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3.90
折扣购买: 别告诉我你懂军事(空战篇)/新军迷系列丛书
ISBN: 9787302515760
《深度*事》编委会,由一群*迷组成的写作团队,写作团队中的作者有**知名*事论坛的版主,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等专业*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事书的主创人员。《深度*事》正在打造全国**的*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读者喜爱的*事图书。
Part 01 空战理论篇 1957 年10 月4 *和1958 年1 月31 *,苏联和美国分别发射**颗人造卫星,此后双方开始了对外层空间的争夺。1959 年,美国空*条令中**以“航空航天力量”代替“航空力量”,把地球表面以上的整个空间称为“航空航天空间”,并视为空*的作战环境。空天一体的概念由此诞生。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是辽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太空,都是充满未知的神秘空间,航空航天装备也是常人难以接触的高科技结晶,让人充满好奇和疑问。 *** 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制空权(command of the air),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1921 年,意大利*事理论家朱里奥?杜黑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制空权》中**系统地提出了制空权理论。这一理论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的空*建设,尤其对轰炸机的发展有过重要的影响。 现代战争立体化程度愈来愈高,交战双方争夺制空权的斗争贯穿战争的全过程,制空权的归属极大地影响战争全局和各个阶段,争夺制空权的斗争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制空权,就能限制敌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的战斗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使陆、海*的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重要目标不*敌方航空兵的严重危害。 一般来说,夺取制空权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空战 空战是争夺制空权的*直接和*主要的手段,目的是在空中拦截并歼灭敌人的轰炸机、*击机、战斗机和侦察机,主要空战**是机载航*和空对空导弹。近距离格斗用航*,远程拦截用空对空导弹。 2)空中突袭 突袭机场既可以破坏敌方机场,也可以击毁敌机于地面,甚至包括摧毁美国F-22“猛禽”战斗机是典型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敌方前线或后方的飞机以及摧毁制造飞机的生产基地,破坏敌人的战争潜力,使敌机无法升空作战。突然性是空袭作战的主要特点。二战中,德国侵略波兰、挪威、丹麦、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苏联等**时,都是首先使用突然袭击,摧毁对方机场、飞机,破坏对方指挥系统、通信设施、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和战争潜力,使对方遭*重大损失。在夺取制空权后,其地面部队在空*的掩护下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 3)压制地面防空** 压制地面防空**的手段主要是电子干扰和空中火力压制。地面防空**系统是指专门对付各种飞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的地对空导弹和高射*。 因为当今的地对空导弹已经具有高、中、低空和远、中、近程作战能力,有效作战高度可从15 米到4.5 万米,有效射程可从0.5 千米到250 千米的空域。 **的导弹不仅作战空域大,而且命中精度高。这类导弹对飞机构成了极大威胁,如果不及早摧毁,就无法取得空中优势,也就掌握不了制空权。 4)掌握制电磁权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备的*新换代,信息战、电子战、预警和侦察卫星、侦察机、无人机、地面防空导弹、通信技术、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侦察技术、自动化指挥控制技术等将直接影响到制空权的争夺。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已经清楚地表明,如果没有掌握制电磁权,没有早期的电子侦察和干扰,就不可能赢得制空权。 5)突击航空工业体系和飞行训练基地 这种方法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空中力量对比,对战役、战斗也不产生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空中进*,使敌方航空工业无法生产飞机,训练基地不能提供合格飞行员,从根本上削弱其战争潜力,是夺取战略制空权的重要方法。 NO.2 “空中优势”作战思想实现较难的原因是什么? “空中优势”是一种总体的作战思想,其指导思路是尽量摧毁敌方空*的兵力,令敌不能或不敢继续起飞拦截。这包括多种含义,具体到轰炸机、*击机的研发思路,就是要求长航程、大载弹量;在战斗机的设计思路上,就是要求优异的空战性能和超远航程。二战中美国的P-51“野马”战斗机,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 “空中优势”听上去高大上,却不是每个**都玩得起的。以二战为例,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制造像P-51 这样的战斗机,搭配B-17“飞行堡垒”和B-29“**空中堡垒”等重型轰炸机群千里奔袭,势必要求一个**在发动机、材料、空气动力学等领域都达到世界的**水平。此外,财力、资源也要能承担大批量高性能战机的制造。当时,只有美国具备这样的国力。 二战后,尽管苏联已成为能与美国比肩的另一**大国,但其国力一段时间内无法与美国相比,在空中力量上还处于弱势,只好秉承国土防空的理念。因此,在冷战前期,苏联空*重视为前线提供近距离支援的*击机和领空防空的截击机研发。从米格-19“农夫”到米格-21“鱼窝”再到米格-31“捕狐犬”,无一不贯彻着截击机的设计理念。 越战中,米格-21 *是把截击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时的越南空*利用地面的远程预警雷达,一旦发现美国空*的动向,就利用米格-21 高速绕到美机后方发射空对空导弹实施“打了就跑”的偷袭战术,且屡屡得手。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苏联国力已迅速接近美国,便利用美国战略收缩之际,采取战略进*的态势。美苏此消彼长,苏联空*也逐渐开始实践“空中优势”理论。当时,苏联空*被赋予的任务是,不仅要保证国土防空,也要拥有对美国及其北约盟国进行空中打击的能力。因此,战斗机要能掩护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图-22M“逆火”和图-160“熊”中远程轰炸机进行纵深的战术、战略轰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的苏-27“侧卫”系列应运而生,成为苏联**应用“空中优势”的理念设计的新型现代战斗机。 "《别告诉我你懂*事(空战篇)》由知名*事团队创作,作者拥有丰富的*事知识,已出版过多本畅销的*事图书,专业性强。作者选择的内容大多是读者关心的和*事领域的热点话题,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 《别告诉我你懂*事(空战篇)》的讲解方式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采用问答形式展现。为了增强阅读趣味性,书中还采用大量的实例或者类比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相对浅显的方式加以解释,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事知识。 《别告诉我你懂*事(空战篇)》的配图紧扣文字,既有观赏性大图,又有理论示意图、**结构图和细节鉴赏图,能在提升图书观赏性的同时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别告诉我你懂*事(空战篇)》采用全彩印刷,全书目录安排精巧,体例结构在**图书市场上属于创新之作,内容排版*加适合问答类图书,读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内容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