哲学荣誉学士学位。

内容简介

人可能会在税金的支付上出现违背法律的行为。如果公司也出现同样的 违法行为,那就是一种更为愚蠢的选择,因为公司的行为更引人注目。然而 ,在同政府的磋商过程中,通常公司都会通过讨价还价和谈判的方式来减少 企业向政府交纳的税金。以下几种税收是影响公司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 增值税(货物及服务税)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是支付未付的税金,也就是支 付公司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增值部分的税金。同时包含了公司提供令客户满 意的货物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部分的税金。政府允许许多公司免缴增值 税,这是因为这些公司规模太小,不能承受这种沉重的管理负担。毋庸置疑 ,对于那些大型公司来说,上缴增值税是无足轻重的事情,但它们仍然采取 了在价值极限范围内开低额发票的手段来获取结余利润的办法。也就是说, 这产生了由个人操控税务发票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公司都渴望逃脱 上缴增值税。 个人收人税 在一些国家。个人收入税的征收是为了促使提高就业者生产力和募集养 老金的支付,例如:马来西亚政府实施的就业公积金政策及新加坡政府实施 的中央公积金政策。 公司所得税及税金减免 在所有的国家。根据公司的财务利润的报表。公司都必须向政府上缴所 得税。通常,公司实际支付的所得税往往低于政府实际应收取的税金总量。 对新投资企业及其设备购买部分实行免税政策是很普遍的政府税收优惠行为 。在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实施的税收优惠投资期政策对一些投资者会产生很 强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同时表现在对公司股票及价格波动所产生的税率上 缴的变化的优惠政策。综上所述,CEO们就必须团结一心,通过同政府的沟 通和谈判来获取最佳的利益。 CEO们对经济利润点把握的个人行为也会影响到公司的税收负担,这种 行为会导致公司想通过其他辅助投入渠道和公司国外投资来降低税金的想法 和当地政府的政策之间产生不愉快的冲突,所以,一个拥有避税港(低税区 和免税区)政策环境的国家可以帮助公司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额度。一个控 股公司如果通过实施一系列法人实体措施对公司组织机构进行再建设,这对 公司的商业进程可能没有大的作用。但是,它可以使公司的税金透明化,在 税制体系中,法人实体措施被人们普遍视为一个单独的特殊部分。由于公司 的效益和损失是分开的。这就使公司失去了用损失部分抵消利润的机会,也 就加重了上缴税金的负担。所以,对公司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是降低公司纳税 额度的有效合法措施,也可以避免税金的流失。 逃税是另外的概念,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有许多小型公司都试图采用或 采用过逃税的方法,这实际是一种欺诈行为。相反,那些大型的、有远见的 公司并不允许这种游戏的存在。 关于逃税的最佳例子如夸大投入,也就是减少实际获得的利润来降低实 际应缴纳的税金额度。许多自主经营的小公司往往会采取以上逃税手法。它 们得逞的原因是因为国家税收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对他们所怀疑的逃税公司 进行财务追查。但是,对于那些大型的、公众注目的公司。根据公司的财务 报告,一般都会和国家税务部门达成一个有关税金的书面协议。这样,假如 对公司税金持怀疑态度并认为公司夸大投入报表的税务官到公司进行税务审 查,公司可以向他们提供具体的单列发票及文字证据。由于这种程序将花费 很多精力和金钱,大多数公司对投入资金的财务报告进行真实严格的审查, 这不仅仅是为了控制投入,同时也是为了杜绝税务官检查时带来的一系列麻 烦。 税收优惠期 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公司都选择了到经济落后地区投资和开拓商业领 域,因为这些地区有着税金上的优惠期,政府鼓励投资者进行投资开发。但 是,这种激励机制往往只局限于税金上的优惠,一旦过了优惠期限,投资的 正面意义也就消失了,商业运行会停滞,隨之带来的是恶性循环。所以,自 20世纪80年代以后,CEO们对税收优惠期政策的投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随着21世纪计划经济的淡出,投资决定更趋向于投资的内在因素和商业 内涵,而不仅仅是追求税金优惠的效益。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过商业挫折的 CEO们变得更理性和明智,他们在进行项目投资时不再以税金背景为主要投 资依据,而是更为强调自身经营权意义的体现。腐败问题 虽然小型公司的腐败问题可能会超过一些大型的、有远见的公司。在一 些国家黑色经济呈现出上升强势,然而大型企业和公司的CEO们的表现绝对 不能效仿自己的商业同僚和一些小型自主经营企业主采取的腐败行为。一些 国家通过法律及政府措施来预防和杜绝腐败,即使在这种前提下,仍然有人 打破政府和法律的界限以身试法。 CEO们必须对行贿受贿及腐败行为界定评判标准,这种评判标准应该是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不偏不倚的。美国和英国的法律认定世界范围内的所 有贿赂都属违法行为,在英国新的立法体系中,还制定了第三行贿方的法律 定罪标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某些地区认为行贿受贿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这 属于正常工作范畴。任何公司如果不遵守这一信条,就会自遭惩罚,那就是 ,在重要项目的争取上,将花费额外的许多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政府的批准。 腐败现象及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腐败的拒绝持强硬立 场的CEO们将得到人们的赞誉,但是,对腐敗界定评判标准确实是一件非常 困难的事情。 也许对腐败评判标准制定的唯一可行方法可以借鉴英国公务部门所实施 的办法。在英国,公务员不能接受别人的邀请去吃午饭以免他人在腐败问题 上做文章,这就使商业领域的腐败氛围变得比较温和。如果这种应对腐败的 方法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极端的行为,那么界定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