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沟通不等于聊天 所谓“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许 多场景中,沟通都扮演着不 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譬如,谈判、演讲、推 销、说服、圆场、拒绝、请 示、汇报……尤其是在分工 日益细化的现代社会。 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和 不同角色之间都存在着一定 的信息壁垒,而事情往往是 一环扣一环的,一旦有一个 小环节沟通不顺利,带来的 连锁反应会让整件事都办不 成,白白耗费人力、物力。 在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后,我们总是更愿意推举能 说会道的人出来担任负责沟 通的角色,这样的例子屡见 不鲜。 然而,即便是一个讲话 时妙语连珠的人,在与人沟 通时也有可能不得要领,导 致沟通效率低下,结果很不 如人意。 小张平时很喜欢看搞笑 类综艺节目和短视频,各种 时兴的“梗”和金句信手拈来 ,常常逗得办公室的其他同 事哈哈大笑。大家都觉得他 幽默感十足,绝对是社交场 里的风云人物。 然而,他在谈判桌上却 屡战屡败,有时候一个月也 谈不成一单生意。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小张总是喜欢用 拉家常的方式谈生意。 对方问他公司为什么安 排新人担任项目主管,而不 是之前合作过的那位。 他不是客观地谈论新人 具有的优势,而是开始埋怨 之前那位为人刻薄、人缘很 差等。 对方说他们的报价太高 ,小张赶紧说现在物价飞涨 ,前几天去买菜,发现肉贵 ,蔬菜也贵,都快吃不起饭 了…… 一通抱怨下来,对方已 经不想继续谈下去了。 谈生意需要反复商议、 认真讨论,实现双方利益的 最大化,而不是嘻嘻哈哈, 随随便便就把事情定下来。 当然,沟通时的方法、 技巧等都是影响结果的因素 ,但最需要注意的是:沟通 不等于聊天。 虽然二者有许多相通和 类似的地方,但却是两件完 全不一样的事,不能画等号 。 如何成为一个擅于沟通 的人呢? 首先,沟通具有明确的 目标。 一般来说,沟通都是为 了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比 如在商务沟通时,为了更好 地开展合作,需要双方达成 一致的意见。在政务沟通中 ,为了让政策顺利落地施行 ,形成共识成了必要的前提 。 参与沟通的各方在动机 、立场和目标等方面不尽相 同,而且,不同的个体由于 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各有参 差,对事物的理解、表达的 方式彼此存在差异,所以需 要明确目的,进行有价值的 信息交换,即有效沟通。 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 得·德鲁克所说:“一个人必 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 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 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 须知道怎么说。” 知道自己要对谁说、说 什么、怎么说的过程,就是 一个明确沟通目的的过程。 假如,一个朋友和她的 男友吵架,郁闷极了,向你 倾诉。如果你和她只是普通 朋友,那么沟通目的就是给 她一些安慰,让她别这么伤 心。 在沟通过程中,你可以 帮她客观分析一下吵架的原 因,或者举几个床头吵架床 尾和的例子,让她放下心来 。 但如果你和她是亲密朋 友,并且你一直觉得她的男 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各 方面资质都很差,根本配不 上她,想干脆借此机会劝他 们分手,那么你可以认真跟 她谈一下这件事,明确表达 你的想法。 我们没有必要对普通朋 友推心置腹,也不应该对亲 密朋友敷衍了事。 相比之下,聊天是漫无 目的的,我们不需要说服谁 ,也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是一种发散性的语言交流 ,只要有一些基本的信息来 往和情感交流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 对话随处可见: 你下班一进门,妈妈就 说:“回来了?” 你随口答一句:“嗯,回 来了。” 实际上,当妈妈看到你 开门、脱鞋、放包等一系列 动作时,她就知道你下班了 ,何必多此一举,再问一句 呢?你出现在这间屋子里, 本身也是在确认“回来了”这 一事实,又何必做出回答呢 ? 从语言学上说,语言除 了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还具 有人际互动功能,帮助我们 建立或保持社会关联。 如果两人见面不说话, 多少有些尴尬,甚至会感到 对方隐藏着敌意。所以,我 们需要这类并不传递实质信 息的对话来进行日常寒暄, 作为关系的润滑剂,让我们 进行良性的人际互动。 其次,沟通的内容是有 主题的,往往围绕着期待达 成的共识、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 沟通时,双方需要把话 题集中在同一个信息场,否 则就是鸡同鸭讲。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