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贵/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902/17/20220902175338342.jpg)
出版社: 青海人民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3.20
折扣购买: 张秉贵/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故事汇
ISBN: 9787225060231
不堪回首的旧社会经 历 张秉贵出生于1918年 12月26日,出生在北京 市丰台区。他出生的时候 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 他是这家的第四个孩子。 父亲是一名售货员,在金 山汽水公司工作。一家六 口人,全靠父亲每月六块 钱的微薄收入养活,日子 过得十分艰难。 张秉贵一出生,人们 就看见他左侧眉头上方有 一颗很大的黑痣。看相的 人说,此相男主大贵,于 是给他取名“秉贵”。其实 按照出生时的情况,家人 几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不知“贵”从何来,但通过 张秉贵这个名字,至少可 以看到父母对新生儿的美 好期望。张秉贵后来成为 令人尊敬的劳模,成为两 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成为 “一团火”精神的奠基人,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 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售货传 奇。这样看,他完全当得 起这个名字,也绝对是“ 贵”。 散文家吴鲁芹在一篇 忆旧文中记述珍珠港事件 对他的影响,他慨然言之 :“历史上有很多大事, 可以影响到一介小民的一 生。”对于每个人来说, 被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中, 几乎只能随波逐流,很少 有机会和所谓的“命运”抗 争。张秉贵出生时就赶上 了社会的动荡,而这动荡 不是在一座城市,一个国 家,而是覆盖整个世界。 1918年11月,一场发 生在欧洲并波及全世界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战后的欧洲及国际间的关 系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在中国,1911年,辛 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 ,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 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6年6月6日,仅仅 当了83天总统的袁世凯, 在一片反对声中绝望地死 去,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代。此时,被称为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 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端”的五四运动,也在 孕育之中。 这些看起来非常遥远 的事情,从一定程度上会 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世界 和中国都经历了连年的战 争,国家的贫瘠使得很多 人生活没有保障,政局的 动荡加剧了人们的两极分 化,贫困的家庭到处都是 。 家里孩子多,父亲每 个月能挣到的钱有限,张 秉贵时时能看到生活的艰 难。他是个瞳事的孩子, 看到父亲母亲的不容易, 总想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 的事情,减轻家里的负担 。可是他太小了,在那样 复杂的社会,父母怎能忍 心让一个孩子出去做事。 等到张秉贵大一点儿的时 候,他就开始为家里做事 ,7岁时,他出去捡柴、 挖野菜;8岁时,他就常 常出去“打执事”。 “打执事”是中国北方 婚丧嫁娶仪式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婚嫁打执事的, 是指在花轿前分两行列队 ,成双行走的人。丧事打 执事的,则指举着旗、锣 、伞、扇、肃敬回避牌等 ,在灵前列队行进的人。 打执事的大多是几岁到十 几岁的失学儿童,打一次 执事,可挣得几吊钱。打 执事的主家都是有权有钱 的人家,他们喜欢讲排场 、摆阔气。他们大多对穷 人缺乏同情和尊重,也很 少冷悯,但也正是这种“ 习俗”,使不少穷人受益 ,尽管打执事的过程需要 付出很多辛苦,但也使很 多生活艰难的家庭,靠着 孩子“打执事”能得到一点 儿钱,补贴家用。 由于打执事的多是十 二三岁的孩子,这个行业 也称“小人行”。丧礼中受 雇的小孩,一律头戴假抓 髻,身穿白布印花的小短 褂,这主要是为了掩盖那 些小孩子穿的破衣服。旧 中国,很多人家贫困到连 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没有, 为了讨生活,只要能有一 点儿报酬,什么样的活儿 都肯干。 有一次,张秉贵去“打 执事”,因为起得早,顾 不上吃饭,母亲就给他装 了一块贴饼子。张秉贵怕 赶不上,一溜小跑赶路。 等休息时,别人都在吃东 西,张秉贵找自己的贴饼 子,却怎么也找不见。他 想来想去,觉得很可能是 赶路的时候掉了,自己没 有察觉到,没办法只能饿 着。别的小孩见张秉贵没 有东西吃,想分给他点儿 ,他却说自己早上吃过饭 了。没有吃饭的小秉贵, 不肯接受别人的食物。因 为他从小就是个要强的孩 子,知道别人的食物也不 充足,来干这活儿的人, 都是生活艰难、迫不得已 的,能带点吃的,已经很 不容易,自己分了别人的 食物,害得人家吃不饱, 这样的事情他是不愿意做 的。没有吃东西的张秉贵 就挨着饿硬挺,执事结束 后,他赶紧往家跑。一进 村,就看到母亲在门前等 他。 P1-4