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

面纱
作者: [英]毛姆 著 刘应诚 译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0.50
折扣购买: 面纱
ISBN: 9787547053898

作者简介

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毛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剖析人心,文笔质朴,是“二十世纪用英语写作的最为流行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结构严谨,人物鲜明,故事叙述引人入胜,代表作有《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等。

内容简介

她惊叫了一声。 “怎么啦?”他问。 房间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他还是看见了她脸上惊魂未定的害怕表情。 “刚才有人推了推门。” “哦,或许是那位女仆吧,也可能是哪位男仆。” “他们绝不会这时候来,他们知道我吃过午饭总要睡上一觉。” “那能是谁呢?” “沃尔特。”她小声说道,嘴唇颤抖着。 她指了指他的鞋。他尽力把鞋穿上,可她的惊慌感染了他,他也紧张起来,显得笨手笨脚的,再则鞋带又系得很紧。她不耐烦地叹了口气,递给他一个鞋拔子。她匆忙地穿上睡衣,光着脚走到梳妆台前。她留着一头短发,她拿起梳子,梳了梳凌乱的头发,这时他才系好了第二只鞋。她把外衣递给他。 “我怎么出去?” “最好先等等,我到外面看看,保证万无一失。” “不可能是沃尔特,他五点前是不会离开实验室的。” “那是谁呢?” 他们这会儿几乎是在窃窃私语。她在颤抖,而他觉得遇到紧急情况她会失去理智,他不由得怪罪起她来。既然不安全,可她怎么说安全呢?她屏住呼吸,把手搭在他的胳膊上。他顺着她的眼光看去,面前是通往走廊的窗户,安着百叶窗,百叶窗都插着。他们看到白色陶瓷手把旋钮在慢慢地转动,可没听见有人走过走廊,这种无声的转动令人恐惧。一分钟过去了,没有动静。接着,他们看到另一扇窗户的白色陶瓷手把旋钮也转了起来,真是鬼使神差,令人毛骨悚然。吉蒂的精神崩溃了,太可怕了,她张嘴就要尖叫。他见状,赶紧捂住她的嘴,压住了叫声。 沉默。她倚在他身上,膝盖在发抖。他害怕她会昏过去。 他皱了一下眉头,咬了咬牙,把她抱到床上躺下。她脸色苍白,而他的双颊,尽管晒黑了这时也是毫无血色。他站在她的身边,死盯着那个陶瓷旋钮。他们什么也没说,接着他看见她哭了。 “看在上帝的分上,别这样。”他急切地小声说,“如果倒霉,我们就认,咱们只有厚着脸皮撑下去。” 她找手帕,他看出了她的心思,便把她的手包递给了她。 “你的遮阳帽呢?” “我忘在楼下了。” “哦,天哪!” “听我说,你冷静点。这个人不可能是沃尔特。他为什么这时候回来呢?他中午从来就没回过家,对不对?” 1. 1919年秋,作家毛姆来到中国,沿着长江开始游历,此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王朝没落、军阀混战、革命频起的动乱年代。《面纱》的故事便是在此背景下展开,人物原型均为毛姆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人物。 2. 《面纱》是毛姆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1934年、1957年以及2006年三次被改编为电影。《面纱》故事布局谋篇精巧,遣词造句精准以及对人性幽微的洞察使其自1925年出版以来,不断引发读者的深思,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3. 毛姆将这部小说取名为《面纱》,而“面纱”一词却从未在小说中出现。毛姆将“面纱”作为这部小说整体性的隐喻,吸引读者去探究“面纱”背后他对人性幽微的洞察。在潜心投入的阅读中,读者会发觉“面纱”之下隐藏的生活真相。 4.《面纱》被视为“一部女性精神觉醒之作”,女主人公吉蒂在湄潭府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从一个肤浅虚荣的女孩成长为一位独立无畏的女性,认识到:除了爱情和享乐,生命还有着更广阔更深邃的意义。 5.装帧设计简洁典雅,内文版式疏朗大气,字体字号字距搭配适宜。方便随身携带,随时享受精彩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