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蓝天(新中国第一位航空发动机总设计师虞光裕)
作者简介
李晶雪,女,1969年生,文学学士,副编审,在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长期从事党务管理、宣传工作。参与《长空砺剑》(2007年)、《刘大响院士传》(2009年)、《吴大观》(2010年)电影剧本创作,在国内刊物上发表通讯、报告文学百余篇。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山光水色育书香 虞光裕的故乡在江苏省金坛县(今常州市金坛区)。这 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南名镇,人才辈出。虞光裕出 生在一个封建家庭,取名光裕,寓意人生要发出强烈的光 和热,从一定意义上说,名字中寄托了虞光裕人生的执念 。 虞光裕的童年处在民族觉醒的时代,新文化运动在大 江南北蓬勃兴起,创建新学,上新式学堂,接受进步思想 教育成为那时人们普遍的渴求与期盼。 一、出生在民族觉醒的年代 金坛是今天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区。金坛是典型的鱼 米之乡,极其古典的江南小镇,是镶嵌在美丽富饶江南平 原上的一颗明珠。金坛东近上海,西依南京,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钟灵毓秀,英才济济。 金坛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在9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才子精英。从三国至清末,金坛有影 响的诗人、学者、政治家、作家等数百人,现代数学巨匠 华罗庚更是金坛的骄傲。 金坛四面环水,南临洮湖,与溧阳、宜兴依水相邻, 水域有194平方公里。与句容交界处的中国道教圣地茅山, 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山 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幽深迂回,灵泉圣池星罗 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成荫,青竹挺立,物华天 宝。宋代诗人王安石《登大茅公》一诗写道: 一峰高出众山巅,疑隔尘沙路里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茅山道院建于西汉时代,规模宏大,是中国著名道院 之一,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思想家、医学家,到梁 代时隐居于此,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有大事必来咨询 ,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茅山有“秦汉神仙府,梁唐 宰相家”这一说法。茅山是抗日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 金坛城四周筑有高高的城墙,清澈的运河由南向北穿 城而过,城墙外绕了一圈护城河,河中可以看见成队的鱼 儿追逐游走。城中疏密有间地布满了灰白砖墙、乌黛瓦顶 的江南民居,市商来往,经济发达,一片繁荣景象。 虞氏家族世居金坛。虞光裕的曾祖父、祖父是书生, 在乡下有些田地。念书人除了科举正路之外,学点实用知 识,还有几条路可走,其一是教私塾;其二是当医师;其 三是做师爷;其四是学生意。 祖父虞旭堂考取了秀才,举人几试不第。戊戌维新变 法后,各地科举制废除。西风东渐,西洋潮流不限于几个 通商口岸,这个潮流还冲击着附近地区,金坛小县城不知 何时有人在宣传新思想,有人售卖新书新报。虞旭堂有些 受了影响,隐隐约约感到科举考试已是明日黄花,他让儿 子虞殿臣停了私塾学馆,到自己大哥的万隆酱菜园学经营 。 虞旭堂去上海跟人家学经营新行业,过了半年从上海 买进两部脚踏铅印机,回金坛开了一家名为“大成书店” 的印刷品商店,两部印刷机一大一小,大的可以印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