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论

堕落论
作者: (日)坂口安吾|译者:高培明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08
折扣购买: 堕落论
ISBN: 9787513324427

作者简介

坂口安吾(1906-1955),本名坂口炳五(因生于丙午年,又于家中排行第五),1906年生于日本新潟县新潟市一个豪族家庭,父亲曾任众议院议员。 青少年时期性格叛逆浪漫,喜欢阅读讽刺喜剧及巴尔扎克、谷崎润一郎、爱伦?坡、波特莱尔等东西方名家作品,曾因看文学书太多在考试时交白卷被中学开除。退学时在课桌上刻下“余将成为伟大的落伍者,有朝一日重现于历史上”的语句。后去东京就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 1926年,进入东洋大学学习佛教,为求悟道,一度过起一天只睡四小时的生活,结果得了神经衰弱症,不得不靠努力学习梵语、拉丁语等语言恢复健康。 大学毕业后,1931年发表了小说《风博士》和《黑谷村》,从此成为文坛新星。 因“堕落论”和“输家哲学”闻名于世。在1946年发表的文艺评论《堕落论》中,他指出:“为了活下去,必须堕落。”他所说的“堕落”指的是要人恢复人的天性。日本战败后,压抑日本人民的传统文化不断解体,他认为这对于日本人和日本文化都是有益的。 同年6月,发表了代表作《白痴》。该小说被日本评论界认为是“堕落论”的小说化,成为“日本战后文学的样板”。

内容简介

续堕落论 有人说战败之后国民道德已丧失殆尽。这么说是 想要恢复战前"健全"的道德吗?这种战前道德的恢复 是应该额手相庆吗?我认为正相反。 我生长的新潟市是个石油产地,因而也是石油暴 发户的产地。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个叫中野贯一的暴 发户,他发家之后仍然非常节俭。由于觉得在火车站 坐人力车价钱有点贵,所以他总是步行走到万代桥边 ,再从那里叫一辆便宜的人力车。这个故事我们在校 长先生训话的时候听了不知多少次。可是前几天听老 家来的人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如今又变成了一个叫新 津什么的新的石油暴发户,但这个故事现在仍然是新 潟市民日常生活的训诫和规范。 百万富翁把五十钱人力车费杀到三十钱算是美德 吗?我们平日应该以他为榜样生活吗?我不是在质疑 这个故事,而是在就这个故事中贯穿的精神和我们应 取的生活态度发问。 战争期间,我是日本电影公司的特聘人员。同样 的特聘人员中有个人叫O,好像是什么新闻联合会的 理事。他派头十足,高谈阔论,开口便是"吉川英治 和佐藤红绿才是日本伟大的文学家"之类,听上去很 权威。有次会议上他发表意见说:"要是把这部电影 拍出来, 大概很不错。"他说的电影,是要刻画老农民布 满老茧、骨节粗大的手和补了又补的衣服,将它象征 的农民世代相传的吃苦耐劳精神在银幕上反映出来。 因为他认为日本文化必须是农村文化,农村文化向城 市文化的转变是日本的堕落所在,是今日的悲剧所在 。 这番话在会议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专务董事(事 实上的总经理)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转过身来冲着我 问道:"你把它写成剧本怎么样?"我费尽口舌才推掉 了这份差事。战争时期,这大概并不是只会在那种场 合发生的噩梦,因为战争中不停地鼓噪"回归农村文 化""回归农村精神",这是当时流行的思潮,也是日 本大众的精神。 "农村文化"说得轻巧,然而原来农村有文化吗? 也许是有盂兰盆舞、祭奠风俗、吃苦耐劳、本能的储 蓄精神之类,但文化的本质是进步,农村中却看不到 丝毫与进步相关的影子。那里有的只是排他、疑神疑 鬼和防范之心,发达的只有利害得失的斤斤计较。" 农村淳朴"这句奇怪的话被毫无反思地使用至今,而 农村自其出现之始,就不带有所谓淳朴的性格。 大化改新以来,所谓农村精神,就是不屈不挠钻 研如何逃税的精神。出门流浪逃税,户籍作假逃税, 这种种恶战苦斗的逃税行为尽管不起眼,却正是日本 经济的症结所在。由此导致的是庄园兴衰、贵族灭亡 和武士兴盛。农民们与税负的斗争、他们不屈不挠的 逃税行为,使得日本政治和历史不断变迁。"见人必 疑为盗"是王朝的农村精神。那时候群盗肆虐,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